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信息技术《设置动画效果》教学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设置动画效果》教学设计

苏科版小学信息技术《设置动画效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合理美观。

本课内容的呈现,为演示文稿的制作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许多动画效果在学生手中轻而易举地实现,使学生在感受计算机神奇作用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主探究的信心。

■学情分析
由于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制作简单演示文稿的技能,考虑到我校学生的基础,所以在教学环节中增加了调整时间顺序及动作路径的设置。

通过创设“愤怒的小鸟”的故事这样一个情境,并将这一情境始终贯穿在学生整个操作学习之中,从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本课采取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借助学件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自定义动画的方法。

(2)学习幻灯片切换的设置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幻灯片切换方式及自定义动画的设置,比较各种不同的动画显示效果,确定合适的动画方案。

(2)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不同动画效果的设置,充分体会适当的动画展示效果对突出演示文稿主题的特殊作用。

(2)通过动画效果的设置,增加学习兴趣,增强做学习小主人的自信心。

4、行为与创新
能根据演示文稿的主题要求,设置不同的切换方式及自定义动画效果,实现演示文稿内容的动画显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幻灯片的切换及自定义动画。

2、难点:合理地设置自定义动画效果。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自主探究法。

课前准备:
演示文稿、学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给幻灯片设置动画效果。

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了解,许多学生已经对此部分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就担心上课时是否有部分学生以为自己已经会了而不专心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因此,我对本节课创设了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情境:“愤怒的小鸟”。

让学生通过完成故事而做任务,通过完成任务而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又针对本节课的几个知识点为学生制作了视频学件,让学生通过自学学件来学会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但是,在实际上课过程中我发现不少问题:首先,我对于全体学生的关注度不够,有部分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遇到问题,但是我并没有及时的帮助其解决。

其次,学生在自主学习时,还没有养成利用学件学习的习惯,部分学生依然依赖教师帮助。

第三,部分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过程中,仍然不愿意参加合作。

只顾完成自己的任务。

今后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法去激励这些学生更好的参与小组合作。

第四,课堂上我觉得对于学生的评价还不够多样性。

课堂上只是对于部分学生进行了简单评价。

面对上述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我想今后还是必须不断在实践中总结和思考。

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获得有效的知识。

让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更有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