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武术的美学表现形式

论武术的美学表现形式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论武术的美学表现形式
摘要:武术是世界最美的体育运动,是一种属于属于体育但高于体育的体育运动。

作为审美对象的武术,具有悠久历史和浓厚民族意识的中华文化形式,其内部也充满了极为丰富的美学因素。

本文着重针对“韵”、“气”、“趣”、“意”、四个美学范畴在武术中的具体体现进行研究。

以便使人们更加了解武术美的形式。

关键词武术美学形式
一、“韵”在武术中的体现
“韵者,美之极。

”美学思想家把“韵”这一特殊语概括为“超然于世俗之外的节操,气概。

从而表现出神态,风度”。

武术的韵从何而来?武术,特别是武术套路,招招式式都沉醉在“韵”的追求中,实实在在是艺术式地专注于审美。

“韵”的追求、形成、展现,实际上也就是武术内在精神、内在情感的追求、形成、展现。

所谓“心意诚于中,肢体形于外”是也。

“韵”就是使各种变化表现充分、激烈,使变化清晰、层次分明、韵厚味醇,演练者也好,观赏者也好,都由之而获得极大的审美享受与满足。

中国武术大量的技术动作被冠以美妙的名称。

如“白猿出洞”、“彩凤凌云”、“双峰拜日”“犀牛望月”、“青狮托球”、“百鸟齐鸣”、“金蝉脱壳”、“鹞子翻身”、“白鹤亮翅”,以及诸如“苏秦背剑”“、武松脱铐”“、哪吒探海”“、织女穿梭”等等。

中国武术又讲究流派命名,戳脚全称竟是“九番御步鸳鸯勾挂连环悬空戳脚”。

正如《体育美学》作者胡小明先生所指出的:这些名称充分体现了自然的人化,是非直接性描述,对美好的运动形象偏重于意会,偏重于形容。

一同于比兴之法,托物取喻,借物发挥,集中而浓缩。

朦胧、抽象、回味悠长。

这些名称,是艺术的而不是科学的,是审美的而不是功利的,其着眼点,还是要符合一个“韵”字。

二、“气”在武术中的体现
“气”是一个重要的古典美学范畴,是武术美的本源,也是武术产生美的源泉。

“气”、在武术这个领域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

古往今来,武术的各派各家都强调“气”的极端重要性,并进而把“气”作为武术根本。

如少林典籍中的《罗汉行动拳谱》序言中,详细论述了养“气”对武术的极端重要性。

“天地万物皆一气之所结而成,天地无气则生机灭,养气固不重哉。

而人为万物之灵,则养气尤为重”。

历代拳师通过内修炼气,达到“元气充足”、精神健旺、体魄雄伟、动作敏捷、发力沉实,从而显示生命力的刚健和充实,这就是对人生命自由活动的肯定,这就是美。

“气”之所以对中国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因为它从哲学的角度涵盖了美的本质。

,气是审美主体赖以进行审美活动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表现武术之美当然也离不开养气、练气、集气、运气,以气传达武术特有的韵味,使人进入难以言传的美妙境界。

武术讲究“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练到一定功夫,生理上的快感与精神上享受合一,既养生又养气,审美主客体重叠,武术之美既为旁观者领略,又能被自身所感受。

三、“趣”在武术中的体现
“趣”生于自然而无所倚,是艺术家按照自己主观希望和感觉,把生活审美感受和体验加以改造提炼、熔铸而成的意旨,是作品再现的独特的风致情味,它是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