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加快转变食用菌生产方式,促进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X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X年)》,结合产业发展实际,现就加快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推进食用菌产业化为主线,以转变生产方式为核心,以推广“百万袋”生产模式和“借袋还菇”产业精准扶贫等先进模式为重点,以生态高效、循环经济为根本要求,以打造产业精准脱贫示范点为抓手,坚持科技带动,建立健全产业服务体系,突出代料生产,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水平,优化品种结构,规模与质量并重,加快加工能力和市场建设,全面提升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使其成为X农业经济新增长点、生态高效农业典范和循环经济新亮点。
(二)目标任务
到X年,全市食用菌稳定在2亿袋,食用菌总产量(鲜品)达到25万吨,产业综合收入20亿元以上,加工、出口实现突破,专业市场、香菇品牌具有区域影响力,使食用菌产业成为我市继核桃产业之后的又一名片式产业。
“十四五”期间,稳定种植规模,
主攻加工和出口,产业综合收入超过30亿元,建成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重要的出口和加工基地、区域性食用菌产品集散地,“X香菇”品牌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食用菌成为X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加快产业转型
(三)调结构优布局。
按照突出特色、多菌类发展的原则,稳定发展香菇,加快发展木耳、平菇、双孢菇、金针菇等品种,积极发展杏鲍菇、羊肚菌、大球盖菇、茶树菇等珍稀菌类;稳定发展木腐菌类,加快发展草腐菌类;稳定发展干菇,加快发展鲜食菇;稳定发展顺季生产,加快发展反季和周年生产;加快发展食用菌,兼顾发展药用菌。
到X年,使香菇占比由现在的88%调整到70%,平菇和木耳占20%,珍稀菌类和药用菌占10%,品种结构更趋合理。
针对区域类型气候特点,加快建立食用菌优势区域板块。
重点建设代料香菇、代料木耳、珍稀菌类和反季节生产基地,促进食用菌优势产区、产业板块、示范园区加快形成。
(四)转变生产方式。
加快“百万袋”生产循环模式复制推广。
依托一条专业化菌包生产线,采取“工厂化菌包生产+农户分散出菇管理”的方式组织生产,实行“七统一分”管理方式,有效提高食用菌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推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迈上新台阶。
到X年,全市建立年生产能力达到100
万袋的专业化菌包生产线100条,建设100个食用菌生态标准园,食用菌生产水平得到大力提升。
(五)加快转型升级。
培育壮大一批食用菌生产、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加快形成集产加销、科工贸于一体的食用菌产业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食用菌转型升级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创建,引导食用菌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生产方向发展,促进食用菌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
到X年创建3个食用菌转型升级示范县,创建30个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镇,创建100个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村。
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提升食用菌产品附加值,增加菇农收入。
三、加强市场建设
(六)加快市场建设。
一是建设专业交易市场。
启动X县食用菌专业交易中心,尽快投入运营。
着力将其打造成为西北地区食用菌原料供应基地、价格发布平台、产品集散流通中心。
在县区、主产镇村建设配套的产地交易市场,更好围绕中心市场服务。
二是加强专营门店建设。
在X、X、X等地大型批发市场设立食用菌专营门店,建立产品销售窗口。
三是加强冷链物流建设。
在食用菌批发交易中心和产地市场配套建设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在主产区、企业、合作社等配套建设冷藏库、冷链物流设施设备。
(七)加强产品营销。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充分利用电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