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雷达行业调研分析报告摘要——该民用雷达行业调研报告仅针对xx区域分析,时间2016-2017年度。
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民用雷达企业804家,从业人员40200人。
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民用雷达产值127821.19万元,较2016年110266.73万元增长15.92%。
产值前十位企业合计收入56535.60万元,较去年48461.85万元同比增长16.66%。
......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逐渐改变着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
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
以德国工业 4.0、美国工业互联网、新工业法国为代表,主要发达国家围绕建立制造竞争优势,加快在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技术产业、数据战略资产、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网络经济体系等方面进行战略部署,谋求在技术、产业方面继续领先优势,占据高端制造领域全球价值链的有利位置。
这无疑将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挑战,但也给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第一章宏观环境分析一、宏观经济分析1、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
要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促进形成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使系统性风险得到有效防控;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
2、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效推进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发展稳中向好态势。
上半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城镇就业平稳增加,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较快增长,质量效益回升。
物价总体稳定。
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保持强劲,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过剩产能继续化解,适应消费升级的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各产业内部组织结构改善。
区域协同联动效应初步显现,“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深入实施,脱贫攻坚战成效明显,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取得新进展。
新发展理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策部署日益深入人心,政府和企业行为正在发生积极变化,促进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推动了市场信心逐步好转。
二、宏观产业政策1、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也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越是在渡过难关的关键时期,越是需要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而不是相反。
正是无数民营企业的分散化、多元化决策,才能够创造出坐在办公室想不出来的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可能性与想象力。
这不正是防范系统性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吗?那种以形势严峻为名否定民营经济的言论,其危害性还不只是挑战常识、开历史倒车,更严重的是制造市场恐慌情绪,扰乱企业家群体对中国经济的稳定预期。
在当前的形势下,企业家群体更应该不为流言所动,相信国家政策的稳定性,踏踏实实把民营经济办得更好。
2、企业转型升级、实施中国制造2025反映在微笑曲线上,就是企业由曲线中间的低附加值环节向曲线高附加值的两端转移,或通过创新使低附加值的制造环节成为高附加值的环节,并进而引起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
提高效率的路径很多,但并不是要消灭传统的制造业,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其实就是提高效率的过程。
三、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的产业发展趋势1、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要由要素投入数量增长,向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转变,提高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将是调档换速的关键所在。
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包括三个方面:要素再组合、技术进步和时空监测动态调整。
一是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如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工业领域,引导脱虚向实;二是推动生产技术进步,如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三是审时度势主动调整,如加强全要素生产率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影响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趋势性、苗头性问题。
2、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体系,促进企业、园区、行业、区域间链接共生和协同利用,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大力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以高值化、规模化、集约化利用为重点,围绕尾矿、废石、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冶金尘泥、赤泥、工业副产石膏、化工废渣等工业固体废物,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推进深度资源化利用。
深入推进承德、朔州、贵阳等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选择有基础、有潜力、产业集聚和示范效应明显的地区,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加强体制机制和运行管理模式创新,打造完整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链。
探索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发挥各地优势,推动区域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实施京津冀地区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建立若干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跨省界协同发展示范区。
四、国民经济发展概况(一)本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概况本地区生产总值2797.47亿元,比上年增长7.3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3.80亿元,增长7.60%;第二产业增加值1734.43亿元,增长7.60%第三产业增加值839.24亿元,增长10.8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0.31亿元,同比增长7.0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79.77亿元,同比增长6.64%。
国税收入304.68亿元,同比增长7.92%;地税收入亿元60.17,同比增长6.15%。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3%。
其中,食品烟酒上涨0.61%,衣着上涨0.73%,居住上涨0.63%,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86%,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05%,医疗保健上涨1.11%,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61%,交通和通信上涨0.64%。
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649.68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50.38亿元,比上年增长7.03%。
规模以上AA、BB、CC、DD(含民用雷达)等主导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048.93亿元,增长8.00%。
AA完成增加值476.57亿元,增长10.23%;BB完成工业增加值382.31亿元,增长9.47%;CC完成工业增加值251.19亿元,增长8.30%;DD完成工业增加值110.65亿元,增长7.9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69.43亿元,比上年增长7.87%。
实现利润总额699.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5%。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2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0.44%。
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完成3451.53亿元,增长9.44%;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70.66亿元,增长9.90%。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完成196.11亿元,同比增长9.81%;第二产业投资完成2980.86亿元,同比增长11.07%;第三产业投资完成745.22亿元,增长11.34%。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50.01亿元,增长11.68%。
民间投资3215.67亿元,增长8.73%。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527.99亿元,增长10.20%。
重点项目996个,完成投资2674.66亿元,增长9.39%。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1.54亿元,比上年增长6.45%。
城镇实现零售额918.16亿元,增长5.10%;乡村实现零售额462.58亿元,增长7.05%。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亿元568.91,增长9.34%。
实际利用外资59015.11万美元,同比增长54.82%。
外贸进出口总值257.21亿元,同比增长51.97%。
其中,出口总值167.19亿元,同比增长50.88%;进口总值90.02亿元,同比增长59.69%。
(二)区域周边核心城市国民经济发展概况长治市是国务院确定的120个老工业城市和262个资源型城市之一。
2016年11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发文,要选择部分基础条件好、工作力度大、改革创新举措实、示范作用明显的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支持其在完善体制机制、提升产业结构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突破,探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对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做出专门部署,并推荐当地申报创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期间,省委骆惠宁书记在与国家发改委主要领导商谈时提出了长治创建示范区的申请,省政府楼阳生省长对长治创建示范区工作做出重要指示。
省发改委多次率长治市主要领导赴国家发改委汇报沟通,从省到市,上下联动,集中力量积极开展争取工作。
长治市经济运行企稳回升,经济发展明显向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年度任务不折不扣完成,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和质量效益不断扩大提升,民营企业发展健康,各项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实现了下半年好于上半年的目标。
但是,全市经济发展仍然面临总量发展不足、经济结构“一煤独大”、三产占比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第二章区域内民用雷达行业发展概况一、民用雷达产业发展现状雷达本为军事发明,其利用无线电对目标定位的技术对于军事打击有极大的作用。
不过随着各类军用技术逐渐走向民用市场,雷达也开始为国民生产生活提供助力。
目前,我国民用雷达整机行业生产种类主要包括三类:空管雷达、气象雷达、船用导航雷达。
民用雷达的应用近年来越发广泛了,素有“穿过战场的迷雾”之称的毫米波雷达,在各类新型汽车上大规模使用,由于其能够抵抗各类天气干扰,因此在雨雾天气将会大大提升汽车的安全系数。
即便在毫米波雷达在汽车上发挥价值还需要后台运算系统的支持,但是其普及一定会成为必然,上下游产业链也将会协同发展。
另外,随着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支线航空,地方机场建设将会迎来高峰,而机场在航空管制、警戒、引导等方面都需要雷达系统来配合,因此这一领域也将会成为民用雷达企业的布局重点。
与此同时,低空管制的放开,各种无人机、直升机对低空资源的利用,存在大量的空间安全隐患。
而各地防空部门想要保证低空安全,有赖于各类预警雷达产业的大力支持。
再者,随着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进程的加快,各类船舶专用雷达的生产、应用已经形成一定规模,雷达在保证船只安全、防止撞击等领域都会起到较大作用。
另外,远洋船队的出行,海事部门巡防等对于导航雷达更是极度依赖。
而从我国现有船只雷达的配备情况来看,大多数都没有安装导航雷达。
而管理部门为了保障船只安全,更是强制要求安装。
因此,仅船用导航雷达领域,就存在者上百亿元的市场规模。
二、区域内民用雷达行业发展概况目前,区域内拥有各类民用雷达企业804家,从业人员40200人。
截至2017年底,区域内民用雷达产值127821.19万元,较2016年110266.73万元增长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