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M1000型生物显微镜操作维护作业指导书

BM1000型生物显微镜操作维护作业指导书

BM1000型生物显微镜操作维护作业指导书1主题含义BM1000生物显微镜是用于生物及医疗的专用显微镜,适用于显微测量领域。

为确保显微镜得到规范使用、保养和延长显微镜的使用寿命,特制定操作维护作业指导书。

2主要技术参数2.1 技术规格2.2 物镜2.3 目镜WF10×视场直径Φ18mm2.4 显微镜术语●总放大倍率等于物镜放大倍率与目镜方法倍率的乘积。

●数值孔径(N.A.)数值孔径大小直接影响分辨率和像的光亮度,它是物镜的主要指标。

用公式表示为:N.A.=n×sinαn表示物镜和标本或聚光镜之间的媒介(空气或浸油等)的折射率α表示轴上物点最大孔径角的一半数值孔径越大,图像越亮,分辨率就越高。

●分辨率能分辨物体细节的本领,即,以物面上刚能被分辨开的两点间的距离来量度。

分辨率与数值孔径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分辨率=λ/(2×N.A.)λ表示光的波长(λ=0.55μm)。

●工作距离当标本像最清晰时,物面到光学系统第一面的轴向距离。

总的来说,物镜放大倍率越高,工作距离越短。

●目镜视场从目镜里以毫米测量的视场光阑打开最大时的直径。

当目镜上标有“10×/18”,则表示放大倍率为10×,目镜的视场数为18mm。

●实际视场在物面上观察到的线视场。

实际视场=目镜视场/物镜放大倍率●景深能在像面上获得清晰像的物空间深度。

孔径光阑缩小,景深更大。

物镜数值孔径越大,景深越短。

2结构与名称3安全注意事项3.1 搬运显微镜搬运显微镜时要小心,应避免突然和剧烈的震动,也不应在桌面上推拉显微镜,这些操作都会降低成像质量。

1)显微镜从显微镜柜或镜箱内拿出时,要用右手紧握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平稳地将显微镜搬运到实验桌上。

切不可一只手提起,以防显微镜、反光镜功目镜坠落。

2)不要抓住调焦手柄,双目镜筒或载物台,这些部件容易脱开或移位,可能导致故障。

注意:不要让标本、滤色片之类东西掉落。

3.2 工作环境显微镜为精密光学仪器,如果使用或保管不当,将导致仪器损坏或对其精度产生不良影响。

选择工作环境,应满足以下条件:1)不要放在阳光直射处。

2)室内温度0-40℃,最大湿度85%的场所。

3)不要将显微镜安装在高温、潮湿的场所,否则镜头上会接雾或发霉,从而导致仪器损坏。

4)安装在洁净、无震动的水平面上,否则震动会降低像质。

5)安放在能承受仪器重量的坚固桌面上并将其调平,房间保持通风良好。

不用时用防尘罩将其盖好。

6)显微镜需防潮、防异物。

为防止短路或其他故障,不要将显微镜安放在潮湿的场所,如果水泼在显微镜上,立即关闭电源开关,并拔掉电源线,用干净纱布将水擦去。

当异物进入显微镜也会导致短路,如果异物或水滴进入显微镜,请停止使用并与生产产家联系。

3.3 调焦手轮不要同时沿相反方向旋转左右调焦手轮。

当载物台已经达到移动的极限位置之后,请不要继续旋转粗调焦手轮。

这些操作都会导致调焦机构的损坏。

3.4 确认输入电压显微镜后方的电器铭牌上注明了输入电压,确认其输入电压与供电电压是否一致,如果显微镜使用了错误的输入电压,有可能导致短路或造成火灾,从而损坏仪器。

3.5 使用所提供的灯泡、保险丝和电源线如果使用不恰当的灯泡、保险丝和电源线可能导致仪器损坏或引起火灾,如果使用加长电源线,可使用有接地的电源线(PE)。

3.6 严禁拆卸除说明可拆卸部分以外,不得拆卸其他任何部件。

3.7 在安装显微镜、更换灯泡和插拔电源之前,必须关闭电源开关3.8 浸油观察只需使用少量的浸油,如果浸油太多,多余的浸油就会粘到载物台和聚光镜上,导致显微镜性能降低。

使用乙醚或纯酒精擦去浸油或清洗镜头,必须按照说明操作。

乙醚或酒精均属燃品,使用时请特别注意。

4安装在安装显微镜之前,请仔细阅读“安全注意事项”,并按以下步骤操作。

安装所需的工具:六角扳手4.1 检查输入电压关闭显微镜电源(电源开关拨至“O”侧)。

将提供的电源线一端(插座)插入显微镜后部的AC入口处。

将另一端(插头)插入电源的插座内,确认电源线已安全连接。

●请使用提供的电源线。

●如果使用加长电源线,可使用有接地的电源线(PE)。

●注意显微镜必须安装在AC插座附近,且AC插座需在你所触及的范围内。

4.2 运输压板的拆卸在运输过程中位防止震动,活动载物台和调焦结构都被固定。

握住集光镜两侧,向上提,再取出。

●活动载物台在Y轴方向载物台由一块压板固定,将螺钉和压板拆除。

●调焦机构拔出集光镜,升降支架由一块压板固定,将螺钉和压板拆除。

4.3 安装双目镜筒将双目镜筒固定螺钉松开,并将双目镜筒装入镜身孔座内,再将螺钉拧紧。

4.4 安装蓝滤色片将滤色片座从聚光镜底部取出,把蓝滤色片放入座内,然后重新装入聚光镜内。

(滤色片根据需要加装)4.5 各部件的调整与更换4.5.1 聚光镜聚光镜是安装在显微镜上的。

按以下步骤拆卸或更换:a.拨动聚光镜升降手柄,将聚光镜支架降到适当位置。

b.先将聚光镜支架右侧的螺钉拧松,取出聚光镜,将蓝滤色片放置在提供的滤色片座中,并将它们插到聚光镜底部。

聚光镜的标牌面向前,再将聚光镜插入支架内,拧紧螺钉即可。

c.拨动聚光镜升降手柄,将聚光镜升至最高位置。

d.拨动聚光镜升降手柄,升至最高位的下方一点点,光通过聚光镜将像聚焦于标本的正确位置(光路中心)。

如果在视场中出现散射像,稍微将聚光镜上下移动一下,将散射像消除。

4.5.2 物镜显微镜初次使用前,应将所需的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

排放物镜的顺序:顺时针旋转转换器,物镜放大倍数逐个增大(从显微镜顶端观察)。

4.5.3 标本夹标本夹安装在载物台上。

拆下标本夹,请用厂家提供的六角扳手,松开2个内六角螺钉即可。

4.5.4 目镜10×目镜插装在泡沫箱内,安装目镜时,将目镜往下推到底。

5消耗品的更换5.1 更换灯泡(12 V 20W卤素灯)(选购)a. 关闭电源(拨至“O”侧)并拔掉插头。

b. 等待30分钟,直到灯泡及其周围已足够冷却。

c. 握住集光镜两侧,将其向上提拉,取出。

d. 拔出旧灯泡。

e. 戴上手套或用布包裹新灯泡,将其插针完全地插入插座孔内。

f.将集光镜安装回原位。

g.插上电源线。

5.2 更换保险丝a. 关闭电源(拨至“O”侧)并拔掉插头。

b. 用螺丝刀将保险丝盒卸下。

c. 更换新的保险丝。

d. 确认保险丝盒的窗口显示的电压与所在地的供电电压一致。

e. 将保险丝盒压入原位。

6操作6.1 观察前准备a. 将显微镜放在自己身体的左前方,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为10cm左右,右侧可放记录本或绘图纸。

镜检者姿势要端正,一般用左眼观察,右眼便于绘图或记录,两眼必须同时睁开,以减少疲劳,亦可练习左右眼均能观察。

b. 使用前应将镜身擦拭一遍、用擦镜纸将镜头擦净(切不可用手指擦抹)。

c. 打开灯泡照明。

打开电源开关(将开关拨至“—”侧),灯泡就会发亮。

旋转亮度旋钮来调节现场的明亮度。

(顺时针旋转亮度增强,反之亮度减弱)。

d. 准备好观察标本。

如果使用40倍以下的物镜,可直接将液体标本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即可观察;如果使用油镜(100倍物镜),须将标本染色、干燥、滴入少许香柏油后方可观察。

6.2 观察标本6.2.1 瞳距调节瞳距的大小。

6.2.2 物镜聚焦观察标本时,要先用低倍(10×或4×)镜聚焦目标,然后再用较高倍物镜观察。

低倍镜观察:a. 旋转转换器,将10×或4×物镜移至光路(当旋转到位时,物镜转换器会自动定位,咔嗒一声)。

b. 将标本载玻片放置在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夹住,移动推动器,使被观察的标本处在物镜正下方。

c. 通过目镜进行观察,慢慢旋转粗调焦手轮,降低载物台,当标本像出现时停止旋转。

d. 改用细调节轮,上下微微转动,直至视野内获得清晰的物象。

然后认真观察标本各部位,确定并将需进一步要观察的位置移视野中央,准备用高倍镜观察。

高倍镜观察:a.旋转转换器,将高倍物镜移至光路。

在转换接物镜时,需用眼睛在侧面观察,避免镜头与玻片相撞。

b.微微转动细调节轮,直至获得清晰的物象后为止。

需进一步要观察的部位移视野中央,准备用油镜观察。

c.调节物像的亮度。

在调节标本焦距的同时需用电流调节旋钮、聚光镜和光阑调节光源的亮度,使物像的清晰度达到最佳状态。

注:不要同时沿相反方向旋转左右调焦手轮,当载物台已经到达移动的极限位置,请不要继续旋转粗调焦手轮,这些操作都会导致故障。

粗调焦手轮的松紧度可调节,调节环在粗调焦手轮的内侧。

要增大扭力,则逆时针旋转粗调焦手轮力矩调节环。

要减小扭矩,则顺时针旋转调节环。

不要调的太松,否则载物台会自动下滑。

6.2.3 目镜屈光度调节根据左右眼的视度来调节视度调节环,以实现齐焦功能。

a. 将物镜移至光路,转动粗、微调焦手轮对标本聚焦。

b. 左眼通过左目镜,通过转动左目镜上的视度调节环而不是粗、微调焦手轮,对标本聚焦。

c. 重复以上步骤,达到左右眼同时看清图像。

6.2.4 聚光镜垂直位置调节利用聚光镜升降手柄将其调至上端极限处,然后稍微往下降低一点,如果在视场背景中发现散射图象,可将聚光镜上下微微调节,使其现象消失。

6.2.5 调节孔径光阑根据所选物镜调节孔径光阑,将聚光镜孔径光阑调节杆拨至光路中的物镜倍率相同的数字。

a. 通过转动孔径光阑调节杆改变孔径光阑大小。

如果孔径光阑缩小,亮度和分辨率将会降低,而反差和景深则会增加。

相反,如果开大孔径光阑,亮度和分辨率将会增加,而反差和景深则会降低。

b. 通常,为获得具有适当反差的理想图象,可将孔径光阑调到物镜数值孔径的70%至80%。

c. 孔径光阑控制聚光镜的数值孔径,不要用它调节亮度,可使用亮度控制旋钮来调节亮度。

d. 数值孔径标于每个物镜套筒上。

如:40×/0.65的标记是指放大倍数为40×,数值孔径为0.65。

e. 观察孔径光阑像时,将目镜移去,直接通过双目镜筒观察。

6.3 浸油观察标有“oil”字体的物镜为浸油物镜。

使用油镜时,需在物镜和盖玻片之间加专供显微镜的浸油。

油镜头到被观察物体之间的距离很短,一般在0.2mm以内,因此使用油镜时要特别细心,避免由于“调焦”不慎而压碎标本片并使物镜受损。

6.3.1 浸油操作a. 先用粗调节旋钮将载物台下降约2cm,并将油镜转入聚光镜光孔。

b. 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移出光路,在玻片标本的镜检部位滴上一滴香柏油,慢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移入光路。

c. 从侧面注视,用粗调节旋钮将载物台缓缓地上升,使油镜头浸入香柏油中,几乎与标本接触。

d. 在目镜上观察,开大低座上的光源光阑及聚光镜上的光阑,上调聚光镜,调节电流旋钮,使光线充分照明。

用粗调节旋钮将载物台徐徐下降,当出现物像一闪后改用细调节旋钮调至最清晰为止。

如油镜头已离开油面而仍未见到物像,则必须再上升载物台,重复上述操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