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教学内容PowerPoint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中最有力的工具软件,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掌握简单的幻灯片制作技术。

二、学生分析
本课面对的是小学五年级的小学生,小学生的知识形成特点是: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体验感知、形成表象、构建新知。

因此,教学中注重给学生创造的发展天地,用研究、探索的自学方式学习,通过交流获得结论,让每位学生有个性化的体验空间。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1.掌握在PowerPoint中插入剪贴画的方法。

2.能将图片文件插入幻灯片中。

3.学会设置图片的格式,实现图文混排。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索在演示文稿中插入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2.通过参与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引导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动手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探索,激发学生探求未知、认识新知的愿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处理思路
插入图片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遵循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任务驱动”式教学。

用任务去驱动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学习新知;用任务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用任务来体现学生的创意,展示他们的个性。

采用分小组的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讨论、探索,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并培养合作精神。

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已学过的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的内容基本相同,在教学中采用“知识迁移”的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依据学生知识形成的特点,体现了“两为主”“两结合”“一核心”的教学思想。

“两为主”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整节课学生基本上在教师布置的三个任务的驱动下,主动探索。

“两结合”就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与实际运用相结合;以学生自学、发现问题与学生之间交流、教师讲解形成知识相结合。

“一核心”就是指教师树立提高学生素养的思想,把推进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核心。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操作]五一班方芳同学参加五年级少先大队大队长的竞选,她做了竞选演讲稿幻灯片,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和支持她,她想在幻灯片中插入一些图片,可是她不会做,想请我们同学帮忙,我们愿不愿意帮助方芳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帮帮她。

出示课题: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

(二)任务驱动,新课教学
1.教师引导,任务驱动
[教师操作]出示范例(课件):“自我介绍”演示文稿中插有图片文件。

让学生观察欣赏,作简单评价。

提出任务:你能不能制作一张和老师同样效果的作品。

提示:本作品中插入剪贴画和图片文件使用了你以前在word里学过的方法,请你用探索和研究的学习方法来自学完成任务。

2.学生自学,探索发现
[学生操作]学生自由选择多种方法自学,边学边做。

提示:①看书;
②请教老师;
③与同学交流、探讨;
3.交流整理,构建新知
教师选择两三例典型的学生作品,通过网络演示学生作品或学生制作以及修改过程,交流学习体会。

师:你觉得这件作品完成得怎样?哪些地方设计得还不够好?你能帮助修改吗?
学生提出意见,修改作品。

4.反馈小结,形成知识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得真好,下面请你当老师,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讨论,你可以边演示边回答。

(1)你怎样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和图片文件?能演示吗?
学生操作:分别使用剪贴画、来自文件命令插入图片。

操作步骤:
①单击“插入”──“图片”──“剪贴画”菜单命令;
②在打开的“插入剪贴画”窗口中,选择剪贴画的类别;
③单击所选剪贴画的“插入”按钮,即可插入所需要的图片;
④关闭“插入剪贴画”窗口。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
(2)图片的格式是怎样设置的?
操作步骤是:
①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图片”命令,出现“图片设置”对话框;
②在“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中根据需要选择。

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再次插入和设置图片的过程,突出本课的重点。

(三)操作实践,个性创造
师:你认为怎样的幻灯片是有个性的?
生:……
教师小结:有个性的幻灯片就是要插入你喜欢的幻灯片。

下面就让我们在“陈述优势”“当选承诺”演示文稿中插入你喜欢的图片,把它们制成有个性的作品。

[学生操作]上机修改完成“当选承诺”演示文稿的制作。

综合评价。

提示: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自由组合,合作完成。

综合评价:学生作品展示交流,学生边演示边讲解自己的作品。

提示:说说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画面?
通过实践,反复领会,突破重难点。

(四)小结,结束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怎样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和图片,大家掌握得较好,能设计出图文并茂的幻灯片作品。

我们不但可以利用在幻灯片中插入剪贴画和图片来美化幻灯片,而且还可以让图片和文字动起来,那么,怎样让图片文字动起来呢?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习。

反思:
课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反思。

为什么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呢?这样不是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了吗?于是我重新规划了此节课,设计了“新龟兔赛跑”这一主题。

把这节课教学目标由一维(知识)转变成立体三维:知识、能力、情感。

具体如下:
(一)知识目标:掌握在Powerpoint中插入剪贴画的基础上学会插入外部图片文件;
(二)能力目标:逐步提高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启发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进行创造。

在教法设计上不再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首先,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主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这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

有了良好的氛围,原本单调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个充满乐趣、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
一个科学的、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其次,设计的任务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们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大胆想象,并通过实践探索实现了自己的想法,这为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原本拘谨的学习环境变得宽松了,民主了,师生间有着融洽的沟通、启发、交流、互动,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以上教学策略我运用的是“学生主体性教学”。

其指导思想是: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究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实践证明,以此做为原则的课堂是生动的,学生所乐于接受的。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把它做为永远不变的中心法则,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