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2013年5月12日下午,在位于北京CBD地区
的腾讯汇里,“腾讯大学安全学院”的第一堂课选择
了隐私和安全这个话题。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对隐私认识正确的是()
①指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
②人人都有隐私
③隐私就是与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④个人社会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也属于隐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下列属于公民隐私的有()
①个人收入
②银行卡密码
③某官员接受贿赂的清单
④身体缺陷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2013年3月17日,全球领先的手机安全厂商网秦在海龙电子城与消费者面对面交流手机安全知识,为保护隐私支招。
这样做()
①可以缓解人们对人格独立的担忧
②使个人的私人信息都能拿出来共享
③有利于保证人们自由舒畅地生活
④不让每人都有只属于自己的空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4.(2012·嘉兴中考)一项有关“18岁时,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的调查显示,70%的青少年“想拥有一间真正独立的房间”。
这表明青少年特别渴望维护自己的()
A.肖像权
B.隐私权
C.生命健康权
D.名誉权
5.小红的父母在她上小学六年级时离婚了,小红一直不想告诉别人。
但在思想品德课上,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如实地说出自己的家庭情况。
小红十分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认为她应该()
A.如实地说出自己的家庭情况
B.始终保持沉默,用沉默对抗老师
C.一言不发地离开教室
D.不说,因为这属于个人的隐私,课下和老师解释清楚
6.陈某家住海南陵水县,因村里发扶贫肥料一事与一村民发生矛盾,他竟持刀夜闯民宅。
2013年1月,检察机关以陈某犯非法侵入住宅罪,向陵水县法院提起公诉,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
2013年4月陵水县法院一审判决,以非法侵入住宅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一年。
这说明()
A.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B.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
C.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保密
D.公民可以利用自己的隐私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
7.2013年3月7日,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下,重庆警方在全市开展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案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6名,打掉违法犯罪团伙5个。
这体现了我国加强对公民的保护。
() A.姓名权 B.肖像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8.(2013·江西中考)“姓名电话均可查,住址车牌都不假;个人信息随意卖,真实
具体能批发;短信骚扰寻常事,不胜其烦不堪扰!”导致这些烦恼是因为公民的
被侵犯了。
()
A.肖像权
B.荣誉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
二、漫画分析题
9.请结合漫画所反映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人物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什么权利?
(2)法律保护公民的这项权利有何意义?
三、情景分析题
10.八年级学生王小惠,最近一段时间经常自己一个人躲在屋里上网。
父母猜测她可能在和网友“网恋”,询问无果后,他们开始搜集女儿“网
恋”的线索,并偷偷记下女儿的QQ号码和密码。
趁女儿上学期间,母亲利用女儿的QQ号码上网“聊天”,并查看女儿的聊天记录;父亲也经常给班主任老师打电话,询问王小惠的行踪。
(1)面对父母的无端猜疑,王小惠想请你劝说她的父母,你会对王小惠的父母说些什么?
(2)王小惠觉得自己也有不妥之处,但不知道该如何做。
请你给她出出主意。
四、实践探究题
11.“真难以想象,我会成为‘人肉搜索’的主角。
”2013年4月10日,印峰向《法制日报》记者讲述了他的遭遇。
自3月21日以来,一条信息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上迅速转发:“老奶奶在路边乞讨,车牌号为新A36D××的司机摇下车窗破口大骂并往老人脸上吐口水!要求全城‘人肉’该司机。
”被曝光的正是印峰的车牌号。
为了培养同学们保护隐私的意识,看了上述案例后,你所在学校开展了下列教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活动一:综合知识竞赛
下面是知识竞赛中其中的两道题,请你回答:
(1)“人肉搜索”行为侵犯了印峰的哪项权利?
(2)《侵权责任法》规定:利用网络搜索和披露他人隐私的侵权行为,将会承担法律责任。
请你探究一下立法禁止非法“人肉搜索”的理由。
活动二:演讲比赛
(3)如果班级选派你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请你写出演讲提纲。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隐私的认识。
隐私是指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①②③正确,④是错误的。
故选A。
2.【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隐私内容的理解。
某官员接受贿赂的清单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有关,不属于个人隐私,③应排除。
故选A。
3.【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对保护公民隐私意义的理解。
保护公民隐私就
是为了缓解人们对人格独立的担忧,保证人们自由舒畅地生活,所以①
③正确,②④是错误的。
4.【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隐私权的理解。
题干材料“想拥有一间真正独立的房间”表明青少年特别渴望维护自己的隐私权,故选B。
5.【解析】选D。
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如依法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等。
小红可以选择不说,但应该与老师解释和沟通,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所以D正确。
6.【解析】选A。
题干材料“以非法侵入住宅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一年”说明任何人不得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A项正确,B、C、D三项未体现。
7.【解析】选C。
个人信息属于公民的隐私,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
罪活动体现了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8.【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隐私权的理解。
材料中的姓名、电话、住址、车牌等均属于公民个人的隐私信息,随意买卖这些公民个人隐私信息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隐私权和保护隐私权的意义的认识。
第(1)问,通过漫画中“个人信息”可知属于公民的隐私,漫画中的人物将他人信息卖钱,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第(2)问在分析第(1)问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保护隐私权的意义即可。
答案:(1)隐私权。
(2)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①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维护了个人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②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10.【解析】本题是情景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隐私权的综合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字词“躲在屋里上网”“搜集”“偷偷”“查看女儿的聊天记录”等,王小惠“躲在屋里上网”反映出王小惠这种保护隐私的方式并不妥当,她缺乏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偷偷”“查看女儿的聊天记录”则反映出了王小惠的父母侵犯了女儿的隐私权。
第(1)问可从“人人都有隐私权”“父母应与子女多沟通交流,不得侵犯子女的隐私权”等方面回答;第(2)问可从“保护隐私权的意义”“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交流”等方面回答。
答案:(1)①每个人都有隐私,保护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②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子女的隐私权。
③关
心子女的成长是父母的责任,但行使对子女的抚养权和监督权也要尊重子女的权利,不能违法。
私自查看子女的聊天记录,是侵犯子女隐私权的行为。
父母应多与子女交流,并给他们的生活以必要的指导,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2)①保护个人隐私,能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加强保护隐私的意识。
②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父母沟通交流,及时向父母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状况,以获得父母的理解、信任和帮助。
11.【解析】第(1)问,“人肉搜索”会把当事人不愿向别人公布的信息公之于众,这会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权;第(2)问,可围绕隐私被公之于众后的危害方面进行分析;第(3)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能围绕有关隐私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1)隐私权。
(2)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
如果个人隐私被非法公之于众,就无异于生活在玻璃屋里,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终日。
(3)提示:可围绕隐私和隐私权的内涵、保护隐私的重要性、尊重隐私权的意义等方面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