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月考物理试卷注意:1.考试时间为80分钟,满分为90分2.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的答题框内,非选择题需在答卷指定位置作答。
第I卷(共27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上层的粒子由下层的粒子构成,下列选项中正确描述物质结构的是( )2、甲和乙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丙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甲、乙和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1所示,由此判断( )A.小球甲可能不带电B.小球乙一定带负电C.小球乙一定不带电D.小球甲和乙一定带异种电荷3、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移动,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散实验中,我们看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C.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5、下列有关热机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机所用燃料的热值越大,效率越高B.蒸汽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热机效率分别是η1、η2和η3,则三者效率一定相等C.使用热值高的燃料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D.完全燃烧一定质量的燃料,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越多,热机效率则越高6、已知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等、初温相等的的铜块和铅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后互相接触。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铜块向铅块传热B.铅块向铜块传热C.铜块和铅块没有热传递D.无法确定7、小明设计了一个电路,开关断开两灯都不亮,开关闭合两灯均发光,拧下其中一只灯泡,另一只灯仍发光,则符合要求的电路是( )8、如图所示是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小灯泡L1的电流的几个电路实物连接图,其中正确的是( )9、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活塞压缩空气做功,棉花燃烧,此过程与热机的压缩冲程原理相同B.乙图:瓶内空气推开瓶塞,内能减少,瓶内出现的白雾是小水珠液化成的水蒸气C.丙图: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抽出玻璃板,下瓶中出现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表明气体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D.丁图:悬挂重物不能把两块铅块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没有斥力第Ⅱ卷(共63分)二、填空、作图题(共31分)10、(4分)如图2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
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
(1)把某个物体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发现吸管向物体靠近,此物体一定带电,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2)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带电吸管一端的附近,吸管被推开,说明吸管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吸管 (选填“带正电”、“带负电”或“不带电”),吸管被推开的原因是。
11、(5分)木柴、焦炭、木炭等都是常用的燃料,对它们不同质量进行完全燃烧,得到了下表的数据: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到(1)木柴的热值是 J/kg。
(1分)(2)假设完全燃烧300g焦炭放出的热量完全用于加热酒精,可使 kg的酒精温度升高10℃,酒精未沸腾。
[C酒精=2.4×103J/(kg℃)](2分)实际加热这些酒精所需要燃烧的焦炭比上述要多许多,原因是用焦炭烧水时,除了酒精吸收的热外,还有一部分传给了盛酒精的容器,还有其他原因是(答一个即可)。
(2分)12、(3分)如图4对应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L1和L2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灯泡。
(1)两灯要连成串联电路,应闭合的开关是;(2)两灯要连成并联电路,应闭合的开关是;(3)如果闭合开关S0、S1,断开开关S2,则灯亮(选填“L1”或“L2”)。
13、(8分)某同学画出的电路图如图5甲所示。
(1)根据电路图,用笔代替导线在图5乙中连接实物。
(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6甲所示,指针偏转的角度很小。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3)更正连接后再次闭合开关,发现L1亮,L2不亮。
小组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猜想:A、灯泡L2断路 b、灯泡L2短路c、灯泡完好,但因为电流太小无法发光或发光不明显①猜想是错误的 (填序号),你的判断依据是 (2分)②为了进一步排除故障,实验小组的同学将灯泡L2拧出,用导线直接接在一节干电池上,图6乙中连接方法正确的是。
③如图6丙,这样连接能否使两个完好的灯泡都发光?14、(3分)请在左边的实物图上补充一根导线,使开关S1只控制灯泡L1,开关S2只控制灯泡L2,并在虚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
15、(6分)(1)如图7所示为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其外壁采用的是双层玻璃,并将两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
注入一定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软木塞会跳起来。
木塞跳起的过程中:瓶内气体的转化为木塞的能,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选填“热传递”“做功”)(2)如图8所示是便携式充电宝正在给手机电池充电,在此过程中,该充电宝相当于电路中的 (选“电源”或“用电器”),实现的能量转化是将能转化为能。
16、(2分)用细线绑住干净的玻璃板,将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1。
又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且没有离开水面,如图9所示,测力计示数为F2.则F1 F2(选填“>”“=”“<”),原因是。
三、解析题(共14分)17、(6分)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2×107J/m3,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1)完全燃烧0.05m3天然气可放出热量为多少J?(2)标准大气压下,完全燃烧0.05m3天然气可放出热量有40%被水吸收,可使质量为2.5kg,初温为25℃的水温度升高到多少℃?18、(8分)汽车在水平路面匀速向左运动,所受阻力为1150,汽车牵引力功率11.5kW,其汽油发动机效率为25%(汽油热值是4.6×107J/kg)。
(1)在图10表示汽车的方框上画出汽车匀速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受力示意图.(2)要求:画出汽车行驶的能量流向图(3)求汽车运动100s内:①发动机对汽车的牵引力多大?②牵引力做了多少功?③汽车通过的距离多长?④发动机消耗汽油质量是多少?四、综合实验探究题(共18分)19、(6分)阅读下列短文,完成计算和回答问题。
油罐车后面为什么总是要拖一条铁链油罐车在运输过程中,在尾部总是有一根铁链在地上拖着走(图11)。
这根铁链不是多余的,而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运油的车中装载的是燃油(如汽油、煤油等),油罐车在开动的时候,里面装着油也不停地晃动,晃动的结果,会使油跟油槽的壁发生碰撞和摩擦,这样就会使油槽带电。
因为汽车的轮胎是橡胶,油槽里产生的电荷不可能通过轮胎传到地下,这样电荷就会积聚起来,甚至有时会发生电火花。
遇到火花,汽油很容易发生爆炸。
为了防止这一危险,采用拖在汽车后面的铁链来作导电工具,把多余的电荷传导到大地,使产生的电荷不能积聚,保证油罐车的电荷平衡以免发生意外事故(如图12)。
请回答问题:(1)汽车的轮胎是 ,铁链是。
(均选填“导体”或者“绝缘体”)(2)若车带正电,电子是从通过铁链传导到上去。
(选填“车”或“地面”)(3)装燃油的桶应该选用铁桶还是塑料桶比较安全?。
(4)如图所示,图A、B、C、D是汽油机四个冲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是压缩冲程,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缸内气体的内能B.图B是做功冲程,缸内燃料燃烧后产生的高温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C.图C是排气冲程,废气带走了很多热量D.图D是压缩冲程,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汽缸内气体的内能减小20、(6分)如图13所示,用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甲、乙液体加,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
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14。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25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
(2)甲液体第30s的内能第35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理由是。
(3)小明根据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
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2分)21、(6分)果汁也能做电池。
先向杯中倒入芭乐汁,再把分别接有导线的铜棒和铝棒插入芭乐汁中,作为电池的正负极,如图所示,一个芭乐电池就做成了。
那么芭乐电池正极是铜棒还是铝棒呢?请你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可画图辅助说明实验过程)(1)实验器材: (2分)(2)实验步骤:(2分)(提示:可画图辅助)(3)判断方法:(2分)(要根据可能出现的现象来分类讨论,格式是“若…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作图题10、(1)不正确 (2)得到带负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11、(1)1.3×107 (2)375 部分热量散失到空气中12、(1)S0 (2)S1、S2 (3)L113、(1)图略 (2)电流表量程选大了改接0~0.6A量程(3)① a 串联电路中如果一个用电器断开,其余用电器都不工作② B、D ③能14、图略15、(1)内机械做功 (2)电源化学电能16、> 分子间具有引力三、解析题17、(1)2.1×106J (2)100℃18、(1)(2)图略 (3)①1150N ②1.15×106J ③1000 ④0.1kg四、综合实验探究题19、(1)绝缘体导体 (2)地面车 (3)铁桶 (4)B20、(1)58 (2)小于甲液体一直在吸热 (3)正确略21、(1)开关发光二极管(2)把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接在铜棒上,把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在铝棒上,观察发光情况(3)若发光二极管发光,则铜棒是芭乐汁电池的正极;若不发光则铝棒是电池的正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