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测试:第26课唐代的社会风尚与文化.docx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测试:第26课唐代的社会风尚与文化.docx

第26课唐代的社会风尚与文化
一、选择题
1・・唐朝时,出现“胡风盛行”的民族交融局面,下列领域内不属于此项的是()
A.生活方式
B.政治制度
C.风俗习惯
D.音乐舞蹈
2.唐朝时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这突出说明了当时唐朝的社会风气是()
A.封闭保守、狭隘自私
B.胡汉交融、兼容并蓄
C.盲目模仿、不思进取
D.夜郎自大、唯我独尊
3.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中,唐朝在文学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
()
A.词
B.小说
C.诗歌
D.戏剧
4 •他靠天才的想像,把庄子的飘逸和屈原的瑰丽融二为一,奏出了盛
唐之音,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的极峰。

人们称他为“诗仙”。

“他” 是()
A.李白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5.在郭沫若题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中所称颂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李白
B.李商隐
C.白居易
D.杜甫
6•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 导致二人不同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A. 所处的社会时代不同
B. 所受的教育不同
C. 仕途不同
D. 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二.非选择题
7.某班计划以“繁荣开放的唐代文明”为主题出一期历史板报。

以下
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板报样式。

繁荣开放的唐代文明
经济繁荣表现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 玫策开明表现
「选官制 2)民族关系
文化发达表现
3 )对外关呆
请根据要求,在空口处各举一例史实,帮助小明完成这期板报。

扈朗在当时的世界上.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政策 开明•
因比声名远播四海.世 界各国对
之仰事・从那个时 候起•海外各
国开始把中匡人 称为••唐人二
1・B【解析】唐代文化兼收并蓄,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

2.B [解析】唐朝充满自信,以宽容对待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博采众长,充分展示了胡汉交融、兼容并蓄的特点,这一切在唐朝的社会习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3.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中,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之类,说明了不同时期的文学体裁。

故正确的答案应选C。

4.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诗仙”。

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李白和杜甫。

李白的诗歌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被誉为“诗仙”。

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识记能力。

题干中的“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所赞颂的就是“诗圣”杜甫。

6.A【解析】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性格豪放,热爱祖国山河,其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因此他的诗歌才有豪迈奔放、想象丰富、手法夸张等特点;而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后人称为“诗史”,故其诗歌才有沉郁雄浑、语言锤炼等特点。

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和识记能力。

在作答本题时注意区别隋朝和唐朝的成就,不要出现张冠李戴现象。

答案:(1)选官制度: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唐太宗大兴学校,发展教育,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式则天创立殿试和式举;诗赋作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答出以上任意一点即可)
(2)民族关系: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3)对外关系:①日本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唐朝文化;②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③玄奘前往天竺学习佛法。

(答出以上任意一点即可)
⑷科技:唐朝时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O
(5)诗歌:诗歌繁荣,大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6)书法:著名书法家有颜真卿、柳公权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