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勘探开发程序
煤 层 编 号 5# 659.80 4.32 2.6 1 8.64 21.18 2.23 3 4.35E-09 4.35E-09 1.4 7.76 100 95 0.58 33.89 139.7 480 35
11# 697.51 5.93 1.4 1 6054 21.07 2.39 3 4.35E-09 4.35E-09 1.4 8.31 100 95 0.58 35.03 139.7 480 30
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程序
地质评价 气藏模拟 历史拟合 测试井施工
生产潜力评价
煤 层 气 开 发
小型试验性开发
气 藏 描 述
产 量 预 计
储 量 计 算
经 济 评 价
工 业 性 开 发
气井参数优化
煤层气开发流程示意图
煤层几何形态及 煤岩、煤质 地 质 气含量、气成分析及吸 附时间 吸附性能 地质构造 资源量计算 潜力评价 储层描述和气藏数值模 拟 工 程
获取地质资料和工程数据
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程序
测试井数据采集的要求
参数
煤层厚度 煤质
生产潜力评价
备注
确定纯煤厚度
测试次数
所有煤层 潜在目标煤层中至少2个
煤层气含量
煤层气组成 吸附性能 渗透率 储层压力 原地应力
潜在目标煤层,2个/层
潜在目标煤层,2个/层 主要目标煤层,1个/层 主要目标煤层,1个/层 主要目标煤层,1个/层 主要目标煤层,1个/层
288m
WL1-002
0 50 100 150 200m
气 藏 描 述 数 据
数据名称 割理系统的渗透率 割理渗透率的方向性 垂向渗透性 割理系统的孔隙度 初始煤层气含量 储层温度 Langmuir体积(VL) Langmuir压力(PL) 临界解吸压力 吸附时间 扩散系数 割理间距 孔隙体积压缩系数 基质收缩系数 气体地层体积系数 气体粘度 气体比重 气体组成 最小时间步长 最大时间步长 时间步长倍增量 水产量随时间的变化 气产量随时间的变化 井底(井口)压力随时间的变 化 井的产能指数
压裂裂缝长度
主要来源 地质描述 地质描述、制图 制图 测井 地质描述 煤样分析 煤样分析 地质分析 试井 试井 历史拟合、试验室测试 试验室测试 试验室测试
水体分析 水体分析 水体分析 气体溶解度试验
钻井实测
压裂分析
序号 参数名称 A 储层描述 1 煤层深度 2 煤层厚度 3 裂隙系统绝对渗透率 4 裂隙孔隙度 初始煤层气含量 Langmuir体积 Langmuir压力 吸附时间 孔隙体积压缩系数 煤基质收缩系数 煤的容重 煤的灰分含量 初始储层压力 初始水饱和度 B 流体PVT性质 气体成分(甲烷含量) 气体比重 储层温度 C 井的状态及工作制度 井的半径 气/水界面位置 排泄面积 水力裂缝长度 井底流压
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程序
由于煤层气藏的特殊性和煤层气开发项目经济状况的 不确定性,为了合理、有效地开发一个地区的煤层气资
源,特别需要有正确的策略和工作步骤。通常,一个煤
层气开发项目的实施,需要经过开发潜力的初步评价,
小型试验开发,项目可行论证、大规模工业性开发等不
同阶段。我们将大规模工业性开发前的各项工作统称为
WL1-005
N
461m
0m 30
WL1-004
33 8m
271 m
WL1
366m
WL1-001
0m 21
250m
388m
4m 25
WL1-003
2003年起,中联公司在陕西韩城进行煤层气勘探,施工1口参数井;2004年开始在 该井附近施工了5口煤层气生产井,目标煤层为3、5号,井间距多为250 ~300m,形成6 口井组,进行小型试验性生产。
地质编录、地球物理测井、 地质编图 取心孔,煤样解吸试验,测井曲 线 采集煤样,等温吸附试验 线性构造,断层的评价、曲率分 析
容积法、数值模拟法等
产量预测,参数分析
压力瞬变分析: 段塞、注入/压降,钻杆 地层测试
有 利 区 块 选 择
渗透率
原地应力 生产试验
微破裂试验 强化增产措施,排水采气
煤层气生产潜评价过程示意图
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程序
试验性生产
5点式井网小型试验
• 5点式袖珍型井组生产试验 。 • 排采0.5~1年,井间干扰 • 利用COMET2 CBM储层模拟 程序拟合气、水产量 。 • 开发潜力的快速而确定性的 评价
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程序
试验性生产
山西午试1井组区5煤顶面标高等值线
午试1-1 午试01-3 午试1-2 午试2-1 午试01-4 午试1-3 午试2-2 午试1-4 午试01-5 午试2-3 吉平1
表皮因子 试井
主要来源 试井、历史拟合
历史拟合、煤心测试 煤心解吸试验 测井 等温吸附试验 等温吸附试验 试井 煤心解吸试验 现场及煤心描述 煤样试验 煤样试验 气体分析 气体分析 气体分析 气体分析
数据名称 气藏几何形态 构造等高线 埋深 煤层的纯厚度 层位 煤层的视密度(容重) 灰分 单井排气面积 初始储层压力 初始水饱和度 气-水相对渗透率 气-水毛管压力 含水层岩石性能 流 体 PVT 数 据 水地层体积系数 水的粘度 水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循 环 数 据 饱和度的最大变化 压力的最大变化 有限差分求解的容许误差 允许的最大水产量 允许的最大气产量 允许的最小井底压力 井筒半径
单 位 m m md % m3/t,ad m3/t,ad Mpa day 1/Mpa 1/Mpa t/m3 % Mpa % % ℃ m m ha m Mpa
3# 630.59 1.13 3.2 2 10.73 21.29 2.07 3 4.35E-09 4.35E-09 1.4 7.31 100 95 0.58 33.02 0.07 629.46 480 40 0.2
备 注
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程序
煤层气适合滚动勘探
生 产 潜 力 评 价 局部点 试 验 性 生 产 局部面 工 业 性 生 产 区域范围 全 盆 地 开 发 整个盆地
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
煤层气勘探阶段。
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程序
在一个地区进行煤层气资源开发,首要的任务是评价 该地区煤层气的生产潜力。这一任务的实现,包括二个步 骤,即地质评价和测试井施工。 第二项任务是进行小型试验性开发。以确定性层气藏 中气体的产出能力,并是加确测试井所获得的气含量和渗 透率数据以及评价干扰效果对产量运态的影响。 第三项任务是进行大规模工业性开发。建立精确的气 藏描述、并将其外推到其它类似区域。根据对生产数据的 历史拟合,进一步改进气藏描述,从而可建立起气藏模型。 利用气藏模型,进行气井间距、完井、生产制度、生产设 施的设计和优化。
午试1-5 午试2-4
0
150
300
450m
2000年起,中石油在大宁—吉县进行煤层气勘探,施工18口勘探井;2004年开始, 长庆油田选择吉试1井所在的午城地区施工了10口煤层气生产井,井间距350 ~600m, 进行小型试验性生产;并施工羽状水平井1口,吉平1。
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程序
试验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