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标回收实验的实施及回收率计算的研究

加标回收实验的实施及回收率计算的研究

2006 年第 32 卷第 February 2006
2

I ndu str ial S工afe业ty安an全d 与Env环iro保nmental
Protection
·9 ·
加标回收实验的实施及回收率计算的研究
任成忠 毛丽芬
(福建省三钢环境监测站 福建三明 365000)
加标试样测定值 - 试样测定值 加标量
×100
%
文献[2~4 ]报道了用实验中间结果直接计算回收率的
方法 ,一定条件下可简化计算 ,但有其局限性 。工作中发现 ,
由于操作人员对回收实验认识模糊 ,在进行加标实验时盲目
性大 ,容易引入误差 ,使实验复杂化 ,造成回收率误算甚至导
致实验失败 。因此 ,科学合理地组织加标实验 ,对保证实验
摘 要 分析了加标回收实验的基本方法 ,给出回收率计算的通式 ,探讨了用试验中间值计算回收率的可行性 。 关键词 加标回收实验 加标方式 回收率 中间值
Study on the Practice of Standard Recovery Test and Calculation of Recovery Rate REN Cheng zhong MAO Li fen
( Sanming Iron and Steel Work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Sanming , Fujian 365000) Abstract The basic method of standard recovery test is analyzed ,the general formula of recovery calculation is presented and the feasibility of recovery calculation using middle value of test is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standard recovery test additional standard method recovery rate middle value
为用吸光度 A 计算回收率的通式 。
当 V1 = V测 (1) 且 V2 = V测 (2) 时 , 计算最为方便 , 式 (3) 化
简为 :
R
=
A2
b
A1 ·Cs1·Vs
×100
%
(4)
例如文献[2 ]中例 3 ,用光度法测某水样的总磷含量 , 其
V1 = V测 (1) = 25. 0 mL , V2 = V测 (2) = 26. 0 mL , Vs = 1. 0 mL , Cs = 2. 0μg/ mL ,校准曲线 A = 0. 002 + 0. 020 W ,测得 A1 = 0. 056 , A2 = 0. 095 。用式 (4) 计算得 R = 97. 5 % ,计算比较简单 , 结果一致 。
参考文献 1 Stern O. Zur theorie der electrolytischen doppelschicht . Z Electrochem ,
1924 , 132 :508 516 作者简介 王晓敏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 ,主要从事水 处理化学品研究 。
(收稿日期 :2005 09 28)
(4) 不变原则 。加标物的浓度宜高 ,加标体积宜小 ,一般 不超过原始试样体积的 1 % ,保持样品的基体不变 。
(5) 适用原则 。容易实施 ,便于回收率计算 。 2 加标实验的基本思路 2. 1 加标方式
虽然加标方式各异 ,但都可以归结为如下形式 。 样品分析 :样品体积为 V , 被测成分质量浓度为 C1 , 测 试体积为 V测 (1) ;加标实验 :加标后样品总体积为 V2 , 质量浓 度为 C2 ,测试体积为 V测 (2) ,加标样中含原始样品体积为 V1 ; 加标量 :加标体积为 Vs ,质量浓度为 Cs 。
-
V1) ·( V样 - VV测空()1)·K·C0·Cs1·Vs ×100 %
(5)
式 (5) 与式 (3) 形式相近 ,可作为容量法用滴定体积数求
取回收率的通式 。也只有当 V1 = V测 (1) 且 V2 = V测 (2) 时 , 计 算最为简便 :
R
=
( V加
-
V样) ·K·C0 Cs ·Vs
值得注意的是 ,某些光度法中 , C = K·W/ V测 , K 为一系 数 ,如异烟酸 吡唑啉酮光度法测氰化物 , 因此其对应的式 (3) 、式 (4) 必须做相应的变化 。 3. 2 用滴定的体积 V (mL) 计算
容量分析法是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滴定待测组分 ,根 据消耗的体积数来定量 。设样品消耗的标准物质体积为
加标回收实验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实验方法 ,也是重要
的质控手段 ,回收率是判定分析结果准确度的量化指标 。加
标实验及回收率的计算并不复杂 ,加标方式可根据不同项
目 、不同分析方法和不同的需要灵活掌握 ,回收率的计算也
各不相同 ,因此文献 [ 1 ]只给出回收率 (记作 R) 计算的定义
公式 :
R
=
Uphold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inciple to Develop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of China HU You wei FENG Xin
R
=
(
V2·AA12
-
a·V测 (1) a V测 (2)
-
V1)
·bA·1V-测
a
(1)
·Cs1·Vs
×100
%
(3)
可以看出 ,式 (3) 引入了与 A 值有关的参数 , 使公式变
得繁杂 ,相当于把计算浓度的过程放在回收率计算中去完
成 ,计算并没有简化 。式 (3) 适用于任何一种加标方式 ,可作
R
=
V1·( C2 Vs ·Cs
C1)
×100 %
这种方式比较直观 , 没有体积换算的麻烦 , 适用于所需
样品量较大的项目和组分复杂的污染源样品 ,不会引起基体
的太大变化 。但为了达到加标量控制在样品 0. 5~2 倍的目
的 ,往往需要 Cs 较大 , 而 Vs 较小 , 对样品需量不大的项目 ,
2. 2 回收率计算
根据假设和回收率定义 ,可得 :
R
=
V2·C2 - V1·C1 Vs·Cs
×100
%
(1)
式 (1) 是以被测物质的含量变化求取回收率的 , 简单明
了 ,易于理解 ,适用于任何方式的加标实验 ,因此可作为回收
率计算的通式 。式 (1) 可变形为 :
R
=
C2 - V1 C1/ V2 Vs·Cs/ V2
V样 ,加标样消耗的体积为 V加 , 空白消耗的体积为 V空 , 其余
假设同前 。样品V - V空) ·C0·K/ V测
式中 : K 为与测定项目有关的常数 , C0 为标准物质的质
量浓度 ,可以推导出 :
R
=
(
V2·VV加样
-
V 空·V测 (1) V空 V测(2)
设样品吸光度为 A1 , 测试体积为 V测 (1) ; 加标样吸光度 为 A2 ,测试体积为 V测 (2) ,其他假设同前 。在分光光度法中 , 吸光度通常与待测物质的含量 (μg) 建立回归方程为 :
A = a + b·W 样品质量浓度 C = W/ V测 , 根据回收率定义 , 很容易推 导出 :
的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但这方面未见
详细报道 。
1 加标实验的一般原则
(1) 一致原则 。样品与加标样同时按同一操作步骤和方
图 2 城市污水在混凝处理前后胶体电动电位的变化 中和 ,卷扫絮凝 ,吸附架桥 。通过上述的实验结果 ,可以看出 正如混凝过程中压缩双电层这一理论所述 ,在溶液中加入混
法测定 ,保证实验条件一致 。为提高准确度 ,样品和加标样 可分别进行平行测试 。
(2) 可比原则 。加标样中原始样品的取样体积 、稀释倍 数及测试体积 ,尽可能与样品测试时一致 。
(3) 相近原则 。加标量应与样品中相应待测物含量相 近 ,一般为试样含量的 0. 5~2 倍 ,加标后的总量不超过测定 上限 ,如含量小于检出下限时 ,可按检出限量加标 。
这种操作方式难以实施 ,还可能在加标时引起较大误差 。解
决的一种办法是 ,同比例增加试样 、标样的体积 ,混匀后取部
分体积进行分析 。
(3) V1 、Vs 不受严格约束 。V1 、Vs 可大可小 , Vs/ V1 可达 10 %左右 。那么 Cs 可以较小 , Vs 可以较大 , 减少误差 , 这种 方式比较随意 ,容易实施 , 适用于组分简单的环境样品和绝 大多数的实验项目 。式 (1) 也很好地反映出这种加标方式的 随意性 。
×100 %
同样 ,对某些容量分析法 , 其浓度计算公式可能有些差
异 ,那么式 (5) 也应做相应的变化 。
3. 3 讨论
用中间值计算回收率理论上是可行的 ,但有局限性 。监
测项目不同 ,公式就不相同 ,针对性强 ,不便于推广 ,而且只
2006 年第 32 卷第 February 2006
2

I ndu str ial S工afe业ty安an全d 与Env环iro保nmental
(4) 样品稀释比 、加标量的确定是关键 ,要确保测定结果 落在测试范围内 。高浓度样品可先按不同稀释比稀释 ,再配 对加标 。同一样品也可进行一系列不同加标量的回收实验 , 保证实验 1 次成功 。 2. 4 实施方法
对常规样品可凭经验实施 , 对于未知样品一般步骤为 : ①了解样品来源 ,初步估计待测物质含量 ; ②确定稀释比和 测试体积 ; ③根据样品性质 、分析方法选择加标方式 ; ④确定 加标量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