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的使用教案
江永三中:潘小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常见的测量的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三)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对托盘天平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介绍了一下天平的使用,应该给学生详细地介绍天平的使用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天平.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实验课是很有兴趣的,相信课堂应该比较活跃。
但学生平时动手机会较少,能否大胆做实验是一个问题,另外课堂组织好也不容易,需要老师多花心思。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托盘天平,说明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使用托盘天平。
(二)新课教学
1.介绍天平的构造。
天平由天平和砝码组成。
2.学习天平调平。
放水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移游砝:用镊子将游砝拨到标尺最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思考:
为什么要用镊子来拨?
用镊子是因为怕手上的汗等物质沾到砝码上,使砝码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从而影响砝码真实质量。
调螺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反之,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此时横梁平衡。
3.学习称量:
将被测量的物体放在左盘,估计被测量物体的质量后,用镊子向右盘里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加减适当的砝码,并适当移动标尺上游码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思考:
(1)为什么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
物体放右盘容易被右手碰倒,也不利用砝码的取放。
(2)砝码为什么要由大到小的顺序放?
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有利于提高测量效率。
4.读数:
天平平衡时,左盘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所有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砝对应的刻度值。
即:m物体=m砝码+m游码
思考:
游砝读数时应以哪一侧为准?标尺上每一大格代表几克?一小格又代表多少克?
5.整理:
测量结束后要用镊子将砝码夹回砝码盒,并整理器材,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五、小结:
1、放水平。
2、调平衡。
(游码归零)
3、测量。
左物右码
4、读数。
物体质量=砝码+游码
5、整理。
六、作业。
怎样用天平称量液体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