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用植物学(第二章植物物组织)

药用植物学(第二章植物物组织)


(一)管胞和导管
1.导管
(1)环纹导管——玉蜀黍、凤仙花茎中 (2)螺纹导管——马兜铃茎中(易与初生壁分离—— “藕断丝连”) (3)梯纹导管——葡萄茎中 (4)网纹导管——大黄、南瓜茎中 (5)孔纹导管——向日葵、甘草、红藤茎中
管径、输导能力、进化方向
(一)管胞和导管
1.导管
注:(1)在一种植物器官中,常可存在一 种以上类型的导管; (2)在观察导管类型时,一般作器官 的纵切片或组织解离片。 侵填体:由导管邻接的薄壁细胞连同其内含 物由纹孔侵入导管内形成,可防止病菌侵 害,但使导管失去输导功能。
2.管胞
绝大多数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输水组织, 兼具支持作用。被子植物的叶柄、叶脉中亦 有。
(一)管胞和导管
2)导管结构
导管由多数导管分子连接而成,横壁溶 解,形成穿孔,使之输水效能高。相邻导 管的横向运输靠侧壁的纹孔完成。
一般认为导管分子为死细胞。
导管在形成过程中,根据其木质化的次 生壁增厚的纹理不同而分为五种类型。
2.伴胞
与筛管分子由同一个母细胞经过不等分 裂而产生。是位于筛管旁边的小型薄壁细 胞,每个筛管常有1至多个伴胞。伴胞有浓 厚的细胞质和明显的细胞核,与筛管相邻 的壁上往往有许多纹孔。伴胞含有多种酶, 生理活动旺盛,可为筛管分子提供能量, 推动输导。一旦筛管死亡,伴胞也随之死 亡。
(二)筛胞、筛管和伴胞
居间分 生组织
初生维管组织
原表皮层 基本分生组织 原形成层 顶端分生组织
一、分生组织
按来源分 原分生组织 初生分生组织 次生分生组织
部分
顶端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 侧生分生组织
二、薄壁组织(基本组织)
薄壁组织为植物体的基本组织,是植物体 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为营养组织。 作用:同化、贮藏、吸收、通气等。
孔隙
狭义的气孔: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孔隙 气孔的作用:控制气体交换和调节水分蒸散
(一)表皮——初生保护组织
气孔的类型(轴式):根据保卫细胞 与副卫细胞的排列关系不同分
双 子 叶 植 物 叶 表 皮 平轴式 直轴式 不等式 不定式 副卫细胞长轴与气孔长轴平行
副卫细胞长轴与气孔长轴垂直
副卫细胞3~4个,大小不等
细胞特点:生活细胞,细胞壁薄,由纤维素 和果胶质构成,为初生壁;液泡较大,具胞 间隙,纹孔为单纹孔,细胞体积较大,形状 多样,分化程度较浅,具潜在的分生能力等。
二、薄壁组织
基本薄壁组织 同化薄壁组织 存在于植物体内各处 植物体的表面而易受光照部分 植物根、根茎、果实和种子中 根的尖端
薄 壁 组 织
能,不断产生新的细胞的细胞群。
细胞特征:细胞体积小,排列紧密,细胞壁
薄,细胞质浓,细胞核大,没有
明显的液泡和质体的分化,壁上
无纹孔。
一、分生组织
(一)按性质、来源不同分
原分生组织 分裂能力极强的未分化胚性细胞 原表皮层 表皮 根、茎的最顶端
分 生 组 织
初生分生组织
基本分生组织
皮层、髓
初生维管组织
3.筛胞
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输导有机养料的 细胞。细胞狭长,两端倾斜,无筛板,在 端壁和侧壁上有筛域,其中在侧壁为多, 直径小,无伴胞。
六、分泌结构
分泌结构:在植物体中产生分泌物质的细胞 或细胞组合称为分泌组织。包括分泌细胞和 分泌组织 分泌细胞:能分泌某些特殊物质(如挥发油、 乳汁、粘液、树脂和蜜液等)的细胞。 分泌组织:由分泌细胞所构成的组织。
(一)管胞和导管
2.管胞
管胞为两端斜类的长管状细胞, 直径小,两端不形成穿孔,细胞壁 次生增厚木化形成各种纹理(环纹、 螺纹、梯纹、孔纹等)。管胞间的 物质运输通过侧壁上的纹孔,运输 效能低,为较原始的运输组织。细 胞常因细胞壁次生加厚木化而渐成 死细胞。 纤维管胞:是管胞和纤维之间的过渡类 型——沉香、天门冬、威灵仙等。
三、保护组织
(一)表皮
表皮
地上部分:有角质层、毛茸、气孔等
地下部分:根表皮(吸收表皮)
(一)表皮——初生保护组织
1.毛茸:表皮细胞特化而成的突起 物
单纯起保护作用(有单、多细胞之分) 腺头—分泌作用 顶端尖锐 均有单 多细胞 腺柄—支持作用 之分
非腺毛 腺毛
分泌、保护作用
(一)表皮——初生保护组织
1.筛管
是被子植物输送有机养料的结构。 筛管分子一般生活一年,随着新筛管的 产生,老的筛管常于冬末被胼胝质所堵塞 而形成垫状的胼胝体,使联络索中断,筛 管失去输导功能,有些植物的胼胝体于第 二年春天溶解,筛管恢复功能,有的则在 茎增粗过程中被挤压成颓废组织。
(二)筛胞、筛管和伴胞
1.筛管
筛管构成与导管相似,由多数细胞(筛管分子) 连接成长管状,但构造与导管完全不同: (1)筛管分子为生活细胞,成熟后细胞核消失; (2)筛管的细胞壁由纤维素构成,不木质化,亦 不如导管壁增厚; (3)筛管分子端壁不似导管形成大穿孔,而形成 小孔——筛孔。
栓内层:细胞圆形,为生活细胞,常含叶绿体。
恢复分生能力 根、茎中成熟组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木栓层
栓内层
木栓形成层

周皮
(二)周皮——次生保护组织
皮孔:周皮形成时,气孔内方的薄壁细胞开始分裂,
由这些具分生能力的细胞形成了木栓形成层,向外 产生许多补充细胞,补充细胞的积累,将表皮突破 形成皮孔。在木本植物的茎、枝上,呈直的、横的 或点状的突起。
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养料的组织。 细胞一般呈管状,上下贯通。
水 分 和 无 机 盐
(运输方向)
导管、管胞 (木质部)
(运输方向)
筛管、筛胞 (韧皮部)
溶 解 态 同 化 产 物
(一)导管和管胞
1.导管
被子植物主要的输水组织。(少数低等 被子植物无——草珊瑚),少数裸子植物 (麻黄)和蕨类植物(蕨属)有导管。
作用:可以防止植物组织腐烂,帮助创伤愈 合,免受动物啮食,排队或贮积体内废物等, 还可以引诱昆虫,以利传粉等。在鉴别上也 有一定的价值。
六、分泌结构
分类:根据分泌细胞所排出的分泌物是 积累在植物体内还是排出体外分。
外部的分泌结构
(分泌物排出植物体外)
腺毛 蜜腺 分泌细胞 分泌腔 分泌道 乳汁管
内部的分泌结构
贮藏薄壁组织 吸收薄壁组织
通气薄壁组织
水生植物和沼泽植物的体内
三、保护组织
保护组织包被于植物体各个器官的表面, 保护植物的内部组织,控制和进行气体交换、 水分散失、防虫及防机械损害等。 表皮 周皮 初生保护组织 次生保护组织
根据来源 和形态结 构分
三、保护组织
(一)表皮
细胞特点:侧面观为扁平长 方形,顶面观为不规则形或波 状;排列紧密,无胞间隙,有 细胞核、大型液泡及细胞质少 量贴壁;不含叶绿体。壁厚薄 不一,外壁最厚并常角质化而 形成角质层,内壁和侧壁常薄。 表皮细胞外壁常被有毛茸、气 孔、腊被等。
原形成层 次生分生组织
成 熟 组 织
保护
填充、贮藏
输导
初生分生组织、成熟组织反分化
木栓形成层、形成层
一、分生组织
(二)按位置分
顶端分 生组织 侧生分 生组织 植物器官的最顶 端(生长点) 植物器官的内侧 (圆柱) 保留在节间基部、 叶基部、花梗基 部、子房基部 植物体伸长、长高 (根尖、茎尖) 植物体增粗(形成 层、木栓形成层) 植物体短期迅速 伸长 (活动时间有限)
纤维与石细胞的主要区别点
横切面 纵切面或组织解离
纤维
常呈圆形或多边形, 全形狭长,两端狭 壁极厚,胞腔很小, 尖,壁孔常呈斜裂 可见层纹,壁孔少 隙状,胞腔狭长
全形与横切面相似, 不规则长方形或卵 形,略等径,壁厚, 壁孔多呈圆形 壁孔多,孔沟状, 并常呈分枝状,胞 腔较大或稍狭长
石细胞
五、输导组织
(一)厚角组织
作用:较柔韧,既 有一定的坚韧性, 又有可塑性和延 伸性,可以支持 器官直立,也适 应于器官的迅速 生长。
(一)厚角组织
存在位置:存在于草本茎和尚未进行次生生 长的木质茎中,以及叶片主脉上下两侧、 叶柄、花柄的外侧部分,多直接位于表皮 下方,成环或成束分布。 分类:
真厚角组织-细胞多角形,排列紧密 板状厚角组织-细胞切向排列 腔穴厚角组织-细胞类圆形,排列疏松
木纤维:
(二)厚壁组织
(二)厚壁组织
(二)厚壁组织
(二)厚壁组织
2.石细胞——植物体内特别硬化的厚壁细胞,一般
由薄壁细胞的细胞壁强烈增厚分化而成。种类多, 形状不一,呈等径、椭圆形、圆形、分枝状、星 状等,细胞壁极度增厚,均木质化,细胞腔极小。 成熟后原生质体通常消失,成为具坚硬细胞壁的 死细胞,具有坚强的支持作用。
(二)筛胞、筛管和伴胞
筛管 是被子植物的主要输送养分的 管状结构。 特征:无核的生活细胞;细胞壁由 纤维素构成,不木化,不增厚;具 有筛板、筛域、筛孔。
伴胞 与筛管由同一母细胞不等地纵 裂而成,与筛管相伴存在。
筛胞 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输送有 机养料的分子。为单个狭长的细胞, 形态与管胞相似。
(二)筛胞、筛管和伴胞
(二)厚壁组织
细胞特点:具有全面增厚的次生壁,常有
层纹和纹孔,大都木质化,细胞腔很小, 成熟后一般没有生活的原生质体,成为死 的细胞。
分类:根据细胞形状的不同分。
纤维 石细胞
(二)厚壁组织
1.纤维——两端类的细长形
细胞,具增厚的次生壁, 常木质化而坚硬。细胞腔 很小甚至没有,细胞质和 细胞核消失。细胞壁加厚 的物质是纤维素和木质素, 壁上有少数纹孔,末端彼 此镶嵌,形成器官的坚强 支柱。
四、机械组织
机械组织
壁局部增厚,非木化 壁全面增厚,多木化
厚角组织
纤维
木纤维
厚壁组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