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电机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电机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中国电机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行业发展历史
世界电机工业从1831年英国M.法拉第造出第一台手摇圆盘直流发电机起,迄今已有180年的历史。

中国电机马达工业从1905年天津教学品制造所制作的威姆爱斯特发电机等电学、磁学类教具起,距今也逾百年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电机制造行业在工艺装备、技术水平、产品档次、生产能力等各方面与当时的国际水平有很大差距。

上海有钱镛记、华生、华成等电器工厂,当时生产的电机,最大功率只有200到300千瓦。

但也为新中国电机工业的发展积蓄了一定的产业基础。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电机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从落后走向先进,经历了依靠进口、依靠技术引进、技术吸收再创新、自主开发等不同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民经济初步得到恢复以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156项工程”其中就有一批电机工业项目。

随着发电装备、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整体电机制造行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电机行业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业务体系,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和产量都已基本满足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

我国中小型电动机保有量已经达到16亿千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中小型电动机生产、使用和出口大国。

2、行业增长率
近十年,电机行业从小到大,整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

交流电机占整个电机行业产量的绝大部分,交流电机的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基本可以代表整个电机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

(1)电机行业增长率
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资料,2001-2013年期间我国交流电动机总产量从6,263.27万千瓦/年提高到27,914.60万千瓦/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3.26%。

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电机的实物量指标和效益指标同比前期有所下降。

2012年度,在全球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下,国内经济继续面临经济增速放缓与通胀加剧的双重压力,以及总需求不足、产能相对过剩等因素的影响,给电机行业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

2012年下半年国家虽实施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但政策有一定滞后性,反映到大中型电机生产企业经济增速上仍需一定时间。

2012年同比2011年交流电动机产量增加502.35万千瓦,增幅1.99%。

2013年同比2012年交流电动机产量增加2,223.4万千瓦,增幅8.65
(2)大中型电机行业增长率
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小型电机分会对行业内骨干企业的统计数据,2003年纳入协会统计的大中型交流电机产量为1,505.40万千瓦,2012年大中型交流电机产量为6,145.9万千瓦,年复合增长率为16.92%。

受经济环境影响,2012年纳入协会统计的大中型交流电机总产量为6,145.9万千瓦,同比减产1,458.9万千瓦,下降19.18%。

(1)大中型电机需要量身定制
不同于微特电机、小功率电机和小型电机标准化的设计和生产流程,大中型电机需要按照客户要求的额定功率、转速、电压、轴承形式、冷却方式、防护等级、转矩特性、过载能力、负载特性、电网条件(电源特性)、使用环境、中心高度等数十项参数进行设计和制造。

同时,在此基础上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研发人员根据电机使用的地点和行业特点,考虑可靠性、安全性等一系列因素进行量身定制。

更多文章阅读:变频电机与普通电机的区别
(2)大中型电机结构和制造工艺复杂
大中型电机的结构与其类别、用途、转速、防护类型、通风冷却方式及安装型式有关,一般由多个复杂的结构部件组合而成,结构部件几何形状多种多样。

大中型电机复杂的结构决定其制造工艺复杂,工序繁多。

大中型电机一般需要经过下料、焊接、热处理、喷涂等金属处理工艺环节;车、钳、刨、铣、镗、磨、钻、插等金加工工艺环节;冲压、剪切、铆接、点焊、压装等冲压加工工艺环节;绕线、拉型、包扎、嵌线、接头等电加工工艺环节;真空加压浸漆(VPI)、绕组防电晕、涂装等绝缘、化工工艺环节;平衡、装配、试验等检测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配备专用加工设备及经验丰富的高级技工。

(3)大中型电机检验要求高
大中型电机出厂前往往需要经过复杂的检验程序,确保产品安全性和可靠性。

大中型电机单价较高,终端客户很少购置备用电机,但电机的安全性、可靠性又直接影响整个生产系统的安全及可靠性,所以终端客户对大中型电机的综合品质要求极高。

生产过程和出厂前一系列的检验程序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电机的品质和性能,所以大中型电机的生产厂家对其生产过程的检测要求非常严格,一般包括原材料检测(含化学成分、机械性能检测、探伤检查、绝缘介电强度检测等)、零部件结构尺寸及形位公差检查、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试验或型式试验等多项检测。

(4)客户对大中型电机产品可靠性、售后服务要求高
一般情况下,大中型电动机的设计使用寿命为20 年,大中型发电机的设计使用寿命为30 年。

大中型电机一般1 至2 年需要检修一次,某些特殊情况下,有些电机检修周期长达4 年以上,甚至10 年。

大中型电机在运行周期内往往需要保持稳定、不间断运转,直至检修周期结束才能停机进行相关的检测和保养。

其他阅读:NEMA高效电机
长时间的运转会造成部件的磨损、腐蚀和变形。

由于大中型电机单机价值较高,用户往往不会储备备用电机对故障电机进行替换,因此在电机故障时必然造成终端客户的系统减产或者停机。

所以大中型电机生产企业的产品品质和售后服务能力,偶发故障时的快速抢修能力,成为客户选择产品的主要依据之一。

客户对大中型电机产品的可靠性、售后服务水平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