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报道比较评析

新闻报道比较评析


3.结构分析
《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 》: 报道是“倒金字塔”式结构,把最要
的事实摆在最前面。在导语段用简读者 阅读提供了引导,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报 道。
《今天火车登陆海南》: 报道开头,是一句话。重点突出,简洁精练, 直接传达主要事件信息。再是一件完整事情的 展开叙述,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中间交代事 件发展过程,根据时间发展叙述船由这头到达 海南的描写,穿插历史背景,对比艰难的经济 发展过程。最后《春天的故事》结束,都体现 着党的关怀。
《今天火车登陆海南》:第三段的描写运用了对比的手 法,生动形象的描写出渡轮的安全稳定,中国已经克服 了这项自然阻碍。通过产业的数据对比,也说明了这次 工程完成的丰硕成就。引用很多名人和他们说过的话, 也可知道这项工程的艰难,这个地方也牵动着不少国人 的心,但如今在党的领导支持下,完成的很完美。
5.客观平衡性分析
2.标题分析
《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 》:1、题好文一半,从主标 题看,很简洁有力,突出了新闻核——青藏铁路通车。“ 世界屋脊”一词,很有视觉冲击力,容易吸引读者,另外 又跳出铁路通车这一事件本身,表达了对中国修建进藏铁 路的世纪梦想得以实现的激动喜悦之情,这是一个世界的 奇迹,对西藏的经济的发展也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凸显 了中国国力的强大。 2、这篇报道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从“梦想成真”到“重 写历史”再到“不仅是经济的繁荣”,层次分明,条理清 晰,沿着“青藏铁路圆梦想,向世界显示中国实力,促进 西藏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这条路线写的,层层递进, 新闻报道的主题也随之升华。而且小标题总体概括和评论 每节的新闻内容,也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提高效率。另 外还有美化版面,形式美观的作用。
《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 》: 报道都是用事实说话,客观平衡。记者采访了藏族乘
客、僧侣、藏学专家、意大利汉学家等各界人,直接引用 被采访者语言和引用其观点陈述, 道出西藏人民对铁路开 通后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未来新生活的憧憬;对藏文化将 在交流中得到传承和发展期盼之情, 回应了国际舆论关于 铁路通车后大批游客流入会破坏藏文化的担忧;也传达了 中国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追求与自然和谐共处。而 且全文并没有流露出任何记者个人的踪迹,也没有直接表 达出其思想感情。
《今天火车登陆海南》:
《今天火车登陆海南》背景材料足够 丰富详细,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 表达了火车登陆海南的不易和对当地 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于海南通 火车感到无比激动和喜悦。这也极大 方便了读者阅读和理解,同时也增长 知识,开阔眼界。
7.时效性
《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 》: 该报道写于青藏铁路通车的当天,是最新报道 ,新闻时效性强。 《今天火车登陆海南》:这样的题目呈现给读 者的首先是,海南的交通又改善了一步,大致 上读者可以知道海南开通火车的事情,交代了 一个时间,今天!时效性很强!
《今天火车登陆海南》
• 这篇报道主要说的是大陆与海南通了火车这一事件。但不是像传统报 道一样,常规叙述国家投资,全线通车等这么单调笼统。在内容上, 交代开通的背景,记者通过思维发散,加入历史的东西,古代文人志 士都曾做过很多努力都无法克服这波涛汹涌的大海。但对比如今,中 国的发展和党的正确领导克服了这一历史性的问题。还加入了因交通 不畅带给海南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滞缓的案例,经过一系列数据的表现 ,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经济发展对海南的困难,加强交通联 系的迫切性,政府支持这项工程,带领其致富,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在这篇报道的可读性价值性上,时效性很高, 今天的事件今天就传达到。再者新鲜性,这是中国第一艘跨海火车渡 轮,与海南的会因这次线路的开启,改写新的经济篇章,因此,联系 到了两地人民的经济利益,尤其是海南的人民,具有接近性。
《今天火车登陆海南》:
《今天火车登陆海南》中 “吴邦 国站在......似乎在对大海说...... ”“似乎”一词含有记者的猜想 ,不符合客观性。另外该报道对 该事件当事人的采访较少,没有 很多的被采访者的直接引语运用 。总体来说,客观平衡性相对要 不足。
6.背景材料运用
《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 》: 新闻的背景材料在消息中具有画龙点睛,起到深化主题的作 用,这篇报道的背景材料多处运用了背景材料,而且穿插的 位置也很巧妙。比如文中写道: “造价 330 亿元的青藏铁 路建成通车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又一个伟大成 就, 并再次证实中国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这就写出了中 国国力的强盛。 “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从现在的西安到拉萨, 走了近三年。今天,从北京到拉萨仅需48小时。”通过背 景材料的交待, 不仅凸显了青藏铁路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地区 距离,有利于西藏地区与外界加强交流,促进发展。也向受 众传播了历史知识, 开阔了眼界, 增长了见识, 把历史与现实 有机地揉为一体,深化了报道的主题,更加具有感染力。
4.写作手法分析
《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 》:报道的写作手法很娴熟 ,文章脉络清晰,完全用客观存在的事实说话,而没有发表 任何带有记者个人情感的观点。但是通过直接引用被采访人 的语言和描写大量的现场情景,以及其中一些细节,使读者 感受到到记者以及全国人民都为青藏铁路的通车感到喜悦、 激动的思想情感。
It's End.
THANKS
《今天火车登陆海南》 这样的题目呈现给读者的首先是,海南的交 通又改善了一步,大致上读者可以知道海南 开通火车的事情,交代了一个时间,今天! 时效性很强!那么再者之前是没有的,这是 首次。而货车是登陆海南,这给读者带来了 疑问,火车不是与海南开通,那是如何登陆 呢?吸引读者往下看。题目富有创新性,较 以前的常规手法:《大陆火车首次抵达海南 》这类的标题要来的新颖得多。
新闻报道比较评析
角度
内容分析(新闻价值) 标题 结构分析 写作手法 客观平衡性 背景材料运用
时效性
1.内容分析(新闻价值)
《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 ”》
这篇报道的新闻价值高,从显著性和重要性来说, 报道内容材料的选择是青藏铁路的建成开通,这条铁路 的开通并不是像一般的铁路干线开通,青藏铁路工程是 西部大开发工程的标志性工程,投入资金达330亿,其 海拔之高和路线之长都是世界之最,它对于中国西部乃 至整个中国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向世界彰 显中国的国力强大。这应该说是中国人民乃至世界来说 都具有十分重大意义,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件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