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D-化学毒物危害与控制20100715
D-化学毒物危害与控制20100715
50 50 50 50 ac 50
26
(三)毒物的危害性分级
毒物的危害性是指产生毒害的可能性 大小。毒性大的化学物质,不一定危 害性大;反之,毒性小的化学物质, 不一定危害性小。
27
1、高毒物质
⑴列入《高毒物品目录》的依据,共计 54种收入高毒物品目录。 ⑵高毒物质的特点: ①毒性强;②危害大;③易发生急慢 性中毒,尤其是急性中毒或亚急性中 毒;④易发生癌变;⑤易被利用于恐 怖事件或战争。
9
职业病的种类
1957年规定14种法定职业病,1987年 修订为9类99种。目前,我国的法定职 业病有10类115种。尘肺13种、职业 性放射疾病11种、职业中毒56种、物 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生物因素所致 职业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 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 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5种。
28
2、毒物危害性分级
分级
Ⅰ 极度危害 吸入LC50/(mg· -3) m 经皮LD50/(mg· -1) kg 经口LD50/(mg· -1) kg 急性中毒发病状况 <200 <100 <25 生产中易发生中 毒,后果严重 Ⅱ 高度危害 200~ 100~ 25~ 生产中可发生中 毒,预后良好 Ⅲ 中度危害 2000~ 500~ 500~ 偶可发生中毒 Ⅳ 轻度危害 >20000 >2500 >5000 迄今未见急性 中毒但有急性 影响 无慢性中毒, 而有慢性影响 脱离接触后自 行恢复,无不 良后果 无致癌性 >10
13
职业卫生常见术语
一、职业接触限值(OEL) (一)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8h时间加权平 均容许浓度( pc-TWA )是评价工作场所环境卫生状 况和劳动者接触浓度。 (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指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 (15min)接触的浓度。 (pc-STEL)是与pc-TWA想配套的短时间接触限制,可 视为对pc-TWA的补充。 (三)最高容许浓度(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 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18
按化学构成
1、金属与类金属。如铅、汞、砷。 2、有机化合物。如笨、汞、锰、砷等。 3、高分子化合物有关单体。高分子化合 物均由一种或几种单体经过聚合或缩 合而成。
19
按用途
1、有机溶剂。工业生产中经常应用的有 机溶剂约有百余种。如芳香烃、卤代 烃、脂肪烃、醚类、酯类、酮类、二 酮衍生物。 2、农药。 3、化工原料。无机化工原料、有机化工 原料。
15
职业卫生常见术语
五、化学有害因素 职业卫生标准中所指化学有害因素除包括化学物质、 粉尘外,还包括生物因素。 六、总粉尘 可进入整个呼吸道(鼻、咽和喉、胸腔支气管、细支 气管、和肺泡)的粉尘,简称总粉尘。 七、空气动力学直径 某颗粒物(任何形状和密度)与相对密度为1的球体在 静止或层流空气中若沉降速率相等,则球体的直接视 作该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直径。 八、呼吸性粉尘 按呼吸性粉尘标准测定方法所采集的可进入肺泡的粉 尘粒子,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üm以下,空气动 16 力学直径5üm粉尘粒子的采样频率为50%,简称“呼尘”
致癌性
最高容许浓度/(mg· -3) m
3、影响危害性的因素 影响 危害性的因素:有毒物因素如毒物的
化学结构,人体因素,个体差异。例如接触
毒物者的健康状态、营养、内分泌功能、免
疫状态都可对危害性产生影响。此外还有环
境因素,如毒物的联合作用以及毒物与环境 因素的联合作用等;防护措施的有无也是影 响毒物危害性因素之一。
21
三、生产性毒物的分布特点
1 、分布面广 2、多种毒物同时存在 3、接触毒物的浓度或剂量与工种有关
22
四、毒物的危害
(一)毒性指标 1、常用表示毒性大小指标 ⑴、致死剂量或浓度: ①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LD huo LC )。 ②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 huo LC )。 ③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或MLC)。 ④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LD 或LC )。 ⑵吸入中毒可能性系数。 ⑶蓄积系数。 ⑷阈浓度或剂量。 ⑸毒作用带。
29
慢性中毒发病状况
患病率高(≥5≥20%) 脱离接触后继续 进展或不能治愈 人体致癌物 <0.1 脱离接触后可基 本治愈 可疑人体致癌物 0.1~
偶有中毒病例发 生或症状发生率 较高(≥10%)
慢性中毒后果
脱离接触后可 恢复,不致严 重后果 实验动物致癌 物 1.0~
4
职业病危害因素
物理因素: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 高温、噪声、振动等 生物因素:细菌、病毒等 其他因素:功效学、精神因素等 化学因素:粉尘、毒物等 国家重点防治:粉尘、放射性、有 毒有害物质
5
职业危害因素来源于3个方面
1、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①化学因素 , 如铅、汞、砷等有毒物质,矽尘、石棉尘、茶叶尘 等无机的有机的及混合性的、放射性的生产性粉尘; ②物理因素,如噪声、振动、高频电磁场、X射线 等高热、高湿、低温、高气压、低气压等不良气象 条件;③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毛上的炭疽杆菌、 布氏杆菌等。 2、在劳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是劳 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造成的。 3、在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生产场所设计不符 合卫生标准或要求;缺乏必要的完善技术设施;职 业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方面不全。
20
按对人体危害
1、窒息性气体。是指能使机体发生缺氧的气 体,它可分为单纯性缺氧和化学性缺氧两大 类。 2、刺激性气体。是指对眼和呼吸道黏膜有刺 激作用的化学性气体或蒸汽。 3、主要作用于血液系统的毒物。如笨、苯胺、 砷化氢等。 4、主要作用于肝脏的毒物。如四氯化碳、三 氯乙烯、三硝基甲苯等。 5、可作用于心肌的毒物。 6、可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毒物。
职业卫生常见术语
九、高温作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 WBGT指数≧25作业。 十、生产性噪音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噪音。 十一、手传振动:生产中使用手传振动工具或接触受振 工件时,直径作用或传递到人手臂的机械振动或冲动。 十二、职业危害: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 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各种 损害。 十三、职业禁忌:指从业人员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 定职业危害因素是,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 危害损伤和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 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 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 17 态。
1
化学毒物危害与控制
宁夏吴忠市疾病预防中心 田玉山
2
概述
职业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 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 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 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 因素。
3
职业卫生工作的内容
职业卫生是研究作业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 响,提出改善作业环境、保护劳动者健康、 防制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措施的一门科学。 主要工作内容: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 境和条件,消除职业危害,使工作环境中职 业危害因素的浓(强)度降低,达到卫生标 准的要求,加强防护,减少接触,防止职业 病的发生,以及对职业病进行诊断、治疗、 处理和报告。
14
职业卫生常见术语
二、超限倍数 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 间加权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 min) 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浓度。 三、工作场所 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包括建设单位 施工场所。 四、工作地点 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或停留的岗 位作业地点。
7
化学毒物职业危害的控制
对职业危害的控制,一般包括以下3个方面: ⑴工作措施。通过采取工程技术的手段,消 除或减少污染物质的使用,降低职业危害因 素强度。 ⑵管理措施。如改变工人在接触有害因素的 场所工作的时间、工作方式等手段,降低工 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程度。 ⑶个体防护措施。在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因素 暂时无法达到职业卫生标准的情况下,通过 提供适宜的个体防护用品,降低工人接触职 业危害因素强度。
10
一、概述(基本概念) 二、刺激性气体 三、窒息性气体 四、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特点 五、引起急性职业中毒常见的原因 六、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 七、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预防 八、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 九、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典型案例
11
基本概念
1.毒物(poison):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 可引起机体急性或慢性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 的化学物质称为毒物。 2.中毒(poisoning) :机体受毒物的作用后引起 一定程度的损害而出现的疾病状态称中毒。 3.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生产过程 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的毒物称为生 产性毒物。 4.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劳动者 在生产过程中过量接触生产性毒物所发生的中毒 称为职业中毒。 5.外剂量(external dose):机体在环境中接触化学 物的量称为外剂量或接触剂量(exposure dose) 。
12
6.内剂量(internal dose):化学物进入体内后 血循环中外来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的量是内 剂量或体内负荷(body burden) 。 7.靶剂量(target dose):化学物达到靶部位与 机体相互作用引起不良效应的量,或称生物 有效剂量(biological effective dose)。 8.刺激性气体:(Irritant Gases)是指对眼、 呼吸道粘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 气体。 9.窒息性气体:( Asphyxiating Gases )是指 经吸入使机体产生缺氧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 的气体。影响氧的供应、摄入、运输和利用 等环节。
8
职业病概念
职业病: 当职业危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 与时间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 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的改变,从而出现 相应的临床症状,影响劳动力,产生职业性 相关疾病。 法定职业病的条件为以下3点: ⑴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 ⑵列入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围。 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形成劳动关系,个体 劳动部纳入职业病管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