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个案研究法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第六章 个案研究法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PPT课件


料的分析与呈现中,注重真实客观,引用的访谈记录直接采用个案使
用的语言。

作为一项个案研究,其逻辑基础不是统计性的扩大化推理(从样
本推论到总体),而是分析性的扩大化推理(从个案上升到理论)。因此,
本研究个案的真实性仅限于被研究者Z同学一人,但对他的研究能激
起我们对男教师培养的反思。
• 一、对自我个性的评价 • 1.喜欢小孩。当问到选择学前教育这个专业的原因时,Z同学说:
• 教育个案研究有许多独特的研究方法,可 以根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 不同,采用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作 品分析法等方法开展个案研究。
• 教育个案临床法通常采用谈话的方法,可以是口头谈 话,即面对面地交谈;也可以是书面谈话,即问卷谈 话。口头谈话是会谈双方的一种互动过程,特别是教 师对幼儿的谈话,对大班年龄的幼儿较适合。
– 个案研究的记录方法 对儿童定期观察常用的追踪记录方法是日记法 或传记法。借助现代摄录设备则可更精确、多 方面地收集资料。
– 应注意的信息
儿童个人基本情况,家庭背景,幼儿园等教育 机构情况,儿童的活动模式以及与他人的交往 状况等。
五、个案研究法的特点
• 研究对象的单一性 • 研究目的的积极性 • 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 研究内容的深入性 • 研究时间的可塑性
一、个案研究法的内涵
• 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 Method)原创于1870年 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用于训练学生思考法律原 理原则的方法,后被用于医学及其他各领域的研 究。
• 是指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而具体研究的一 种方法,是研究者如实地记叙某一事件(而不是 众多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以此作为 资料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它既可以是一个单独 事件的记载,也可以是对这一事件及其一系列相 关事件进行的连续性,追踪式记载,并以此为依 据进行分析和干预矫正,寻找出治疗和解决的措 施。
已分别拒绝了来自深圳、重庆等地的3家幼儿园向他抛出的“橄榄
枝”。

本研究收集资料的方式主要是半结构式访谈,根据研究问题,访
谈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被访者对自我个性的评价,二是被访
者对自我专业成长的评价,三是被访者对男幼儿教师职业的评价,四
是被访者对自己未来的规划。访谈记录以录音为主,笔录为辅。在资
• 可操作性原则 幼儿的能力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只有在活动
中才能获得提高,因此要让幼儿直接地感知与体验,在与对象 物的接触中,通过榜样、模仿等手段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三、个案研究的程序
制订个案研究计划 考察现状 了解发展史 追踪观察 整理材料,作的方法和需注意的信息
“最主要的原因很简单,我喜欢小孩。”被追问为何后,他接着说: “也许是性格原因,我喜欢跟小孩子在一起的感觉,那样会让我觉得 世界很单纯,很美好。” • 2.追求上进。在回答自认为最大的优点时。Z同学说:“不甘平庸, 追求上进,想有点作为吧。” • 3.不太细心。Z同学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是“不细心,做事情有点 粗心大意。” • 二、对自我专业成长的评价 • (一)收获与成绩 • 1.专业学习方面 • (1)幼儿教育十分重要。谈到自己几年专业学习最大的收获时,Z同学 说:“绝对是观念上的提高,幼儿教育实在是太重要了。”他点了点 头,“不读这个专业,我也许永远都认识不到幼儿教育那么博大精深, 有那么大的意义。可以说,幼儿教育搞得好,对孩子的一生发展都大 有益处。” • (2)男性要参与幼教。“现在我国大部分男性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自己 对幼儿的重要影响,或者意识到了,却不知道如何科学地参与教育。 其实,每一个男性都该学学幼儿教育,对自己的孩子负责。”Z同学 笑着,“我以后一定要多参与对我自己孩子的教育。”

他为什么不去幼儿园当教师?

——对一名学前教育系男性毕业生的个案研究

作者:敖妮娜 尹国强 来源: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上传时间:2010-01-27 22:17:09

关键词:一名,学前教育系,男性,毕业生,个案研究

近年来,已有部分男性走进了幼儿园。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但这
些男性中很多并非专业出身,而正规本、专科学校的学前教育系培养
• 教育个案的产品分析法又称活动产品分析,是幼儿教育研 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例如研究幼儿的绘画作品,可以发现幼儿的许多心理 特征。幼儿的绘画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其智力水平。 研究表明,智力落后的学龄前儿童所画的图画,其内容通 常是原始的,而且惊人地千篇一律。在幼儿的绘画中,还 鲜明地表现着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态度。他们的态度既影响 绘画主题的选择,也影响绘画方式,特别影响对物体和人 物的着色。如幼儿往往把坏人和动物涂上黑色。这些特征 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幼儿,从而找出适宜的教育方法。
• 可接受性原则 教育的内容、活动的安排要考虑到所观察幼儿的年龄特点
和问题行为生成的原因以及发展的可能性,尽可能地选择他们 可以接受的内容和选取可接受的方法。
• 循序渐进原则 尽可能地根据所观察幼儿心理、生理特点以及智力发展状
况,在教育方案的设计与个别指导过程中要考虑由浅入深、由 近及远与循序渐进。
二、个案研究的原则
幼儿园教师在开展教育个案研究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 真实性原则
教育个案是针对个人而言的,脱离了个体就不成其为 个案,因此,在观察中要将真实的行为记录下来,在分析 中要以真实的例子作为依据,避免感情用事或以一件事情 代替整个行为发展的趋势。研究者在记录时要“原汁原 味”,不能掺杂个人的主观推断,更不能以偶然性行为的 出现取代个案效果的最后结论。
出来的男性毕业生却很少进入幼儿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经历了几年专业学习。却不到幼儿园当教师?这是为什么?本研
究将目光投向这些本该走向幼儿园的准幼儿教师。个案选取采用目的
性抽样,即按照研究的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
究对象。本研究选取的个案是X大学学前教育系大四男生Z同学.他
是该系该级3名男生之一,学习成绩中上,有半年幼儿园实习经历,
谈话前教师一定要首先解除幼儿紧张、焦虑、防 御和冷淡的心理,要尽可能地创造轻松自如的谈话气 氛。书面谈话一般采用问卷的方法,在幼儿园中主要 用于对家长进行个案研究。问卷时教师要向家长交待 清楚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对问卷的评分要严格按照 标准,做到公正、客观。对于复杂的个案问题,需要 动用两种谈话方法,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