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衡水名师化学专题卷专题四氧化还原反应考点08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与判断(1-6 题 8-10题)考点09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对比(11-19题)考点10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7题 20-25题)(综合26-29)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O-16 K-39 Cl-35.5 Fe-56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谷物发酵酿造食醋B.小苏打用作食品膨松剂C.含氯消毒剂用于环境消毒D.大气中NO参与酸雨形成22.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AB. BC. CD. D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B.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C.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元素化合价升高一定有另一种元素化合价降低D.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4.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蕴藏量为世界第一,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 ①2322Sb S +3O +6Fe 高温 46Sb O +6FeS ②46Sb O +6C 高温 4Sb+6CO ↑,关于反应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2346Sb S Sb O 、B. 反应①中每生成3mol FeS 时,共转移6mol 电子C. 反应②说明C 的还原性比Sb 强D. 每生成4mol Sb 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5.为了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符合实验要求且完全正确的是( )A. 答案AB. 答案BC. 答案CD. 答案D6.硼在化合物中一般显正价.可用下述方法合成储氢材料氨硼烷:44332LiBH +NH Cl=NH BH +LiCl+H ↑.33NH BH 在催化剂存在时可以与水发生催化脱氢反应:A.33NH BH 中H 元素均为+1价B. 合成反应中每生成1 mol 33NH BH 会转移2 mol e -C. 两个反应中,H 2均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 0.1 mol 33NH BH 发生上述催化脱氢反应,一定生成6.72 L H 27.二氧化氯()2ClO 常用于废水的处理。
实验室制备2ClO 和进行尾气处理的反应原理:(已知氧化能 力可用等质量物质得到电子的个数来衡量) ①232424SO NaClO H SO ClO NaHSO ++→+ (未配平) ②232ClO NaOH NaCl NaClO H O +→++(未配平)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处理废水时,2ClO 的氧化效率比2Cl 低B.同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氧化能力可能不同C.反应②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 5D.用2ClO 处理含硫废水的反应为22242ClO S 2Cl SO ---+=+8.氰化物是剧毒物质,传统生产工艺的电镀废水中贪一定浓度的CN -,无害化排放时必须对这种废水进行处理。
可采用碱性条件下的Cl 2氧化法处理这种废水,涉及以下两个反应:反应i ,CN - +OH - +Cl 2 →OCN - +Cl - +H 2O(未配平); 反应ii ,OCN - + OH - + Cl 2→X + Y + Cl - + H 2O(未配平)。
其中反应i 中N 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常温下,X 、Y 是两种无毒的气体。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i 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 1B.X 、Y 是CO 2、N 2,且均为反应ii 的氧化产物C.该废水处理工艺过程中须采取措施,防止Cl 2逸出到空气中D.处理()-CN c =0.000 1 mol·L -1的废水 106L,消耗 Cl 25.6 xlO 3 L9.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不需外能源,可以除去废水中卤代烃(卤代烃危害人类健康)的方法,即把铁粉放在废水中,一段时间后,卤代烃“消失”,有人提出该过程的机理为:+2Fe RCH X H ++−−→2+3RCH X Fe -++ (X 为卤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卤代烃的分子式为49C H X ,则2RCH X 有5种结构B.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C. 反应过程中2RCH X 是氧化剂D. 处理含1mol 卤代烃的废水时,转移4mol 电子10.有2Fe +﹑3NO -﹑4NH +﹑3Fe +、H +、2H O 六种微粒,分别属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若有1 mol 3NO -参加还原反应,则转移8 mol e -B . 还原产物为4NH +C .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D . 该反应中2Fe +被氧化 11.已知下列实验事实:①23Cr O 固体既能溶于KOH 溶液得到2KCrO 溶液,又能溶于硫酸得到()243Cr SO 溶液; ②将227K Cr O 溶液滴加到淀粉和KI 的混合溶液中,溶液变蓝;③向2KCrO 溶液中滴加22H O 溶液,再酸化可得227K Cr O 溶液。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2KCrO 中Cr 元素为+3价 B.实验①证明23Cr O 是两性氧化物C.实验②证明氧化性:2272Cr O I -< D.实验③证明22H O 有氧化性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得电子越多,氧化性越强B .3222Fe Cu===2Fe Cu +++++,此反应中氧化性:2Cu>Fe +C .24 SO - 中的硫元素化合价是+6价,处于硫的最高价,因此24 SO -的氧化性一定很强D . 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32Z >A +,则溶液中可发生:232Z 2A ===2A 2Z ++-++13.已知:①232224Na SO 2H O I Na SO 2HI ++=+,②232Cl 2Fe 2Fe 2Cl ++-+=+,③22I Fe ++不反应。
向含23SO -、2Fe +、I -各0.1 mol 的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2Cl ,通入2Cl 的体积和溶液中相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C. D.14.向含有0.2 mol 2FeI 的溶液中加入2mol Br a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0.1a =时,发生的反应为222I Br I 2Br --+=+B.当0.25a =时,发生的反应为23222Fe 4I 3Br 2Fe 2I 6Br +-+-++=++C.当溶液中I -有一半被氧化时,()()I Br 11c c --=︰︰ D.当0.20.3a <<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为()()()()()232Fe 3Fe H Br OH c c c c c +++--++=+15.四氧化钌(4RuO )是金黄色针状晶体,微溶于水,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12和Ru 3+。
酸性介质中固体24Na RuO 与NaC1O 溶液或NaC1O 3溶液反应均可制得4Ru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NaC1O 3与Na 2RuO 4物质的量之比1:3,则还原产物为C12B .RuO 4与浓盐酸反应生成11.2LC12转移电子数为A NC .酸性介质中氧化性:432RuO >C1O >C1-D .在稀硫酸环境中,Na 2RuO 4与NaC1O 反应制备RuO 4的化学方程式为24244242Na RuO +NaC1O+H SO =RuO +Na SO +NaC1+H O16.工业上除去氯化铬中三价铬时常用发烟4HClO 把潮湿的3CrCl 氧化为棕色的烟()242CrO ClO ⎡⎤⎣⎦,4HClO 中部分氯元素转化为最低价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242CrO ClO 中Cr 元素为+6价B.发烟4HClO 与3CrCl 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C. 4H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则4HClO 在氯的含氧酸中酸性和氧化性皆最强D.该反应每生成1 mol 氧化产物,有0.25 mol 4HClO 被还原17.24K FeO 是优良的水处理剂,一种制备方法是将23Fe O 、3KNO 、KOH 混合共熔,发生的反应为2332422Fe O 3KNO 4KOH 2K FeO 3KNO 2H O ++++。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24K FeO 投入水中既能消毒杀菌又能净水B.该实验条件下的氧化性:3KNO >24K FeOC.每生成198 g 24K FeO ,反应转移电子数为6A ND.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33422Fe O 3NO 4OH 2FeO 3NO 2H O ----++++18.过二硫酸(228H S O )及其钾盐(228K S O )具有强氧化性;过二硫酸钾是一种白色晶体,受热易分解,有强吸水性,易溶于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二硫酸的结构简式为,则过二硫酸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B.在酸性条件下,228K S O 溶液在Ag +催化下将2Mn +氧化为4MnO -,本身转化为24SO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2822Mn 5S O 8H O +-++2442MnO 10SO 16H --+++C.电解24H SO 和24K SO 的混合溶液可制得过二硫酸钾,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24282SO 2e S O ----=D.用碘量法测定过二硫酸钾的纯度,反应原理是222842S O 2I 2SO I ---+=+,22232462S O I 2I S O ---+=+19.已知227232K Cr O HCl()Cl KCl CrCl H O()+→↑+++浓未配平。
如图a 、b 、c 、d 、e 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向227K Cr O 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 处变蓝、b 处变棕红说明非金属性:Cl>I 、Cl>BrB.c 处先变红后褪色说明2Cl 与2H O 反应生成HCl 和HClOC.d 处立即褪色是因为2Cl 的漂白作用,使e 处变红的物质中3Fe +提供空轨道D.上述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20.水热法制取纳米颗粒Y (化合物),反应原理为2222324623Fe 2S O O OH Y S O 2H O a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a =B.223S O -发生氧化反应C.将Y 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体系具有丁达尔效应D.每有3 mol 2Fe +参加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5A N21.过碳酸钠23222Na CO 3H O ⋅ , 外观为白色结晶,主要用作漂白剂和氧化剂,以及作去污剂、清洗剂、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