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 教育个案研究法3

第九章 教育个案研究法3

第九章教育个案研究法本章要点:教育个案研究法的含义、特征;教育个案研究的基本程序;教育个案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近年来,质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越来越被重视的研究范式。

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被研究对象的互动,获得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的解释性理解。

进行质的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个案法是其重要方法之一。

个案研究强调对一个人、一件事物、一个社会团体或是一个社区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通过个案研究能够提供对教育问题成因的理解,对复杂的关系作全面的涵盖,对动态变化的情境条件作适当分析。

第一节教育个案研究法概述一、教育个案研究法的含义个案研究法是指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方法,其任务是揭示研究对象形成、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影响个案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个案研究法不只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门复杂的认知课程,是帮助个人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

通常个案研究法是在对象总体中选择特定的人、事、物所进行的深入描述和分析,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个机构、一个社会团体等。

个案研究法是针对单一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特殊事件,广泛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从而进行系统的分析、解释、推理的过程。

狭义的个案研究法是指对单一特定的人、事、物所作的描述、分析及报告的方法。

广义的个案研究法则可界定为:采用各种方法,收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对单一个体或一个单位团体作深入细致研究的过程。

个案研究法也秤麻雀解剖法或个案历史研究法。

二、教育个案研究法特征个案研究常被看成是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质化的研究,与实证主义的、验证性的、量化的研究相对应。

事实上个案研究不是以质化与量化研究来划分的,而是以研究对象的单一性来界定的。

个案研究是所有研究方法中最生动、最有趣的,在学校教育教学、心理咨询、行为矫正等工作上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说来,个案研究主要有以下特征: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个别,而是与其他个体相联系的,是某一个整体中的个别,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

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规律。

个案研究取样较少,其研究的结论代表性也就较小,因此不宜机械地推广到一般中去,需要谨慎地思考和分析,以免犯以个别代替一般的错误。

一般来说,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个别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①在某方面是否有显著的行为表现;②与这方面有关的某些测量评价指标是否与众不同;③教师、家长等主要关系人是否都有类似的印象和评价。

比如对某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可以看一下他是否经常有些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在创造力测验上的得分是否高于常人;教师及家长等对该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诸如脑子活、常提怪问题等是否有较深的印象,能否举出一些事例等。

2、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个案研究既可以研究个案的现在,也可以研究个案的过去,还可以追踪个案的未来发展。

个案研究可以做静态的分析诊断,也可以做动态的研究或跟踪。

由于个案研究的对象不多,所以研究时就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透彻深入、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例如,对一个学困生的研究,往往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考察,诸如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和家长的辅导情况,还要进行前后左右的对照和比较,这样就可以对该生进行比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3、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个案研究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如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活动产品分析法、教育会诊法等。

但是,个案研究又不是完全独立的研究方法。

为了搜集到更多的个案资料,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就必须结合教育观察、教育调查、教育实验、教育测量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手段。

例如,我们研究一超常儿童,首先需要对被试进行智力测验,看看其智商是否超常,还要对被试作系统观察,看看其各种智力操作是否杰出,同时要调查其成长环境,必要时还要做一些对照实验。

4、研究过程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个案研究法最显著的特征是描述客观世界的真实故事,而且大多是以纯粹客观的态度,运用归纳的方法,所以说,个案研究法所得的材料比较科学准确,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教育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不能复制的过程,所以对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个个典型个案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其中包括收集有关个案的背景、具体材料、调查访问结果及有关人员作出的评定和反映,如实地描述这一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这本身所具有的文献价值就很大,而众多的个案汇集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取之不尽的宝贵源泉。

但个案研究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描述客观世界”,它力图解释、预测或控制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

因而,个案研究不属于缺乏理论深度的“收集事实”的经验主义方法论范畴,它的价值在于通过解剖“麻雀”,从中总结或提取普遍性原理,即把个案一般化。

三、教育个案研究法适用范围个案研究法应用范围很广,在教育研究中往往适用于对不良问题的研究或对某些难以重复、难以预测和控制的事例进行研究,如学生辍学、学业失败、家庭破裂、道德不良、青少年犯罪等,也适用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人格偏差的诊断研究和矫正研究。

表9-l是个案研究法研究种类的描述。

表9-1 个案研究法的应用四、教育个案研究法类型个案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有两种不同的取向:一是逐渐脱离主观分析,与科学客观的量化典范连接,如个案实验法;另一种则是承续精神医学的传统,强调质的分析,与解释学、现象学及批评理论相结合,试图减少主观研究所形成的缺失。

于是在应用中,个案研究法逐渐形成三种类型:1、理论探求、理论验证的个案研究理论探求、理论验证的个案研究主要研究一般论点,目的在于弄清楚那些模糊的问题,并使读者产生兴趣。

2、故事讲述、图画描绘的个案研究故事讲述、图画描绘的个案研究,叙述和描绘那些有趣的、值得仔细分析的教育事件、方案、计划、章程和制度。

3、评价型个案研究评价型个案研究需要研究者对教育事件、方案、计划、章程和制度进行分析,判断其价值,使读者确信。

不管是哪一类型的个案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描述、解释和评价三个方面:对某一事物或现象加以清晰地刻画和描述,提供一系列用来再创情境和内容的陈述,给读者一种对情境中内在意义的感受;对于某些特殊现象的解释,研究者在现象中寻找模式;在教育评价中运用个案以便为教育决策者和实践者提供信息,帮助他们判断政策和决策的优点和价值。

五、教育个案研究的意义及局限性(一)个案研究的意义1.特别适合教师使用个案研究是特别适合教师使用的一种方法。

在一定意义上,每个教师都应该是一名教育研究者。

但由于教师主要时间和精力还是放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上,开展大规模的教育调查和严格控制实验,往往有一定的困难。

而个案研究的对象少,研究规模也较小。

同时个案研究一般都是在没有控制的自然状态中进行的,也不要在一段时间内突击完成。

所以,个案研究就特别适合教师。

教师可以抓住一两个典型的学生,结合教学、教育工作实践进行研究。

对于每一个教育实践工作者来说,总可以在班上找到研究对象,而且也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处理,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活动。

2.有利于因材施教个案研究是因材施教的基础,具有实践意义。

个案涉及的人与事较少,教师有条件对个案的方方面面进行细致的研究,便于掌握个案的全面情况。

同时,个案研究可以对少数个案进行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追踪研究,便于掌握个案动态发展。

我们只有在对个案全貌研究和了解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例如,对于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提出更高、更难的要求;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就要采取措施.补缺补漏。

3.有利于教师的成长通过个案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整个班级或年级的情况。

及时收集到关于自己教育措施的反馈信息。

通过对个案的辅导,还可以不断总结和评价一些积极的教育措施的实施经验与效果,从而得出对以后教育工作的有益启示。

4.促进教育科学的发展个案研究所提供的典型材料为心理学、教育学理论观点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具体佐证。

能够丰富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成果。

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常常要借助于个案研究材料来丰富一般研究的基本结论。

如关于儿童元认知的研究都借助了大量个案研究的具体材料,来说明其研究所得出的一般结论。

此外,个案研究通过典型材料,以个案举例的方式来说明某种抽象的教育理论和观点,使理论既有概括性,又有实用性,既抽象,又生动,有助于推动教育研究成果的广泛应用,从而促进教育科学的发展。

(二)个案研究的局限性个案研究适用于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的研究,如对班级中优差两头学生的研究,对个别品德不良学生的研究,对某个学生采取特殊教育的追踪研究,对某个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人格偏差的诊断研究等。

此外个案研究还适用于对那些不能预测、控制,或由于道德原因不能人为重复进行的事例的研究,如对某个学生犯罪过程与原因的研究。

但是个案研究也具有局限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样本小由于个案研究的对象数量少,其代表性有限,难以从个案研究中得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结论,因而推广应用的可能性受到限制,故依据个案研究得出的研究结果的适用性也常常被人怀疑。

2.结论主观性较强个案研究一般只能揭示对象的典型特征,常常是定性的分析,其分析的结果也难以量化、标准化,研究者受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容易作出主观的不精确的结论。

3.费时费力个案研究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对儿童进行一定的训练或矫正,有时甚至需要追踪研究几年或几十年,因而耗时较多,投入的人力物力也较多。

第二节教育个案研究的基本程序、原则与方法一、教育个案研究的基本程序(一)确定个案个案研究重在探讨事物怎样发生和为什么发生,是在对事件深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事件的精细描述和分析而获得整体的认识。

在个案研究中,如何选定个案是关键。

适用个案研究的条件是:用小样本去说明总体;在对一个事物有了一定研究后,通过分析个案来剖析事物;有的事物并不普遍,不具有代表性,但值得关注,也可以成为个案;在对某种理论、方法的应用中,采用个案加以反馈,在实践中验证;为了不断积累材料的需要,以个案为素材为今后研究打下基础。

如研究智力超常儿童的教育问题,选择对象必然是高智商、具有创造力者;研究学困生教育问题,一定要选择智力滞后、改变教学方案与教学方法后仍然不能适应教学的学生。

确立研究对象一般要把握以下几条标准:①根据已掌握的情况所形成的主观印象,看研究对象的行为是否有显著性特征;②向教师、家长以及有关人员进行调查了解,看是否也有类似的评价和印象;③通过有关检测,看测量结果是否达到评价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