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舟山港镇海港区7#、8#泊位造工程
码头及平台面层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宁波舟山港镇海港区7#、8#泊位改造工程码头长度为278.847m,共分3个分段,第1分段长度为101.318m,第2分段长度为77m,第3分段长度为100.529m;平台长度286.121m,共分3个分段,第1分段长度为84.592m~100.592m,第2分段为陆域范围暂不考虑,第3分段长度为92.529m。
码头面层宽36m(中间段宽22m),下游段、下游段均分为7条,中间段分为5条,分条宽度详见附图3;;平台面层宽27.28m,分为6条,分条宽度详见附图1。
码头面层分海侧、中间和岸侧三部分均采用双坡向排水,其中海岸侧面层顶标高从中间+3.57m过渡到两侧+3.53m,中间部分面层顶标高从中间+3.55m过渡到两侧+3.53m;平台面层采用双坡向排水,面层顶面标高从中间+3.58m过渡到两侧+3.53m。
码头面层钢筋平行面层坡度布置,主筋净保护层厚度50mm,面层混凝土内添加聚丙烯纤维(纤维直径≤20μm,纤维长度12mm,抗拉强度≥400MPa),掺量为0.9Kg/m3,混凝土采用C40普通混凝土。
伸缩缝处理要求顶部5cm高度用聚氨酯嵌缝,其下用泡沫塑料板填塞。
2.总体部署安排
2.1总体思路
先进行平台部分面层施工,再进行码头部分面层施工,面层施工总体采取分块分条浇筑施工,面层施工后进行护轮坎施工。
2.2 分条分块布置
码头及平台具体分条分块见附图1、3。
3. 主要工艺流程
码头面层施工的主要工艺流程见下图:
面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4. 面层主要施工工艺
4.1侧模支立
分块浇注前的两侧支模必须保证标高准确,边线通长顺直,支模宽度为分条宽度。
支模前、后必须用经纬仪进行两边放线及复核标高条的标高,标高条固定采用钢筋焊接的“小马凳”,并固定在预制面板上钻好的孔内(或焊接在牢固的面层钢筋上),控制边线的5#槽钢与“小马凳”点焊牢固。
具体支模如下图所示:
#槽钢
支模简图
标高条下两边侧模采用挂细钢丝网片。
4.2 分条分块施工顺序安排
面层分条施工时采用跳格填仓的方法施工,分条分块浇筑如附图1、3,按从上游段往下游段顺序进行面层施工。
4.3 砼施工
码头面层砼为掺加聚丙烯纤维(纤维直径≤20μm,纤维长度12mm,抗拉强度≥400MPa)的C40砼,用量为0.9Kg/m3。
施工前需进行有关配合比的设计、施工操作适宜性的论证等工作。
4.3.1施工船机选择
面层混凝土采用陆上泵送砼施工的工艺。
4.3.2配合比设计
为保证面层砼质量、减少裂缝的发生,在配合比设计时增加聚丙稀纤维的使用。
通过设计配合比的比选,码头面层砼采用配合比为:水泥∶黄砂∶碎石∶水∶外加剂∶掺合料:聚丙稀纤维=356:676:1081:180:7.54:82:0.9。
设计强度C40,水泥采用“虎山”的P.O42.5R级水泥,碎石最大粒径31.5mm,黄砂采用细度模数≥2.3的福建优质河砂,外加剂采用OLS200,聚丙稀纤维长度12mm,坍落度控制在130-170mm,初凝时间6~8h。
4.3.3砼施工
面层砼施工时,通过陆上泵车的布料臂均匀进行布料,在人工初平后采用振捣棒振捣,人工配合用长辊筒辊压进行整平压浆,最后采用φ20mm软管拖拉进行细平。
面层抹面采用磨面机、刮光机结合人工两次光面的施工方法,砼终凝前用刮光机进行最后一次收面,局部边角部位采用人工进行收面。
4.3.4砼养护
面层砼养护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及土工布的养护方法,在砼终凝后即盖塑料薄膜与土工布洒水湿润养护,养护时间在14天以上。
4.3.5割缝及灌缝处理
纵缝:为保证码头整条纵向缝的顺直,纵缝在码头整个结构段面层结束后进行切割,切割缝深3cm,缝宽5mm。
在切缝前进行放线,以确保纵向缝的顺直。
具体割缝图如附图2、4。
4.3.6预埋件安装施工
码头面层上的预埋件较多,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砼浇筑前
对各类预埋件进行轴线、标高的复核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1)轨道螺栓的安装
轨道螺栓采用定位架进行安装。
定位架在工厂专门精加工,骨架采用方钢制作。
安装时根据设计的位置进行测量放线,螺栓与结构钢筋进行焊接加固确保在浇筑砼时不产生位置的移动,并严格控制螺栓的外伸长度及顶部标高。
(2)其他预埋件安装
码头面层的泄水孔、护边角铁等预埋件按设计图纸进行安装,安装前全部进行测量放线,保证安装的位置准确。
并进行加固,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预埋件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4.3.7采取的保护措施
为防止预埋件在施工过程中的污染及镀锌层受到破坏,所有预埋件在安装后都必须进行保护。
螺栓类采用涂牛油外套塑料套的方法,护边角铁等采用粘贴美纹纸并覆盖木板。
所有预埋件必须及时清理干净在砼浇筑过程中沾上的水泥浆等物,然后重新采取相宜的保护措施。
5.测量放线
面层施工测量以码头及平台前沿、后沿线、中间伸缩缝为控制的重点。
测量点设置在不受施工影响的位置,按零误差进行标高的测量工作。
6.雨、热、冬季砼施工技术措施
码头面层开始施工时间在2009年6月,将遇到高温及雨水季节和冬季低温季节,施工中拟采取以下措施:
6.1遇到高温时要把握好磨面时间,及时磨面,并及时养护。
6.2 防雨措施
6.2.1周密安排施工,尽量避免在下雨时浇筑砼;
6.2.2适当增加骨料含水率的测定次数,随时调整搅拌用水量,保证坍落度在
允许范围内;
6.2.3及时清除积水,防止周边雨水流入;
6.2.4在浇筑面上架设临时雨棚。
6.3冬季施工措施
6.3.1施工前后密切注意天气预报,避开低温天气;
6.3.2加强骨料的质量控制,骨料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物质;
6.3.3保证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低于5℃;
6.3.4对已浇筑得混凝土及时进行土工布覆盖保温。
7. 码头面层裂缝的控制措施
为有效的控制平台面层砼裂缝的产生,特别是有害裂缝的产生,施工中应切实做好以下几点:
7.1 优化配合比
根据设计强度和选用的砼浇筑工艺,及早做好配合比设计的试拌工作,选取最优配合比。
特别是在外加剂的选用上,一定要选用适合现场工况条件下与水泥相匹配的高效减水剂。
7.2 增加聚丙烯纤维的应用
聚丙烯纤维具有防裂功能,对减少面层的通病—龟裂问题有很好作用,因此在配合比设计时应掺入一定比例的聚丙烯纤维,减少面层龟裂,提高面层质量。
7.3 保证原材料质量
砼主要由水泥(粉煤灰)、粗骨料、细骨料、水等成份搅拌而成,原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砼的质量,从而也是直接导致砼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保证原材料质量。
7.3.1水泥应采用早期水化热低的水泥,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减少面层裂缝的发生。
7.3.2粗骨料应选用级配好并经清洗过的石子,不得使用含泥量及石粉含量高的石子。
7.3.3细骨料应采用河砂,清洁不含杂质的优质河砂。
7.3.4选择与水泥相匹配的高效减水剂
7.4 控制砼的坍落度
严格控制砼的坍落度,面层砼的坍落度值控制在14~16cm。
7.5 做好抹面工作和砼养护
抹面工作是提高面层砼表面质量的关键。
施工时应确实掌握好抹面时间,确保抹面质量。
宜采用抹面机、刮光机等机械设备与人工相结合的抹面工艺。
砼终凝后,应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及土工布进行养护,并保证砼在养护期内处于湿润状态。
7.6根据以往面层施工经验,大面积码头面层施工,应采用分条分块的施工方式。
并及时进行割缝工作,分块长度以3~5m为宜,在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就应该进行割缝,以减少砼收缩应力,从而达到减少砼表面裂缝的产生。
中交三航局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宁波港镇海港区七#、八#泊位改造工程项目经理部
2009-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