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及角各部分名称
教学内容:
课本P68-71的内容。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数学思考。
教具:
大三角板一个,活动角一个,折扇一把,剪刀一把,钟面
学具:
小棒2根,一张纸,活动角,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
教师拿出一个大三角板,说:“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种图形叫做角。
”边说边在三角板上比划出角,“这样形状的图形叫做角。
”(板书:认识角)
感受角
摸角,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拿出三角板,跟老师一起比划角。
指名学生领着全班比划出三角板其余的两个角。
小结:摸角的感觉。
角各部分的名称:我们把这个尖尖的点叫做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
找角
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角,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找到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小组活动。
小组汇报:领着大家再摸角,边比划边说名称。
问题:课桌面有没有角?
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
做角,比较角的大小
做角
师:同学们刚才找到了很多角,现在我们自己来做一个角吧。
请你用学具盒里的材料做一个角。
在小组里展示你做的角,并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
小组活动。
展示学生做的角。
(有意识地把用纸折角放在最后展示,便于比较角的大小。
)
比较角的大小。
老师领着学生指出纸上的一个角,并做上角的标记。
让学生找出其余的角,并做上标记。
如果要比谁的角大,你想用哪个角来比?(靠观察来比较角的大小)
同桌的两个同学比一比谁的角大。
(用重叠的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
小结:如何比较角的大小。
角的变化
玩活动角:变大、变小。
感知两边叉开越大,角就越大。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有活动的角。
课堂总结
五、课后记:认识角中的活动较多,学生兴趣很大,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机会,但在组织教学上出现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