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招巧记多音字一、区分语体有些多音字可以根据其书面读音和方言口语读音的不同来识记。
譬如:1.剥:〈书〉bō,剥削、剥夺;〈口〉bāo,剥笋、剥皮。
2.臭:〈书〉xiù,铜臭、乳臭未干;〈口〉chòu,腥臭、遗臭万年。
3.逮:〈书〉dài,逮捕、力有未逮;〈口〉dǎi,逮老鼠、逮犯人。
4.给:〈书〉jǐ,供给、给予;〈口〉gěi,交给、给他补课。
5.嚼:〈书〉jué,咀嚼、过屠门而大嚼;〈口〉jiáo,嚼舌、咬文嚼字。
6.勒:〈书〉lè,勒令、勒索;〈口〉lēi,勒掯、勒紧绳子。
7.色:〈书〉sè,颜色、色彩;〈口〉shǎi,色子、掉色。
8.吓:〈书〉hè,恐吓、恫吓;〈口〉xià,惊吓、吓唬。
9.血:〈书〉xuè,血色、鲜血;〈口〉xiě,出血了、血淋淋。
10.削:〈书〉xuē,剥削、瘦削;〈口〉xiāo,切削、削铅笔。
二、明确词性有些汉字是由于词性不同而产生几个读音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参照词典注释和其在句子当中的语法功能来识记。
例如:1.背:作名词时读bèi,如背包、脊背;作动词时读bēi,如背包袱。
2.处:作名词时一般读chù,如处室、到处;作动词时读chǔ,如处分、处世。
3.畜:作名词时读chù,如牲畜、六畜兴旺;作动词时读xù,如畜牧、畜养。
4.担:作名词时读dàn,如担子、重担;作动词时读dān,如担水、担任。
5.弹:作名词时读dàn,如子弹、弹道;作动词时读tán,如弹劾、弹力。
6.劲:作名词时读jìn,如干劲、劲头;作形容词时读jìng,遒劲、劲敌。
7.囤:作名词时读dùn,如粮囤;作动词时读tún,如囤积、囤货。
8.泊:作名词时读pō,如湖泊、血泊;作动词时读bó,如停泊、漂泊。
9.曲:作名词时读qǔ,如戏曲、歌曲;作动词时读qū,如曲折、委曲。
10.散:作形容词和名词时读sǎn,如散文、零散、健胃散;作动词时读sàn,如散布、散步。
三、辨析词义汉字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步增加了其意义,因此识记多音字时可以采用辨析词义的方法来整理一部分词语。
比如:①②③④1.伺:①伺候(cì·hou)〖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②sì,观察;守侯:窥伺、伺隙、伺机。
2.禅:chán,①佛教用语,指排除杂念,静坐:坐禅、参禅;②泛指佛教的事物:禅院、禅师;//③shàn,禅让〖帝王把帝位让给别人〗:受禅、禅位。
3.创:①chuàng,开始(做)、初次)做:创造、创新;//②chuāng,创伤:创痛、重创。
4.供:gōng,①供应、供给:供不应求;②提供某种利用的条件(给对方利用):仅供参考;//gòng③祭品、供品:上供;④与受审者陈述案情有关的:供认、口供、供词。
5.喝:①hē,把液体或流食咽下去:喝茶、喝酒、喝墨水;//②hè大声喊叫:吆喝、喝令、喝彩。
6.禁:jīn①禁受:弱不禁风;②忍住:情不自禁;//jìn③禁止;④监禁;⑤法令或习俗所不允许的事项:犯禁;⑥旧时称皇帝居住的地方:禁中、宫禁。
7.靡:①mí,浪费:靡费、奢靡;//mǐ②顺风倒下:风靡;③美好:靡丽;④没有、无:靡不毕见、靡日不思。
8.纤:①xiān,细小:纤维、纤细、纤尘、纤巧;//②qiàn拉船用的绳子:纤绳、拉纤、纤夫、纤手。
9.鲜:①xiān新鲜:屡见不鲜;②鲜明:鲜艳、鲜红;③鲜美:味道鲜美;④鲜美的事物:时鲜、尝鲜;⑤特指鱼虾等水产食物:鱼鲜;⑥姓鲜;//⑦xiǎn,少:鲜见、鲜有、鲜为人知、寡廉鲜耻。
10.与:yǔ①给:施与;②交往:相与;③赞许、赞助:与人为善;④等待:岁不我与;⑤介词,跟:与虎谋皮;⑥连词,和:工业和农业;//yù,⑦参与:与会、咸与维新。
四、记少去多我们在整理多音字时,发现有的字有许多义项,如果光从词性或词义来死记硬背的话,很难操作,识记效果并不一定好。
这个时候就要用到“记少不记多”的方法了,也就是记住少数读音,甚至是个别特殊用法的读音,而不必死记其通常读音或者其他义项的读音。
比如上面提到的“鲜”字,七八个义项,不便识记,但使用“记少去多”法来识记就显得十分简便。
我们只要记住,当它解作“少”的时候读“xiǎn”这个音,其余的读“xiān”就行了。
当然,为了使得识记更加准确,我们可以将多音字的形、音、义三者结合起来识记。
这样便可以起到举一反三、一箭双雕的工效。
下面再举10个例子说明之。
1.秘:只在作译音用字(如“秘鲁”)和姓氏时读“bì”,其他情况念“mì”。
2.扁:只在“扁舟”一词中念“piān”,其他情况念“biǎn”。
3.车:只要记住解作“象棋棋子的一种”时读“jū”就可以了,其他情况念“chē”。
4.提:只在“提防”〖小心防备〗、“提溜”〖方言,提〗这两个词中读“dī”,其他情况念“tí”。
5.骨:只在“骨碌”、“骨碌碌”和“骨朵儿”三个词语中念“gū”,其他情况念“gǔ”。
6.埋:只在“埋怨”一词中念“mán”,其他情况一律念“mái”。
7.弄:只在方言中解作“小巷”、“胡同”时念“lòng”,其他情况念“nòng”。
8.脉:只在叠词“脉脉”中念“mò”,其他情况一律念“mài”。
〖“悄”字也是类似情况:作叠词用时读“qiāo”,其他情况一律念“qiǎo”。
〗9.遂:只在“半身不遂”一个短语中念“suí”,其他情况一律念“suì”。
10.拾:只在书面用语“拾级”〖逐步登阶〗一词中念“shè”,其他情况一律念“shí”。
电视广播中主持人读错频率最高的一些字(多为姓名):气氛(fēn)应(yīng)届李玟(mín)费祎(yī)盖(gě)叫天解(Xiè)小东——著名歌唱演员。
区(ōu)楚良——前国家足球队著名守门员。
芮(Ruì)乃蕊——中国著名的运动员。
单(Shàn)田芳——中国著名评书播讲者。
佟(Tóng)麟阁——中国抗日将领,直隶高阳(今属河北)人。
恽(Yùn)代英——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无产阶级革命家。
冼(Xian)星海——中国作曲家。
曾用名黄训、孔宇。
祖籍广东番禺。
朴(Piáo)正熙——大韩民国总统(1963~1979在位)。
盖(Gě)叫天——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
查(Zhā)良镛——即金庸,著名武侠小说家纪(Ji)昀——中国清代学者,文学家。
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
仇(Qiú)英——中国明代画家,江苏太仓人,号十洲,别字实父或实甫。
翟(Zhái)让——中国隋末农民起义中瓦岗军前期首领。
员(Yùn)半千——唐代诗人,全节人。
能(Nài)元皓——唐代安禄山的部将。
繁(Pó)钦——东汉颍川郡人,字休伯,世代书生门户,以文章机辩著称。
过(Guō)百龄——明代无锡人,围棋高手。
句(Gōu)扶——三国时蜀汉人,左将军。
尉迟(Yù chí)恭——唐初将领,现代人将其画为门神,复姓“尉迟”。
五、同形异读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当中意思不同,读音也不一样。
对此,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整理一些特例。
如:1.澄清:作一个词用时读“chéngqīng”,有以下三个义项:①清凉;②使混浊变为清明,比喻肃清混乱局面;③弄清楚(认识、问题等)。
作动宾短语时念“dèng//qīng”,解作“使杂质沉淀,液体变清”。
2.大夫:指古代位于卿之下、士之上的一种官职时,读“dàfū”;指医生时,读“dài·fu”。
3.大王:表示戏曲、旧小说中对国王或强盗首领的称呼时,读“dài·wang”;指垄断某种经济事业的财阀或指长于某种事情的人时,读“dàwáng”。
4.当年:读“dāngnián”时,指过去某一时间或指身强力壮的时期;读“dàngnián”时,指就在本年或指同一年。
5.结果:作一个词用时,读“jiéguǒ”,指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阶段;早期白话文中指将人杀死。
口语中作动宾短语时,读“jiē//guǒ”,指长出果实。
6.累累:口语中解作“屡屡”时或“形容累积得多”时,读“lěilěi”,如累累失误、罪行累累;书面语中解作“接连成串”或“形容憔悴颓丧的样子”时,读“léiléi”,如果实累累、累累如丧家之犬。
7.露头:书面用语,作专用名词时,读“lùtóu”,解作“岩石或矿床露出地面的部分”;口头语,作动宾短语时,读“lòu//tóu”,解作“露出头部”或“比喻刚出现;显出迹象”。
8.摩挲:读“mā·sā”时,解作“用手轻轻按着并一下一下地移动”,如摩挲衣裳;读“mósuō”时,解作“用手抚摩”。
9.难处:读“nánchǔ”时,意思是“不容易相处”〖这个“处”字时“相处”的意思〗,如他并不难处,虽然性格内向些;读“nán·chu”时,意即“困难”,如各有各的难处。
10.难兄难弟:讽刺两人同样坏时,读“nánxiōng‐nándì”;指彼此曾经共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难境地的人时,读“nànxiōng‐nàndì”〖这个“难”字含有“不幸的遭遇”的意思〗。
六、联字成句根据意义将多音字连缀成句,是识记多音字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此辑录108个常见多音多义字,并组成意思连贯的句子,供大家练习。
1、单:单(shàn,姓)老师说,单(chán匈奴族首领)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dān)车。
2、折:这两批货物都打折(zhé)出售,严重折(shé)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zhē)腾了。
3、喝:武松大喝(hè)一声:“快拿酒来!我要喝(hē)十二碗。
”博得众食客一阵喝(hè)彩。
4、着:你这着(zhāo名词)真绝,让他干着(zháo动词)急,又无法着(zhuó)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zhe)。
5、蕃:吐蕃(bō藏族的前身)族在青藏高原生活、蕃(fán茂盛、繁多)衍了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