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市场化改革
第一步 电公司)申报交易电量规模和在目录电价基础上的价差期望值。
• 发电侧、用电侧均按照申报价差排序,发电侧价差意愿值高的优先,用电侧价差
第二步 期望值低的优先,价格相同时发电侧按环保优先原则,用户侧等比例分。
• 当发电侧价差意愿值高于用电侧价差期望值时成交,根据交易电量总规模,按照
第三步 优先次序依次确定成交的发电企业和大用户电量。
-0.0775 1000 -77.5 f 4 -0.1 3500 -0.0775 1500 -116.25 g
2、撮合出清 整体上反映了所有市场主体的共同意愿。 成交价格变化不确定。 积极参加的主体得到的回报可能不如趋零报价的市场主体,趋零报价, 对培育售电公司非常不利。
11
三、市场化竞争模式
结果会会变成单边市场。 适用于市场主体较少的市场如发电权转让。 3、目前广东的出清模式 是一种改良型的出清模式。 用户、电厂都参与 每一个市场主体都对自己的报价行为负责,承担风险和收益 每一个市场主体都对成交结果产生影响。 宏观上放映了市场主体的共同意愿,整体利益转移与撮合交易一致,微观 上体现了每一个市场主体的作为;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主 体,不容易产生市场操纵行为, 有利于培育用户侧市场,培育独立售电公 司,充分体现售电公司的作为,激活市场活力。适用于中长期市场的竞争。
3
电力体制改革
3、市场化改革进行了探索,但没有取得成效。没有建立适 合国情的市场体系,市场建设一片空白。
4、电力行业注重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忽视了市场建设, 人才培养,电力市场人才匮乏。
本轮改革 核心内容: 管住间,放开两头 1、针对电网的输配电价改革—管住中间 由长期以来的购售价差模式转变成核定利润形式。
家售电企 业与11个
试点园区
名单
2006 2013.9 2013.12 2014.11 2014.12 2015.3 2015.6 2015.11 2015.12
直接交易全省
范围的扩大 试点工作 正式启动
电力 交易中心
成立
完成首次
线上集中
竞争
2015年共 组织完成 集中竞争9 次,交易
电量59.2 亿千瓦时
6
三、市场化体系建设
(一)交易机制 1、价差传导机制
市场主体以价差参与协商和竞争交易。 交易形成的价差电费,直接从发电侧传导至用电侧。 2、电量和价格成交机制
双边协商市场电量和价格成交机制; 竞争市场电量和价格形成机制。
7
三、市场化体系建设
(二)集中竞争交易过程
• 发电企业申报交易电量规模和在目录电价基础上的价差意愿值,电力大用户(售
4
电力体制改革
2、市场化改革—放开两头 (1)建设公平、高效、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市场体系。 (2)发用电计划改革与市场建设并举 (3)售电侧改革与配售电业务;配网投资、运营
3、预期效果 “短期见成效,长期建机制” 远景:通过售电侧改革,实现能源消费革命。 能源消费市场化、能源消费科学化、 能源消费安全化。
第四步
• 计算电厂成交电量意愿降价电费和用户成交电量的期望降价电费差(市场红利), 将此差值按照规定的比例K和降价费用等比例返还的原则,返还给成交的发电主 体和用户,成交市场主体申报价格与返还的费用形成的价格叠加后,形成每个成 交主体的成交价格。
8
(三)算法图解
基于价差申报的集中撮合交易算法
价差
/通用格式
5
二、市场化改革的历程
在台山开展局
部直购电尝试
铜鼓电厂与台 山地区6家用电 企业签订直购 电协议,年交 易电量约1.8亿 千瓦时,用户 用电成本节约 0.11元/千瓦 时。
启动首次月度
集中竞争现场 交易
交易系统一 期完成了主 要功能开发
并上线试 运行
交易系统 一期通过 开发实施
部分竣工 验收
政府确定 首批进入 市场的12
12
三、市场化竞争模式
1、撮合成交
13
三、市场化竞争模式
2、边际成交
电厂 价格 电量 成交价 成交量 让利 1 -0.3 3000 -0.0775 2000 -155 a
-0.0775 1000 -77.5 b 2 -0.25 3500 -0.0775 3000 -232.5 c
-0.0775 500 -38.75 d 3 -0.18 2000 -0.0775 1000 -77.5 e
电厂1 电厂2 电厂3 电厂4
-30
-40
-20
-10
电厂1 电厂2 电厂3 电厂4
用户1,-10
价差
用户2,-20 电厂3,-20
电量
电厂4,-10
电厂1,-30
用户1
用户2 用户3 用户4
价差
-10
-20
-40
-30
用户1 用户2 用户3 用户4 /通用格式
价差
电厂2 -40
电价厂差1 - 用户2=-30 电厂2 - 用户2=-20 电厂2 - 用户4=-10 电厂3 - 用户4= 0 电厂3 - 用户1=10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电• 第力三级市场化改革探索和实践 – 第四级 » 第五级
2020/5/16
1
1 电力体制改革 2 市场化改革的历程 3 市场化建设实践 4 售电侧改革与售电公司
2
电力体制改革
上一轮改革 1、厂网分离后,电力企业得到了解放,电力行业取得了前 所未有的成就,全面解决了“用电难”的问题,为我国社会经 济保持持续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发挥了决定性的作 用。 2、以特高压、智能电网、大型火力发电厂、水电站、核电 站和系列控制系统为特征的电力建设,使我们国家重型装备制 造业跻身世界先进水平。
将ΔF的(1-K*100%)
按其成交电费占比
按其成交电费占比
返还给各成交用户
返还给各成交电厂
10
三、市场化竞争模式
(四)价格形成机制有关问题的研讨 1、边际成交出清 适用于单边现货市场,发现价格。 双边交易中,采用这种做法的结果是所有市场主体的意愿由最后一对交易
价格决定,市场容易被操纵(有发电资源的公司既是买方又是卖方),用户 不作为,趋零报价, 对培育售电公司非常不利。
。。。
用户4,-30
QT
用户3,-40
价差<=0成交
价差>0不成交
9
集中竞争-集中撮合算法
价格传导机制,可灵活调整福利分摊
成交用户降电费期望Fc
成交电厂降电费意愿Fg
用户2
用户3
成交电量降价电费差 ΔF
电厂1
QT
电厂2 用户1
电量
电厂3
价差 K*100%
电厂4
价格传导机制
用户4
1-K*100%
将ΔF的K*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