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观原则
注意以下要点:字体、字号、段落间距、行距
几个快捷键的使用
Ctrl+A(全选)
Ctrl+C(复制)
Ctrl+V(粘贴)
Ctrl+F(查找)
Ctrl+X(剪切)
自动更新时间
超链接使用
下一页是一份文档,请试试编辑一下,回顾一下文档编辑的功能。
1. 标题楷体,二号字;
2. 标题与正文之间间距1.5行;
3. 正文宋体,五号字;正文行距20磅;
4. 段前缩进2个字符;
5. 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
6. 设置一个自动更新的时间;
7. 插入一个超链接。
《工作中无小事》读后感
工作中无小事等于工作中只有大事或者不大不小的事情。
既然这样的话,工作中的每件事情都要做好,那么工作中的事情就没有轻重缓急之分了,也不用使用LEAD系统制定计划了,真是自相矛盾的想法。
我觉得本书定名为《轻松工作好方法》更为妥当,只要能完成和公司有关的重要关键的事情就可以了。
在工作中我们的价值观将失去价值,我们追寻的工作方法只有一个,认真的完成岗位要求的每一个细节。
《你在为谁工作》世界500强企业推崇的优秀员工思维理念,10个月重印17次,一举成为2005年度最受企业欢迎的畅销书之一,2006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再推新作《工作中无小事》世界500强企业推崇的优秀员工工作态度。
这里面有三个细节:第一,《你在为谁工作》10个月重印17次?每次印刷多少本呢?是因为零售还是因为团购呢?第二,《工作中无小事》是2006年1月份出版,2007年4
月第一版第六次印刷,也就是我们手中的这一本。
第三,这两本书写的都是500强企业推
崇的优秀员工的共有素质,《你在为谁工作》说得是工作思维理念,《工作中无小事》说得工作态度,但不是说世界500强的企业都读这两本书,因为不确定这两本书共有多少个读本?
学院的培训,我觉得对我的感触特别大。
在西亚斯上学的时候也听过理事长讲话,但是现在作为他的员工,听他讲话的感觉自然不同,到现在我都记得和理事长第一次对话时的情景。
理事长当时只说了一句话,如果你进入社会后还是这样,我保证你会被炒鱿鱼。
当时的我,太年轻气盛。
在毕业后的4年之中,他的这句话经常在我的耳旁响起:不了解一个人,不要妄加猜测和评断。
《致员工的一封信》写道《工作中无小事》10个月重印17次,明显是个笔误。
500-800字的培训感言和读后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超出800字和少于500字都是不符合标准吗?成绩是甲乙丙丁还是优良中差,怎么和年终绩效挂钩的呢?真是不说还清楚,说了反而不清楚了?
《工作中无小事》一书也承认其自相矛盾。
书中前言写道:它有助于员工端正心态,摒弃做事贪大的浮躁心理,把小事做好到位,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质量。
我是一名普通的辅导员,工作中没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基本上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大部分时间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处理好学生与学生的关系
2.处理好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3.处理好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4.处理好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5.处理好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6.处理好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7.处理好自己与学生、家长、老师、同事、上级及学校只见的关系
8.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以上多种关系告诉我们,要想做好工作,就要了解人性和处事原则:
人性分为两种:公有特征和个体特征
共有特征为:需求和平、生活稳定、身体健康、幸福快乐、天伦之乐,逸享天年。
个体特征为:突出表现自我、成功的欲望、被尊重的的感觉、关注个人利益、忽视群体利益基于以上论点,就有了团结就是力量这句经典话语。
我个人认为,只有个体特征融合于共有特征之后,人类才会进步接近文民的状态。
如果个体特征脱离了共有特征,世界将会存在于永远的战阵状态,而如果共有特征大于个体特征那么整个世界将变成羊的世界,整个种族面临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