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00m3-d生活污水处理站设计方案2019.8.28

300m3-d生活污水处理站设计方案2019.8.28

某小区300m3/d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工艺方案第二章项目概述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某小区300m3/d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2.项目建设地址:建设地点位于某市某小区3.验收标准: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按照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二:企业概况小区为政府拆迁安置小区,地处水源稀缺地区,根据当地政府相关环境污染治理法规的要求,污水必须实现达标排放。

项目污水主要来自小区生活污水,日处理量为300m3/d,含冲厕、洗浴、洗手盆厨房等污水,污水经过化粪池,进入污水处理站,出水最终全部用于绿化或者林地灌溉。

我公司受政府委托,结合多年来从事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运行管理经验,而编制此方案,供贵单位选择。

第三章设计依据、设计原则及设计范围一、设计依据(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2)《环境工程师手册(水污染防治卷)》,高等教育出版社;(3)《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06年版;(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9)《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10)《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JB293-95);(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16)《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条件》(JB2932-99);(17)《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9)《电气安装工程整理检验、评定标准》(GBI303—1988);(20)《建筑安装分项施工技术操作规范》(DB21—900—1996);(2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8—1994);(22)《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01—26-1996);(23)《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0)(2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1994)(25)建设方提供的设计基础资料。

二、设计原则(1)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确保各项水质指标达标。

(2)采用成熟、先进、可靠的处理工艺,确保优良的处理效果。

(3)运行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调性,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

(4)力求一次性投资省、运行费用低,且操作稳定方便。

(5)确保整个系统试车成功至正常运行到验收合格为止,并负责代培操作人员。

(6)技术先进、成熟、可靠,处理效果显著,确保出水达标排放。

(7)工程一次性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无环境污染与安全隐患。

(8)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9)处理设施平面布置合理,环境和谐美观,占地少(10)设计必须符合适用的要求选择的处理工艺、构筑物(建筑物)型式、主要设备、设计标准和数据等,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的需要,以保证污水处理站功能的实现。

(11)设计应符合经济的要求设计中一方面尽可能采用合理措施降低工程造价,选用质优价廉的设备;另一方面又必须保证在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果。

(12)设计技术应当力求先进和合理设计中必须根据生产的需要和可能,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

在机械化、自动化与仪表化程度方面,要从实际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及设备的供应情况,妥善确定三、设计范围污水站的工艺设计:平面布置;高程布置;污水处理所需要的构筑物、建筑物、及相应的设施;初步设计规模,废水排放按当地水质排放标准。

第四章水量水质分析一、设计水量: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料,确定污水设计水量为300m3/d,即13m3/ h。

二、设计进出水水质1、设计进水水质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结合现有类似工程的实际进水水质情况,参考城镇生活污水水质指标,确定本项目的进水水质指标如表1:表1进水水质指标2、设计出水水质根据建设方及当地环保法规的要求,处理后的出水水质标准要求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 标准,排放限值如表2:表2出水水质指标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三、水量、水质分析1、水量分析小区污水站污水为生活污水,含冲厕、洗浴、洗手盆、厨房等污水,排水时间较分散,晚高峰排水量较大,规律性强,在夜间流量最小甚至断流。

处理工艺中应充分考虑调节池容积,以保证后续处理工艺的正常稳定运行。

2、水质分析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

总的特点是含氮、含硫、含磷高,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易生恶臭物质。

因此,进行活性污泥法处理后再进行深度处理能够满足排放标准。

3、水质水量特点总结结合以上各方面的分析,本小区污水水质水量特点为:(1)、可生化性好(2)、N、P浓度较高(3)、含病原体(4)、总体污染物浓度不是很高,COD、BOD等达标容易,TP达标较难(5)、污水来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较少。

第四章工艺流程设计一、常用工艺的对比以下为几种常用工艺的对比1、在生活污水中的应用随着我国水处理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近两年A-O、BAF及MBR工艺应用越来越广,前些年氧化沟工艺的应用较多,造价较低,适用于土地资源较丰富的地区。

2、占地面积与总池容氧化沟与SBR工艺占地面积较大,A-O、BAF工艺占地面积较小,MBR占地面积最小(为普通工艺占地面积的60%)。

3、投资费用相比较而言,氧化沟、SBR投资费用最低,A-O较低,MBR和曝气生物滤池造价相对较高,BAF较普通工艺高出25%左右,MBR根据膜的不同,价格相差较大(采用国产膜,总投资较普通工艺高出40%左右,进口膜则要高80%)。

4、运行成本及管理SBR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氧化沟自动化程度较低;BAF反洗等很难实现自动化操作,需人工操作,则人工费较高;若不考虑折旧费,单从人工费、电费、药剂费来考虑每日运行费用,MBR最低,为0.35元/d左右,BAF、A-O在0.50元/d左右;若考虑折旧费,考虑到MBR和BAF维护及更换费用较高,则其运行费用比A-O要高。

5、出水水质MBR、BAF、A-O工艺出水水质较好,可满足回用标准,耐冲击负荷较高,运行稳定。

二、污水工艺处理的确定综合上述工艺的优缺点,为了满足政策法规排放标准以及回用要求,结合我公司长期水处理工程经验以及现场实际用地面积和用地位置,对本小区污水站工艺确定为:格栅+调节池+A/O工艺+MBR膜生物反应器+消毒的组合工艺,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及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将污水处理站建设在地下覆土埋设,处理设备安装在地上设备间内,减少占地、地上覆土部分可种植花园绿化、减少保温费用。

三、工艺流程图四、选用工艺特点1、格栅本污水处理项目中为了截留大块片物质,以免其影响后续处理单元的处理效果,在格栅井中设置了机械格栅。

为保证格栅和后续设备的正常运行,栅渣须定期清除,做垃圾处理1、调节池为了使管渠和构筑物正常工作,不受废水高峰流量或浓度变化的影响,需在废水处理设施之前设置调节池。

调节池的作用是均质和均量,一般还可考虑兼有沉淀、混合、加药、中和和预酸化等预处理功能,对水量和水质的调节、水温,有预曝气的作用,对池内水体搅动、充氧,防止悬浮杂质沉淀,还可用作事故排水。

根据经验水力停留时间为4 - 8小时。

2、水解酸化池(A池)采用水解池较之全过程的厌氧池(消化池)具有以下的优点:(1)对于固体的降解减少污泥量,降低污泥的VSS,其功能完全和消化池一样。

由于水解池具有消化污泥的功能,因此可将后续处理工艺产生的剩余污泥回流到水解池,故可在常温下,使固体物迅速水解,实现污水、污泥一次处理,节省污泥系统的投资。

(2)由于反应控制在第二阶段完成之前,故出水无厌氧发酵所具有的不良气味,改善污水处理厂的环境。

(3)由于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反应进行迅速,故厌氧池的体积小,与一般初次沉淀池相当,可节省基建投资(4)水解酸化反应运行稳定,受外界气温变化影响小。

水温的适应范围为5℃至40℃。

冬、夏出水COD去除率差异不大。

3、生物接触氧化技术(O池)接触氧化技术是一种好氧生物膜法工艺。

接触氧化池内设有填料,部分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固着生长于填料表面,部分则是絮状悬浮生长于水中。

因此它兼有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二者的特点。

大量实验证明,立体弹性填料比表面积大,挂膜速度快,对空气有切割作用,能提高曝气器的氧转移效率,对于接触氧化工艺来讲,是最为理想的填料。

本工程选用立体弹性填料接触氧化工艺中微生物所需的氧通常通过机械曝气供给。

生物膜生长至一定厚度后,近填料壁的微生物将由于缺氧而进行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及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会造成生物膜的脱落,并促进新生膜的生长,形成生物膜的新陈代谢。

接触氧化技术的主要特点:(1)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积大,池内的充氧条件良好,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都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及生物滤池,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2)由于相当一部分微生物固着在填料表面,生物接触氧化法不需要设污泥回流系统,也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3)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属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4)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当有机容积负荷较高时,其F/M比可以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污泥产量可相当于或低于活性污泥法。

4、MBR膜生物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简称MBR,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

它由膜组件、生物反应器和物料输送组成,结合活性污泥法和膜法的特点,具有污水三级处理传统工艺所不可比拟的优点,被称为“21世纪的水处理技术”。

具有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优点:适应性强、固液分离效果好、生化效率高、处理效果好、水力停留时间与生物固体停留时间可分别控制,污泥浓度高、剩余污泥少、能去除病菌、设备集中、占地面积小、出水可直接实现资源化回用,便于管理和易于自动化控制等。

5、污泥贮存池膜生物反应器中剩余污泥经过泵的提升进入污泥贮存池,并发生沉降,清水回流至调节池,剩余污泥由污泥螺杆泵提升至污泥脱水车间污泥脱水处理,处理后的泥饼定期外运至指定市政处理厂处理6、消毒池及加药消毒装置消毒是排放安全性保证的重要一步,去除细菌和病毒,使出水达到卫生学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