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高考文科数学历年基础题汇编

广东高考文科数学历年基础题汇编

每年高考题目汇编一.集合与简易逻辑2,(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小题)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若集合A={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的运动员},集合B={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的男运动员},集合C={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的女运动员},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A B ⊆B. B C ⊆C. B ∪C = AD. A ∩B = C3,(2009年高考广东卷第1小题).已知全集U=R ,则正确表示集合M= {-1,0,1} 和N= { x |x 2+x=0} 关系的韦恩(Venn )图是 ( )4,(2010年高考广东卷第1小题)若集合A ={0,1,2,3},B ={1,2,4},则集合AB =( )A .{0,1,2,3,4}B .{1,2,3,4}C .{1,2}D .{0} 5,(2010年高考广东卷第8小题) “x >0”是“32x >0”成立的( )A .充分非必要条件B .必要非充分条件C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D .充要条件6,(2011年高考广东卷第2小题)已知集{}{}22(,),1,(,),1A x y x y x y B x y x y x y =+==+=为实数,且为实数,且,则A B 的元素个数为( )A .4 B.3 C.2 D. 1二.复数7,(2007年高考广东卷第2小题)若复数(1)(2)bi i ++是纯虚数(i 是虚数单位,b 是实数),则b =( ) A .2-B .12-C .12D .28,(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2小题)已知0<a <2,复数z = a + i (i 是虚数单位),则|z|的取值范围是( ) A. (1,5)B. (1,3)C. (1,5)D. (1,3)9,(2009年高考广东卷第2小题)下列n 的取值中,使n i =1(i 是虚数单位)的是 A.n=2 B .n=3 C .n=4 D .n=510,(2011年高考广东卷第1小题)设复数z 满足iz = 1,其中i 为虚数单位,则z = ( )A .- iB .iC .- 1D .1 三.向量11,(2007年高考广东卷第4小题)若向量a b ,满足1a b ==,a 与b 的夹角为60°,则aa ab +=··( ) A.12B.32C.312+D.212,(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3小题)已知平面向量a =(1,2),b =(-2,m ),且a ∥b ,则2a + 3b =( )A. (-5,-10)B. (-4,-8)C. (-3,-6)D. (-2,-4)13,(2009年高考广东卷第3小题)已知平面向量a =,1x () ,b =2,x x (-), 则向量+a bA 平行于x 轴 B.平行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 C.平行于y 轴 D.平行于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14,(2010年高考广东卷第5小题)若向量a =(1,1),b =(2,5),c=(3,x )满足条件 (8a -b )·c=30,则x =( ) A .6 B .5 C .4 D .315,(2011年高考广东卷第3小题)已知向量(1,2),(1,0),(3,4)a b c ===.若λ为实数,()//,a b c λλ+=则 ( ) A .14 B.12C.1D. 2 四.框图16,(2007年高考广东卷第7小题)图1是某县参加2007年高考的学生身高条形统计图,从左到右的各条形表示的学生人数依次记为1210A A A ,,,(如2A 表示身高(单位:cm )在[)150155,内的学生人数). 图2是统计图1中身高在一定范围内学生人数的一个算法流程图.现要统计身高在160~180cm (含160cm ,不含180cm )的学生人数,那么在流程图中的判断框内应填写的条件是( ) A.9i < B.8i < C.7i < D.6i <开始输入1210A A A ,,,4s i == i s s A =+s 输出结束1i i =+否 是图2图150100 150 200 250 300 350400 450 500 550 600 145 150 155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195人数/人身高/cm17,(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3小题)阅读下面的程序框图。

若输入m = 4,n = 3,则输出a = ____,i =_____ 。

(注:框图中的赋值符号“=”也可以写成“←”或“:=”)19,(2010年高考广东卷第11小题)某城市缺水问题比较突出,为了制定节水管理办法,对全市居民某年的月均用水量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4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分别为1x ,…,4x (单位:吨).根据图2所示的程序框图,若1x ,2x ,3x ,4x ,分别为1,1.5,1.5,2,则输出的结果s 为 . 五.函数20,(2007年高考广东卷第3小题)若函数3()()f x x x =∈R ,则函数()y f x =-在其定义域上是( ) A .单调递减的偶函数 B .单调递减的奇函数 C .单调递增的偶函数D .单调递增的奇函数21,(2007年高考广东卷第5小题)客车从甲地以6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1小时到达乙地,在乙地停留了半小时,然后以8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1上时到达内地.下列描述客车从甲地出发,经过乙地,最后到达丙地所经过的路程s 与时间t 之间关系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22,(2007年高考广东卷第21小题)已知a 是实数,函数2()223f x ax x a =+--,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11]-,上有零点,求a 的取值范围. (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8小题)命题“若函数()log (0,1)a f x x a a =>≠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则log 20a <”的逆否命题是( )A. 若log 20a ≥,则函数()log (0,1)a f x x a a =>≠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B. 若log 20a <,则函数()log (0,1)a f x x a a =>≠在其定义域内不是减函数C. 若log 20a ≥,则函数()log (0,1)a f x x a a =>≠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D. 若log 20a <,则函数()log (0,1)a f x x a a =>≠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23,(2009年高考广东卷第4小题)若函数()y f x =是函数1xy a a a =≠(>0,且)的反函数,且(2)1f =,则()f x = A .x 2log B .x 21C .x 21log D .22-x1236080 100 120 140 160 t (h) s (km)1 2 36080 100 120 140 160t (h) s (km)1 2 36080 100 120 140 160 t (h) s (km)1 2 36080 100 120 140 160 t (h)s (km)A .B .C .D .0 024,(2010年高考广东卷第2小题)函数()lg(1)f x x =-的定义域是 A .(2,+∞) B .(1,+∞) C .[1,+∞) D .[2,+∞)25,(2010年高考广东卷第3小题)若函数()33x x f x -=+与()33x x g x -=-的定义域均为R ,则A .()f x 与()g x 均为偶函数B .()f x 为奇函数,()g x 为偶函数C .()f x 与()g x 均为奇函数D .()f x 为偶函数,()g x 为奇函数 26,(2011年高考广东卷第4小题)函数1()lg(1)1f x x x=++-的定义域是( ) A .(,1)-∞- B.(1,)+∞ C.(1,1)(1,)-+∞ D.(,)-∞+∞27,(2011年高考广东卷第10小题)设(),(),()f x g x h x 是R 上的任意实值函数,如下定义两个函数()()()():f g x f g x ∙和对任意,()()(());()()()(),x R f g x f g x f g x f x g x ∈=∙=则下列等式恒成立的是( )A .(())()(()())()f g h x f h g h x ∙=∙∙B .(())()(()())()f g h x f h g h x ∙=∙C .(())()(()())()f g h x f h g h x =D .(())()(()())()f g h x f h g h x ∙∙=∙∙∙ 28,(2011年高考广东卷第12小题)设函数3()cos 1.()11,()f x x x f a f a =+=-=若则 .六.导数29,(2007年高考广东卷第12小题)函数()ln (0)f x x x x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30,(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9小题)设a ∈R ,若函数x y e ax =+,x ∈R 有大于零的极值点,则( )A. a < -1B. a > -1C. a < -1/eD. a > -1/e31,(2009年高考广东卷第8小题)函数x e x x f )3()(-=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 )2,(-∞ B.(0,3) C.(1,4) D. ),2(+∞ 七.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32,(2007年高考广东卷第9小题)已知简谐运动ππ()2sin 32f x x ϕϕ⎛⎫⎛⎫=+< ⎪⎪⎝⎭⎝⎭的图象经过点(01),,则该简谐运动的最小正周期T 和初相ϕ分别为( ) A.6T =,π6ϕ= B.6T =,π3ϕ=C.6πT =,π6ϕ= D.6πT =,π3ϕ=33,(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5小题)已知函数2()(1cos 2)sin f x x x =+,x R ∈,则()f x 是( )A.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B. 最小正周期为π/2的奇函数C.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D. 最小正周期为π/2的偶函数34,(2009年高考广东卷第7小题)已知ABC ∆中,C B A ∠∠∠,,的对边分别为a ,b,c 若a =c=26+且75A ∠=o ,则b=A.2 B .4+23 C .4—23 D .62- 35,(2009年高考广东卷第8小题)函数1)4(cos 22--=πx y 是A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 B.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 C.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奇函数 D.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偶函数八.不等式36,(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0小题)设a 、b ∈R ,若a - |b | > 0,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A. b-a > 0B. a3 + b3 < 0C. a2-b2 < 0D. b + a > 0 37,(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2小题)若变量x、y满足240250x yx yxy+≤⎧⎪+≤⎪⎨≥⎪⎪≥⎩,则32z x y=+的最大值是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