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2018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

5. 解:
A、水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净化后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属于混 合物,不是纯水,故错误;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可以证明水的组 成,故正确; 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不是吸热,故错误。 故选:C。 A、根据水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解答; B、根据水的净化方法解答;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 D、根据浓硫酸溶于水放热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有关知识可以正确解答。
法错误的是( )
A.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 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益,如用洗过菜的水浇花
C. 养成将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如废旧报纸回收利用
D. 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提高产量,如喷洒过量农药杀虫
3.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金属活Leabharlann 性顺序: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A 的化学式:______,其常见用途为______(任写一条)。 (2)反应①的现象为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Na2O与 CaO 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物质中______(填标号)能与Na2O发生化学反 应。 a. Mg b. N2 c.稀盐酸 d. NaCl固体
反应时间/min 0 烧杯总质量/g
280.0
t1 278.9
t2 277.8
t3 277.8
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______g。 ③数据处理:计算该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写出完整 的计算步骤)。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
12. 小明进行H2O2溶液制O2的实验探究。结合下列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1)MnO2作催化剂向5mL5%的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Cu(OH)2 ↓ +Na2SO4;c 【解析】
1. 借:A、三个钡离子可以表示为3Ba2+,该选项书写正确;
B、2 个氧原子可以表示为 2O,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C、4 个硫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4SO42−,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可以表示为 5CO,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故选:A。
A、每个钡离子带 2 个单位正电荷;
代替塑料袋的做法是正确的,故做法正确;
B、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益,如用洗过菜的水浇花,故做法正确;
C、养成将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可以节约资源,如废旧报纸回收利用,故做法正确;
D、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易造成水污染,应合理使用,故做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解答;
B、根据节约用水的方法解答;
第 6 页,共 9 页
D.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有机物的概念、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
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A 属于化学变化
B 净化后可得纯水 C 证明水的组成 D 吸收大量热
A. A
B. B
C. C
6. 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如图为锌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
D. D
法正确的是( )
A. 锌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锌原子的中子数为 30 C.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D. 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
2018 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15.0 分)
1. 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三个钡离子:3Ba2+
B. 两个氧原子:O2
C. 四个硫酸根离子:4SO32−
D. 五个一氧化碳分子:5Co
2.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2018 年我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
①写出用H2O2溶液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用上述反应原理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O2,从所给装置图中选择并组装一套装 置,其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在装药
品之前应该______。
③检验O2的方法是______,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的气体为O2。 (2)FeCl3溶液做催化剂 向5mL5%的H2O2溶液中加入 2 滴一定浓度的 FeCl3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已知】FeCl3溶液中主要含有三种微粒:H2O、Fe3+、Cl− 【问题】那种微粒对H2O2溶液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假设】假设一:可能是H2O 假设二:可能是Fe3+ 假设三:可能是Cl−
B、氧元素元素符号可以表示 1 个氧原子;
C、每个硫酸根离子带 2 个单位负电荷;
D、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可以表示 1 个一氧化碳分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
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2. 解:
A、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所以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
7. 解:A.维生素A1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错误;
B.维生素A1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 20):(1 × 30):16 = 120:15:8, 可见其中 O 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故正确; C.维生素A1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 20):(1 × 30) = 24:3,故错误; D.维生素A1中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故选:B。 A.根据无机物与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8. 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 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 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 反应前后 H 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 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 1:3 D.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小于 7;pH 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是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盐酸,数轴表示不
正确,故选项错误。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数轴表示不正确,故选项错
误。
D、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越大,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的相对
分子质量分别为 44、2、32,气体的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是二氧化碳、氧气、氢
6. 解:A、锌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锌原子的中子数不是 3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一般情况下,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 4 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 4 的反应中容易 得到电子。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
A
N2(O2)
B Fe 粉(炭粉)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铜网
加入足量稀H2SO4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 燥
C
CaO(CaCO3)
高温煅烧
D
FeCl2溶液(CuCl2)
加入足量 Fe 粉,过滤
A. A
B. B
C. C
D. 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0 分)
11. (1)化合物可以分为酸、碱、盐及氧化物。在下图中填写不同类别的物质(填化学式
7. 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 A1(C20H30O),会引起夜盲症。下列关于维生素A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 1 页,共 9 页
A. 维生素A1属于无机化合物 B. 维生素A1中 O 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 C. 维生素A1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3 D. 维生素 A1 由 20 个碳原子、30 个氢原子、1 个氧原子构成
C、根据垃圾分类处理的好处解答;
D、根据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易造成水污染解答。
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考题在中考中经常出现。
3. 解:A、钾、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钾>镁>铜>银,数轴表
示正确,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 大于 7;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 等于 7;盐酸显酸性,pH
)实现Ca(OH)2一步转化为CaCO3。
第 2 页,共 9 页
(2)某Ca(OH)2样品部分变质为CaCO3(假设其成分均匀)。化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 测定该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 ①配制盐酸:配制 500g 质量分数为6%的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______g。 ②实验测定: 称取10.0g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烧杯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 关系如下表所示:
【分析】①假设一不可能成立,理由是______。 【实验】
操作
现象
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 NaCl 溶液 无明显变化 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Na2SO4溶液 无明显变化
第 3 页,共 9 页
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Fe2(SO4)3溶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液 【结论】②假设______成立,而假设一和另一种假设不成立。 (3)催化剂比较 从循环利用的角度分析,______(填化学式)更适合做该反应的催化剂。 四、推断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 分) 13. 图为A~G(初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 A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