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降补固态软起起动原理及过程控制分析

降补固态软起起动原理及过程控制分析

A V63风机降补固态软起起动原理及过程控制分析
一、固态降补的基本原理
大型电动机起动时电流很大,直起一般为额定电流的4-7倍,此电流基本为感性无功电流。

起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无功功率,从电网中吸收大量的无功电流,从而引起电网电压的波动。

为了降低电机启动对电网电压的影响,本装置投运时在电机端并联了一台无功发生器,它由两组电容集合而成,提高了机端等效电阻从而有利于电机端电压的提高,电容也可以产生容性无功电流,起动时提供相当容量的无功功率,减少了网络的起动电流,从而减少对电网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降低母线电流I1,本装置将电动机及无功发生器并联回路经降压器接入电网,通过降低机端电压的方式进一步减小电流。

此时降压器的输出电流为电机电流ID与无功发生器电流IC之差,输入电流为输出电流的k倍(k为降压器变比,k<1)。

即:
,理论上可以把电网起动电流控制在2 Ie以内,甚至在额定电流及以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小电机起动对电网的冲击。

起动全过程通过PLC自动控制(按既定程序),在轻载状态,动转矩大于机械阻转矩(起动最基本要求),随着电机缓慢加速,机端电压逐渐抬升,起动转矩逐渐增加。

开始时电机需要无功最大,投入电容组数最多,电机进一步加速,所需无功将逐渐减少,PLC通过控制电机端电压,逐级切除无功组(电容)。

限制电压波动,保持系
统稳定,在接近额定转速左右,电容将全部从系统中退出。

而电机的等效阻抗随转速增大而增加,对应的就是起动电流的减少。

当电流下降到80%Ie时,接入缓冲装置(6KM分闸),给电机加上全压(运行柜合闸),然后将降补装置退出,起动过程完成。

为减少以至消除转切全压时产生的操作过电压,在降压器的输出端并有过渡电抗(缓冲装置)。

加入缓冲阻抗后,电机在转切全压时没有失电过程,并且保证了电机端电压与母线电压相位一致,既消除了转切时的操作过电压,又使整个起动过程连贯,不产生谐波。

TCS降补固态软起动原理图
二、实际应用电机情况
降补固态软起动装置容量:31180kV A
电动机参数
电压:10kV
额定功率:18000kW
电机电流:1176A
额定转速:1500rpm
三、起动过程
1.合闸条件允许
2.在中控室操作柜上按主电机起动按钮连接柜1QF合闸,同时降压控制器6KM合闸。

3. 无功控制器2QF合闸(I组电容投入),紧接着无功控制器3QF 合闸(II组电容器投入)。

4.起动柜4QF合闸,降压软起动开始投运,主电机起动。

5.电机端电压升到7.1KV或电机电流降至1.8 Ie时,2QF分闸,切除第I组电容器。

6.电机端电压升到
7.4KV或电机电流降至1.5Ie
时,3QF分闸,切除第II组电容器。

7.电机电流下降到额定值以下(80%)并延时,降压控制器6KM分闸。

8.以上条件具备,PLC发出运行柜合闸,5QF合闸,电机投全压运行,同时起动柜4QF分闸、连接柜1QF分闸,起动结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