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游标卡尺内部校准规范 V01
1 目的
对游标卡尺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 范围
适用于普通游标卡尺、带表游标卡尺及数显游标卡尺的内部核准。
3 校验基准
外校合格的二级量块,校准参考依据JJG30-201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4 环境条件
温度(20±5)℃,湿度45%~75%RH。
5 校验步骤
5.1 检查卡尺测量接触面是否平整、干净、无污渍、锈迹,带表卡尺表头的指针是否完好,有无松动,刻度是否清晰,推动表头是否平稳、平滑。
5.2 调校零位,或使指针对准零点,目测内外径测量面是否完全密合,检查带电子显示器卡尺的显示器是否清晰可见,是否需更换电池。
5.3 将外校合格的量块放在平台上对卡尺进行校验,比较,长度为200—500mm的卡尺,分别取卡尺量程的20%、50%、90%作为捡点。
选择20mm深外校合格标准量块,对卡尺深度尺进行校准(深度允许误差±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仪器内部校验报告》内。
允许误差范围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以及量测范围分如下:
测量范围上限
分度值(分辨力)
10分度(0.1)20分度(0.05)50分度(0.02)
示值最大允许误差
150cm
±0.1mm ±0.05mm ±0.02mm
300cm
±0.08mm ±0.04mm
500cm ±0.05mm
5.4 选取10mm的量块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量块的尺寸,同时用外校合格的外径千分尺量测游标卡尺内量脚,将千分尺读数、游标卡尺读数与量块真值作比对,误差值要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5.5 测内径接触面磨损程度:取两块量块(构成测量的基准面)夹紧一块量块成“H”型,然后移动表头,使卡尺上面的测量端张开后靠紧两基准面进行读数,每块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测量值与标准值误差根据不同卡尺的精度分为±0.01mm、±0.02mm,将其平均值记录在《仪器内部校验报告》中。
5.6 可根据不同量程的卡尺选用不同的基准量块或组合量块进行校准。
5.7 历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判校准合格。
6 校准结果处置
校准合格的游标卡尺,粘贴内校合格标签,注明有效期;检测不合格的游标卡尺不准下发现场使用并贴禁用标签隔离,判定后,进入维修流程。
7 校准周期
校验周期为1年。
8.相关记录
LYJ-Q-QCD-010-01 《仪器内部校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