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指间关节脱位及韧带损伤

指间关节脱位及韧带损伤


近侧指间关节

侧副韧带与掌板形成 三维空间稳定,当中 节指骨出现过度移位 时,说明至少两个平 面的稳定装置受损, 常见:侧副韧带在近 侧起点断裂,掌板于 远侧止点撕脱。
术前评估
影像学评估
手指后前位及纯侧位
临床评价:神经阻滞下复位


主动稳定性:活动范围正常或接近正常, 说明韧带损伤,但有足够稳定性,如果 出现再移位说明有明显韧带断裂。 被动稳定性:以健侧作为正常对照,伸 直位(骨关节、副侧副韧带及掌板)及 屈曲30°(侧副韧带)做侧方应力试验, 掌背侧活动测试掌背侧稳定性



背侧脱位合并掌侧唇骨折同近侧指间关 节骨折脱位类似 闭合复位,手术治疗,骨折累及关节面 40%,掌板成形或闭合穿针 单纯掌侧脱位少见,可自动复位,伸直 位支具固定6周
掌指关节


关节周围软组织包绕,包括内在肌、屈指肌腱 及伸指肌腱,掌指关节不易发生创伤性脱位。 关节囊自掌骨颈向前伸出至近节指骨基底,关 节囊在背侧由结缔组织组成,有伸肌总腱加强, 在掌侧,关节有掌板加强,侧方有掌骨横韧带 (掌板间韧带)加固,有侧副韧带,矢状束及 内在肌提供额外保护。


韧带质量好,能恢复长度,可应用骨锚 重建或抽出缝合法重建。 质量不佳(损伤超过6-12周),游离肌 腱重建
桡侧副韧带


诊断标准:拇指在伸直位桡偏应力下, 与对侧拇指相比有30°的韧带松弛度, 在拇指屈曲40°时有较对侧有15°的韧 带松弛 拇外展肌腱膜 中间部断裂概率大于尺侧
治疗

掌侧入路,将嵌 入组织清除关节, 修复。Leabharlann 掌指关节绞索

关节屈曲畸形,近侧指间关节及远侧指间关节功能正 常。 鉴别:绞索的腱鞘炎,由于肌腱的绞索,远或近指间 关节无法主动伸直。向鞘管内注射激素及利多卡因可 解除关节伸直障碍 籽骨嵌顿或关节周围骨突,最常见的是侧副韧带或副 侧副韧带被突出的掌骨头桡侧髁或被掌骨头周围增生 的骨赘卡住,造成关节活动受限。 退行性变中,中指最常见,特发性关节绞索患者通常 年轻,手指最常受累,掌骨头桡侧髁突出是病理结构。
推荐
如可能,行掌板修复或重叠缝合 时间长或畸形明显,修复掌板困难,做侧束的 肌腱固定。 尺侧侧正中切口,自近指间关节近1cm至远1cm, 切开Cleland韧带(骨皮韧带),分离神经血管 束及屈肌鞘管,拉向掌侧,在侧束背侧分离, 近指间关节屈曲20-30°后,将侧束与A3滑车 的侧缘缝合或包含在A3滑车内。
预期后果

Williams报道13例患者,近侧指间关节背 侧脱位,40%-80%的关节面缺损。17个 月随访,近指间关节活动度平均85°, 12例中11例非常满意,2例再脱位,4例 取骨处有疼痛。
陈旧近指间关节骨折脱位




近侧指间关节骨折脱位没有及时治疗或复位后再脱位, 造成背侧固定脱位,掌侧骨折不稳定或畸形愈合,出 现关节炎表现,持续疼痛或活动受限。 报道:切开复位、截骨、植骨;肋软骨移植及软骨骨 膜移植;远侧指间关节或足趾关节成形术----有效性不 确切 关节融合,关节置换----年轻患者不理想 背侧关节面足够大----推荐半钩骨移植,松解背侧关节 囊 背侧关节面足够稳定----掌板前移

没有完美治疗方案 根据情况选择,可用:动力骨牵引,切 开复位,半钩骨移植,钢丝固定,掌板 成形术



23cm 近、中节指骨髁 中节指骨侧正中 小切口植骨 2-3d抬高消肿 4周去橡胶带,拍片 去除外固定 继续固定2周 85%活动度 92%握力
切开复位内固定

近节指骨及中节指骨呈一条直线,给轴 向暴力,造成的骨折为Pilon骨折。 中节指骨基底掌背侧分离,间隙增宽, 关节面软骨有压缩。 切开复位
不稳定骨折及Pilon骨折的治疗



背侧阻挡支具 背伸阻挡钢针 动态骨牵引 切开复位内固定 半钩骨移植 钢丝固定 掌板成形术
推荐的方法

不稳定损伤:用于不严重的骨折脱位, 累及关节面小于40%,可用背伸阻挡支 具复位固定。手指短或肿胀,用背伸阻 挡针固定。
拇指掌指关节

由于近节指骨基底曲率半径大,拇指掌指关节 内在稳定性低,稳定性依靠关节囊、韧带、肌 腱等软组织,关节外侧有强大的固有韧带,起 自掌骨头外侧髁,斜向止于近节指骨掌侧1/3, 副侧副韧带起自掌骨头偏掌侧位置止于关节两 侧掌板及籽骨,掌侧有掌板,如近指间关节结 构,止于籽骨鱼际肌提供掌侧稳定。肌肉通过 内收肌和外展肌腱膜在伸肌腱上均有止点,为 关节提供侧方动态稳定性
陈旧近指间关节脱位(过伸)


未经治疗的过伸型损伤有时造成近侧指间关节 过伸畸形或鹅颈畸形,注意对侧对比,排除多 发关节松弛造成畸形 鉴别是掌板松弛和伸肌腱不平衡:如锤状指造 成畸形。固定近指间关节后伸远指间关节,如 近指间关节在中立位或屈指位,出现明显远指 间关节伸指受限,则问题在伸肌腱,可伸直, 问题在掌板,需手术加强。
简单脱位

复位,闭合复位时,注意屈曲腕关节, 放松屈肌腱,向近节指骨基底施加远侧 及掌侧方向的压力,这样可以使近节指 骨及掌板向远侧滑动至关节复位位置。 尽早功能练习,配合背伸阻挡支具。
复杂脱位


关节完全脱位时掌指关节轻度伸直位, 屈曲困难。其他关节稍屈曲,并向中指 靠拢。掌侧触及掌骨头,看到皮肤皱褶, 背侧可触及近节指骨近侧空虚感。 Brewerton位:手掌向上,掌指关节背侧 放在片盒上,掌指关节屈曲65°,X线方 向由尺侧向桡侧偏斜15°,可清楚显示 掌骨头骨折。


背伸阻挡支具制动三周 术中透视确定背伸活动到什么程度不破 坏骨折及脱位 支具位置从屈曲30°开始,每周伸直 10°
不稳定骨折脱位

骨块大或压缩 掌侧关节面受累大于40%,侧副韧带-掌 板复合体止于骨块,而不是指骨,掌侧 骨性支撑结构失去,复位困难,且难以 维持。
Pilon骨折




近侧指间关节掌侧脱位


少见 暴力旋转手指,比如洗衣机衣服缠绕转 动。 中央腱束、侧副韧带及骨折块的嵌入。
作者推荐的掌侧旋转脱位治疗方法
作者推荐的掌侧旋转脱位治疗方法
近侧指间关节背侧脱位与骨折脱位

治疗上有两个因素:稳定性及关节的平整 度。
稳定的骨折脱位

累及关节面不超 过40%,关节 可复位,近节指 骨完整性破坏, 掌板完好。侧副 韧带的背侧部分 止于中节指骨, 起到稳定作用。
近侧指间关节侧方脱位
一侧侧副韧带及部分掌板损伤,侧偏超过20°,说明 侧副韧带完全断裂,同时至少还有另一稳定装置损伤。 少数情况下,关节复位后胶带固定 不稳定的背伸支具 不可复位的脱位,手术治疗 切开修复韧带者认为可缩短重返赛场时间,术后2-3周进 行主动活动,6周时进行无限制活动。 作者认为韧带损伤造成的是僵直不是不稳定,手术会增 加僵直,目前无证据证明手术修复韧带会加速愈合或 增加活动度
急性尺侧副韧带损伤(滑雪者)



常见,多见于滑雪及球类运动员,尺侧为桡侧 10倍,机制为桡偏暴力,常见于跌倒后伤手伸 出,拇指外展位。 尺侧副韧带远侧的撕脱比近侧损伤更为常见, 韧带部断裂可能性低 合并骨折,近节指骨基底撕脱骨折,骨折块往 往很小,很少累及关节面,当累肌超过10%或 有2mm台阶时,需复位固定,骨块小或移位小 的骨折,认为石膏固定足够。
Stener损伤



尺侧副韧带损伤后,尺侧有压痛,瘀血及肿胀, 诊断标准:拇指在伸直位桡偏应力下,与对侧 拇指相比有30°的韧带松弛度,在拇指屈曲 40°时有较对侧有15°的韧带松弛,关节屈曲 时检查准确度更高。 终末点检查对稳定性的判断有帮助,完全断裂, 感觉不到终末点。 应力位X线对诊断或治疗不认为有帮助,B超及 MRI同样。主要靠临床表现。



单一骨块最合适 Bruner切口,掀起皮瓣,基底示中指位 于桡侧,环小指位于尺侧 A3滑车切除或牵开,拉开伸肌腱 植骨 螺钉固定埋头,避免损伤伸肌腱 可适当切除侧副韧带,但保留掌板
钢丝固定技术

切除部分掌板后影响掌侧结构,影响康复中的伸 直动作,2-4d对抗肿胀治疗,开始主被动活动
半钩骨移植


术后处理 1d,屈曲10-20°,使用背伸阻挡支具练习主动 屈指,避免关节伸直,术后3周,近侧指间关节 达屈曲5°并继续阻挡保护,6周开始无限制活动, 8-10周胶带保护下体育活动至3m
手指远指间关节和拇指指间关节


不常见 常见的为背侧及侧方脱位,常有皮肤开放伤口。 麻醉下纵向牵引,远节指骨推向掌侧,屈曲远 节指骨。复位后活动手指,测试侧副韧带 难以复位多为掌板近侧撕脱,嵌入关节;报道 屈肌腱、骨折块、籽骨及指骨髁向掌侧突出穿 透屈指深肌腱,造成关节绞索
指间关节脱位及韧带损伤
唐山市第二医院 手二科 张净宇
近侧指间关节


为铰链关节,稳定性由骨关节、侧副韧带及掌板组 成。 侧副韧带起自内外侧髁的侧方凹陷,向掌侧斜行止于 两侧止点。包括固有韧带(止于中节指骨掌侧1/3,主 要)及掌侧副侧副韧带(掌板)。 掌板构成关节的底部,由侧副韧带向两侧延伸,增厚 的远侧部由纤维软骨构成,止点部分边缘增厚,止于 中节指骨掌侧骨膜。掌板近侧部在外侧增厚形成限制 韧带,起于近节指骨骨膜,在A2滑车远端内侧与C1近 侧滑车汇合,限制关节过伸,提供高度的稳定性,掌 板是限制侧方活动的辅助装置。
近指间关节脱位
急性近指间关节背侧脱位 I 型损伤为过伸畸形,关节面仍有接触。 II型损伤关节有重叠。 III型损伤是骨折脱位。


过伸畸形在局麻下屈曲指间关节后可轻松复位。 在关节完全脱位,指骨有重叠时,先过伸中节 指骨,然后用拇指将中节指骨推向掌侧复位。 稳定性检查:完全的活动范围内稳定,胶带固 定下早期功能练习,不稳定,用背伸限制支具 制动关节于脱位的角度在屈曲10°位置,2周 伸10°,最多固定3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