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咨询公司隐性知识管理研究

管理咨询公司隐性知识管理研究

2008年

5月

(第

22卷第

5期) 华东经济管理

EastChinaEconomicManagement May1

,2008

(

Vol.22,No.5)

[收稿日期

] 

2008—

02—

10

[作者简介

] 周 芬(

1981—)

,女

,湖南益阳人

,在读博士生

,研究方向

:战略管理

;

许纪校(

1963—)

,男

,浙江绍兴人

,副教授

,硕士

,在职博士生

,研究方向

:战略管理。●知识管理

管理咨询公司隐性知识管理研究

周 芬

,许纪校

(河海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98)

[摘要

]管理咨询公司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

,知识在其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咨询公司

的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基本形式

,其中隐性知识对于管理咨询公司竞争力的提升具有举

足轻重的意义。文章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管理咨询公司隐性知识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管理咨询

;知识管理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中图分类号

]F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5097(

2008)

05—

0084—

03

TheTacitKnowledgeManagement

ResearchofManagementConsultingFirm

ZHOUFen,XUJi2

xiao

(

HehaiUniversity,Nanjing210098

,China)

Abstract:Managementconsultingfirmsasatypicalknowledge2

intensiveenterprises,knowledgemanagementplaysavitalrole.The

knowledgeinmanagementconsultingfirmscanbedividedintotwobasicform,explicitknowledgeandtacitknowledge.Especially,the

tacitknowledgeplaysadecisivesignificanceroleinupgradingthecompany’

scompetitiveness.Summinguptheresultsofresearchat

homeandabroad,thispapermakesadiscussiononthetacitKnowledgemanagementinmanagementconsultingfirms.

Keywords:managementconsulting;knowledgemanagement;explicitknowledge;tacitknowledge

一、管理咨询公司隐性知识管理研究现状

目前

,国内学者对隐性知识管理研究文献较多

,

但对于管理咨询公司这一特定主体的隐性知识管理研

究文献却很少

,其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这些内容

:

叶继红

,聂卉

,施琴芬(

2003)通过对管理咨询

企业知识管理路径的分析

,提出管理咨询公司的知识

管理最主要的就是对以经验为基础的、存在于员工身

上的隐性知识进行管理

,管理咨询公司获取隐性知识

的关键在于重视和开发员工的隐性知识。闫安(

2004)

认为咨询企业具有以知识为核心的特点

,因而需要建

立起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并由此构建了咨询企

业知识仓库模型

,对散落在组织内、外部的知识进行

科学的系统化组织

,激励咨询员工对知识不断的吸收

与释放

,提高企业的应变与创新能力。吴祖麒、沈群

芳(

2004)从分析管理咨询公司的隐性知识特点入手

,

提出管理咨询公司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应当包括隐性知

识的识别、隐性知识的开发和利用以及隐性知识的保

有和创新三个主要方面。张培峰(

2005)认为隐性知

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

,而更多的

是一种理念的建立。企业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主要在于

创造知识共享的氛围、建立合理的知识共享鼓励机制以及促进员工主动交流、共享与创新知识。丁栋虹、

朱菲(

2006)利用

SECI模型分析了管理咨询公司的内

,并提出了提升咨询公司隐性知识管理的促进机制

,

主要包括建立知识导向型组织文化、利用软件平台建

立组织内部信息网、构建组织知识库、加强员工之间

的直接交流、设计激励制度鼓励知识共享五个方面。

他们还提出从管理咨询公司的实际出发

,建立一个从

最初的知识管理战略设计到最后的知识管理绩效评估

和反馈的一个完整体系。

从这些学者们的研究中

,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目前

对于管理咨询公司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

于重要性和促进机制的研究

,而对于管理咨询公司隐

性知识形成和转移路径研究不足。

二、管理咨询公司知识的分类及转移

1958年

Polanyi首次提出显性知识(

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

tacitknowledge)的概念以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就一直被认为是知识最基本

的两种分类。管理咨询公司的知识是纷繁而复杂的

,

但即使如此我们也可以按照

Polanyi的方法

,将管理咨

询公司的知识分为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前

者主要包括管理咨询公司日常管理的流程和知识平台

,

48—是管理咨询公司的内部保障

,是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字

系统表达的

;而后者主要包括咨询顾问为客户提供服

务时所表现出来的专家技能、经验、创造能力、解决

问题的能力以及客户关系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是属于

管理咨询公司的核心知识

,是难以显性表达和大规模

传播的。两者在表达方式、认知主体、事前可检验性

和稳定性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如表

1所示

:表

1 管理咨询公司内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区别

区 别显性知识隐性知识

表达方式可以用语言、文字

系统进行表达难以形式化或沟通

,

只可意会

认知主体既可以是整个组织

,

也可以是个人个人是认知主体

事前可检验性可以通过逻辑、结

构进行事先检验无法进行事先检验

,

只能运用试错检验

稳定性稳定存在于组织与

个体之中是认知主体的一种

动态存在

,不稳定

管理咨询公司的各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并不是完全割裂的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移。

这一转移过程我们可以通过

SECI模型来描述

,如下图

1所示。首先

,管理咨询公司内部的各种隐性知识通过

“潜移默化”可以实现相互之间的转移

,例如管理咨询

公司的员工通过长期知识共享形成公司特定的企业文

化和心智模式。其次

,管理咨询公司的隐性知识也可

以通过“外部明示”形成显性知识

,例如将员工的经

验和诀窍通过定义、类比、隐喻等方式加以显性化表

达。再次

,通过“汇总组合”

,管理咨询公司可以将各

种初级层次的显性知识加以系统化和概念化

,以便于

其在组织内更好的传播。最后

,管理咨询公司可以通

过培训和交流将显性知识“内部升华”为隐性知识

,例如

员工通过接受公司的培训逐渐建立自己的工作经验。

1 

SECI知识转移模型

从以上分析知识转移过程我们可以看出

,管理咨

询公司对隐性知识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促进隐性知

识与隐性知识之间、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相互转

化的过程。因此

,隐性知识转移路径及其转移保障机

制的建立

,是管理咨询公司进行隐性知识管理的关键

所在。三、管理咨询公司隐性知识的转移路径

(一)“个体———个体”的隐性知识转移

管理咨询是一种强调高度合作的工作形式

,因此

在管理咨询公司中任何一个员工都不可避免的要与其

他员工发生各种工作或非工作关系。咨询员工之间经

常会出于工作或个人感情的需要而建立密切的联系和

频繁的互动

,从而形成密切的人际关系网络

,这种网

络同时也是他们之间进行隐性知识交流和转移的主要

通道。通过共同工作、深度的交流、分享经验

,每一

位咨询员工可以从其他员工那里获得隐性知识

,这种

学习过程中员工掌握的主要是一些经验、诀窍、直觉

等高度个体化的隐性知识

,而这些知识是很难通过其

他途径获得的。

(二)“个体———团队———公司”的隐性知识转移

“个体———团队———公司”的隐性知识转移路径具

有明显的双向特征

,包含员工个体隐性知识向项目团

队(公司)隐性知识的上行转移以及项目团队(或公

司)向员工个体隐性知识的下行转移两个方面。

一方面

,难以显性表达的个体化隐性知识可以通

过项目协作在项目团队中进行有效传递

,其中的部分

个体隐性知识通过有效整合形成了整个项目团队的隐

性知识。而对于那些通过类比、编码等方式可以显性

化的个体隐性知识

,项目团队也可以系统化的学习和

总结

,使其成为项目团队的显性知识。进一步

,项目

团队作为管理咨询公司业务运作的基本单位

,在其完

成项目的同时

,也必然会发生项目团队隐性知识向公

司隐性知识的转移。

另一方面

,对于那些难以显性化的公司隐性知识

,

如企业文化、价值体系、心智模式等整体层次的隐性

知识

,可以通过影响和渗透等社会化方式传播给各个

项目团队

,并进一步传递给各个员工个体

,并最终转

化为个体隐性知识。而那些可显性化的公司层次隐性

知识可以通过编码化的方式形成公司操作规范和工艺

文件等

,以外部化方式传递给各个项目团队

,进而传

递给各个员工

,转化为个体显性知识。

(三)“团队———团队”的隐性知识转移

在管理咨询业务运作中

,许多相关项目的团队成

员往往是交叉派遣使用的

,这样一来就给项目团队之

间进行隐性知识流动和转移提供了可能。这种团队间

隐性知识转移的路径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方面

,对于

难以显性化的项目团队的隐性知识

,可以通过各团队

之间的交流、合作等方式形成一种伙伴关系来影响对

,并最终使得一个团队的经验、诀窍、默契等隐性

知识容易为另一团队获得。另一方面

,对于团队中可

以显性化的那部分隐性知识

,团队可以加以整理、概

括和总结

,编制成操作规范、管理制度和业务指南等

文件形式

,以便于团队之间通过学习、模仿或交换等

方式来获取各自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

管理咨询公司运作过程中这三种隐性知识转移路

径同时产生作用

,为公司内部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

与团队(公司)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的隐性知识交

5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