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点24 “保护自我”的免疫调节依纲排查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1)人体免疫系统可分为哪三道防线?(2)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在过程上有哪些异同点?(3)B细胞和T细胞在起源、分化及功能上有什么不同?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Ⅰ)人体免疫失调症有哪些?其致病原理分别是什么?1.理清常考的两大免疫过程2.牢记“5”种免疫细胞的功能(1)吞噬细胞: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抗原结合体。
(2)B细胞:识别抗原;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细胞:识别抗原;分泌________________,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浆细胞:分泌________。
(5)效应T细胞:识别____________,使之裂解。
(6)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分化为效应细胞。
3.关注记忆细胞和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敏感,能__________记住入侵的抗原。
(2)二次免疫的特点:比初次反应________,能在抗原侵入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大大降低患病程度。
4.把握两种效应细胞各自产生的三大途径(1)浆细胞的产生①吞噬细胞处理传递抗原→T细胞(产生____________)→B细胞→浆细胞。
②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浆细胞。
③抗原→记忆B细胞→浆细胞。
(2)效应T细胞的产生①吞噬细胞处理→T细胞→效应T细胞②抗原直接刺激T细胞→效应T细胞。
③抗原→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
题组一免疫调节的相关判断1.判断下列叙述(1)人体内的巨噬(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2014·江苏,21D)( )(2)B细胞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2014·海南,13D)( )(3)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2014·大纲全国,3D)( )(4)血液中未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都是记忆细胞(2013·江苏,19C)( )(5)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2012·广东,5C)( )(6)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2014·江苏,21A)( )(7)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2011·大纲全国,5改编)( )(8)医生为病人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2011·重庆,3C)( )(9)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2010·江苏,5A)( )(10)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2010·浙江,1C)( )题组二免疫系统的组成与过程2.(2015·张掖二模)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的遗传信息有明显差异C.“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的患者,细胞免疫有缺陷D.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3.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4.(2014·海南,13)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三看”识别免疫类型(1)看抗原的去向。
如果大部分抗原需要细胞呈递才能刺激相关细胞,则为体液免疫。
(2)看免疫的结果。
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
如果两种成分结合,形成了沉淀或细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
(3)看抗原的种类。
如蛇毒或过敏原引起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而病毒类(如HIV)进入人体细胞中,清除它们的过程主要是细胞免疫,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应也主要是细胞免疫。
题组三二次免疫及其应用5.如图表示某一健康人注射疫苗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表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段各淋巴细胞的DNA含量不完全相同B.d时间是再次接种引发的免疫反应C.产生甲、乙抗体的B细胞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的长短可有较大的差异6.(2015·天津,2)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
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
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
进一步调查发现,存活鸡均接受过第一次注射。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注射时,所用的鸡霍乱病原菌相当于抗体B.第一次注射后,鸡霍乱病原菌诱导存活鸡产生了抗性变异C.第二次注射后,存活鸡体内相应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D.第二次注射后,死亡鸡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7.(2015·赣州十二县联考)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病毒已严重威胁了人类的健康,世界各国正在研制疫苗以应对该病毒的传播。
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发生的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受病毒刺激后有特定mRNA的合成B.相应的浆细胞通过与病毒结合能抑制其增殖C.康复者再次接触该病毒时,记忆细胞能快速增殖并产生抗体消灭病毒D.组织液中增殖的病毒表面的抗原蛋白可制成疫苗1.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中效应细胞的来源不同(1)初次免疫:B细胞或T细胞。
(2)二次免疫:①B细胞或T细胞;②记忆细胞。
2.关注记忆细胞和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1)记忆细胞的特点:寿命长,对抗原敏感,能长期记住入侵的抗原。
(2)二次免疫特点:比初次免疫反应快、强,能在抗原侵入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大大降低患病程度。
题组四免疫机理及免疫异常分析8.(2014·天津,6)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
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9.(2015·武汉十一中第15次检测)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10.(2015·福建,2)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11.(2015·浙江,1)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B.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的C.HIV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快速界定三类免疫失调病(1)免疫错误:错将“正常组织”作为免疫对象,则免疫失调。
(2)免疫过强:将“非病原体”作为“抗原”→过敏反应。
(3)免疫缺陷:免疫功能先天或后天缺失→免疫缺陷病。
题组五免疫的实验分析与探究12.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D.效应T细胞的作用13.(2014·新课标Ⅱ,30)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
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
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
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
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________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________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________,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提醒:完成作业考点过关练24二轮专题强化练考点过关练24“保护自我”的免疫调节1.下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图是体液免疫过程,能分化出细胞甲的只有B细胞B.该免疫过程可能需要T细胞的参与,因为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D.细胞乙为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2.(2015·南昌十所省重点中学二模)柯萨奇病毒A16型(CAV-16)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
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CAV-16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效应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B.B细胞经CAV-16刺激后会分裂、分化出浆细胞,并与抗原结合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体内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D.CAV-16侵入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B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具有识别功能3.(2015·全国Ⅱ,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4.当麻风杆菌侵入机体,机体会产生免疫应答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处理暴露后的抗原可直接传递给B细胞B.浆细胞可识别抗原,能增殖、分化并分泌抗体C.T细胞受抗原刺激分化为效应T细胞并与靶细胞结合D.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抗原与抗体结合后的沉淀或细胞集团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功能有关5.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正常机体在受到某种抗原感染后,产生的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而引起的一种自身免疫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受刺激后,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前膜能分泌神经递质B.受刺激后,患者的神经—肌肉突触后膜难以产生动作电位C.受刺激后,神经—肌肉突触前膜完成了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适当注射药物抑制抗体产生,可以缓解重症肌无力的症状6.(2015·山东冲刺模拟)MMP9酶在引发自身免疫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创造了MMP9酶的“人工版本”金属锌—组氨酸复合物,他们将复合物注入小鼠,结果小鼠体内产生了与MMP9酶相应的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