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_以北京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环境景观设计为例

养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_以北京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环境景观设计为例

第36卷 第1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2月Vol 36 N o 1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Feb 2011文章编号:1000 5471(2011)01 0178 06养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北京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环境景观设计为例吴晓舟1, 谭 勇2, 邵 锋3, 包志毅31 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120;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700;3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学院,浙江临安311300摘要:以 针对大众,神形兼备,通俗易懂,知行统一 为指导思想,突出和谐养生主题,设计了一个集养生知识宣传、养生习操、互动体验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主题公园.把中医药养生文化应用到园林环境中,成为北京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的最大特点.关 键 词:中医药;养生;文化园;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 2文献标志码:A20世纪90年代末,健康花园的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出版了3部关于健康花园方面的英文著作,克莱尔 库珀 马科斯是这一领域的代表人物,曾出版 康复花园:理论与实务 一书,认为健康花园应从传统医学中寻求帮助,因为园林设计师几乎没有接触过传统医学,所以迄今为止健康花园的设计也几乎没有任何突破[1-2].中医药学滥觞于遥远的神农、黄帝时代,经无数医家的不断探索与创新,逐步形成一门内涵丰富、疗效卓著的传统医学科学体系,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医药学这棵参天古树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养生保健理念和技术[3].中医对养生的定义为:根据生命发展规律,采取能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进行的保健活动[4].随着风景园林设计行业的发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地域和文化特征的园林项目逐步成为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方向[5].北京市东城区获批成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在地坛公园内建设国内第一个以中医药养生文化为主题的专类公园,就是顺应国家 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 振兴中医 的要求,依托北京的文化、资源和政策优势而建成的养生文化园,可看作是一个有特色的 健康花园 ,为人们营建了一个健康养生和教育培训基地.1 现状分析本项目为景观改造工程,它位于北京地坛公园内的牡丹园,占地约3 5hm2.现状:地上物有一组亭廊和一个公卫;南侧水池形式老旧,布局不美观;北部门球场利用率高;道路系统不完善,但面层铺装较好;植被茂盛,大树多,种类较丰富,主要有侧柏(P laty cladus orientalis)、三球悬铃木(P latanus or ientalis)、早园竹(P hy llostachy s p r op inqua)、元宝枫(A cer tr uncatum)、银杏(Ginkgo biloba)、蝴蝶槐(Sop hor a j a p onica f oligop hy lla)、七叶树(A esculus chinensis)、油松(P inus tabulaef or mis)、白皮松(P inus bun geana)、雪松(Ced rus d eodar a)、海棠花(Malus sp ectabilis)、碧桃(Pr unus p er sica)、连翘(For sy thia sus p ensa)、木槿(H ibiscus syr iacus)、牡丹(Paeonia suf f r uticosa)、芍药(Paeonia lactif lor a)等(图1).收稿日期:2010 08 08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 项目资助(2009年第1批).作者简介:吴晓舟(1980 ),女,吉林延吉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研究.通信作者:邵 锋,讲师,工程师.图1 场地现状平面图2 设计理念及指导思想2 1 设计理念中医药养生学的精髓在于通过 时间养生 和以经络连接的 脏腑养生 达到 精、气、神 的 和合 [6].本项目设计理念定位为:突出和谐养生主题,将文化养生、环境养生、运动养生、时间养生、五脏养生等中医养生内涵与景观营造相结合,打造集养生知识宣传、养生习操、互动体验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主题公园.2 2 指导思想中医养生博大精深,对于广大普通的游客,能够在游园过程中真正学到一些切实有用、简单易行的养生知识是最主要的,所以针对服务对象,项目指导思想为:针对大众,神形兼备,通俗易懂,知行统一.3 总体布局及设计内容根据设计理念,并遵照五行方位,园区整体上以水溪和陆路为经络联系五脏(五行) 5个特色区域 火区(心区)、木区(肝区)、水区(肾区)、土区(脾区)、金区(肺区),其间穿插时间养生、运动养生、环境养生等理念和内容(图2,图3).3 1 火区(心区)从正南门进入园区,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 和 主题的石雕壁画,用抽象的图案表达了 精、气、神 的 和合 (图4).如果把园区看成一个人体,道路和水溪就是人体的经络,5个景区就是人体的5个主要脏腑.按中医理论,心区位于园区的南边,整体色调以暖红为主[6].火区(心区)的主要景点有:致和廊、致和广场、涌泉、火焰雕塑.火区(心区)有一组长廊,名为致和廊,取 中庸 :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之意,它是整体园区 和 理念的体现之一.廊上挂对联 秋风橘井落甘露,春雨杏林别有天 ,这是岳美中老先生的名联,既得景观之趣,又体现了岳老对中医的热爱.心主神明,故设置致和休闲广场,以养心神;心为君主之官,要有规有矩,故其地面铺设圆中有方;铺以红砖,并养有金鱼,体现神明活跃之性[6].心主血脉,火区(心区)的中心设一块形似心脏的景石,汩汩流水,喻指心之泵血,同时,线刻铺地 涌泉穴 寓意滋水涵木,体现中医学火中有水,水火既济的阴阳平衡理念.心在五行属火,故在此区塑以火焰雕塑,明艳的红色象征君主之火、阳明之火,3朵火焰取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之意,生生不息.火区(心区)周179第1期 吴晓舟,等:养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以北京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环境景观设计为例围植以红色花系为主的植物,如红花刺槐(Robinia p seudoacacia Decaisneana )、紫叶矮樱(P runus cistena Pis sardii )、碧桃、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 eciosa ),点缀黄花的连翘,在嫩绿的垂柳(S alix baby lonica )下营造早春欣欣向荣的植物景观.图2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环境景观设计总平面图图3 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景观分区图180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ttp://x bbjb sw u cn 第36卷3 2 木区(肝区)按中医理论,肝区位于园区的东边,以青绿色调为主[6].木区(肝区)的主体是一组曲屈的养生长廊,围合成一个草药圃(图5),名为悦和苑,是养生知识宣传及室外草药展示之所. 悦和苑 匾挂于肝区月亮门之上, 养肝之要,在乎戒忿 ,所以名中取 悦 字,精神愉悦以使肝气得以疏泄; 和 字紧扣 精、气、神 三宝和合的主题,并与园中 望和亭 、 致和廊 、 明和仙域 等景观遥相呼应.曲屈的养生长廊,源于 木曰曲直 与肝的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长廊展示以彩绘创作、浮雕及展板为主体,宣扬中医养生文化.入悦和苑,映入眼帘的是长廊序,四字行文,押韵成趣.长廊序的左边是大型彩绘 时珍采药图.右侧是长廊入口,左右对联: 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 ,体现了中医学顺养的养生原则.长廊墙壁上有中医养生适宜技术展示,包括拔罐、艾灸、刮痧、药枕、药浴等,以贴近大众、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了中医药的保健技术.长廊拐角之处,立一尊针灸铜人,铜人采用明代官办铜人的型制,标示了361个穴位,游客触手可得穴位,与自身对照,增加了参与性和趣味性.沿长廊向北,依次还有彩绘壁画 生生之道 、木雕八段锦、木雕五禽戏、彩绘壁画 融合共进 、中医运动养生展板.养生坊门庭两边挂 健行天地兼修内外七分养,康度春秋融贯古今百岁生 的对联.养生坊是集养生保健、互动演绎及售卖为一体的综合区域,给大众传达养生之道、养生之法和养生之源.在养生坊,可邀约中医药专家介绍养生文化,设置若干中医传统养生体验项目,进行养生适宜技术体验及养生文化的实践.悦和苑的另一个室内建筑是药房茶社,药房茶社命名为杏林问茶,它具有3个功能:一是展示中医药文化底蕴.整体空间装饰为古中医药房,装饰物件有:牌匾、药柜、宝阁、柜台及制采药工具、医疗器具、著作等.二是中医药人文演绎及养生常识展示,即进行人文表演,如:开方、抓药、制药过程等.三是通过茶文化让人们了解 以养御治 的养生理念.草药圃草木丰茂,以应肝之升发,其色青绿,以应肝之主色.这里种植了40余种华北地区适宜生长的药用植物,主要有扁茎黄芪(A str ag alus comp lanatus )、落新妇(A stilbe chinensis )、沙参(A denop hor a elata)、北柴胡(Bup leur um chinense)、薄荷(H er ba menthae)、北仓术(A tr acty lodes chinensis )、铁线莲(Clem atis f lor id a)、地黄(Re hmannia g lutinosa )、旋复花(I nula br itannica )、防风(Sap oshnikov ia div ar icata )、远志(P oly gala tenuif olia)、芍药、华北耧斗菜(A quilegia y abeana)、委陵菜(P otentilla chinensis )、东北土当归(A r alia continentalis)等[7].草药圃内立有木制如意葫芦,象征 福禄吉祥 、 健康长寿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若心情舒畅,情志调达,则有利身体健康.图4 和 主题雕塑图5 长廊和草药圃3 3 水区(肾区)肾是人生命活动的根本所在[6],按中医理论,肾区在整个园区的北边,道路铺设以暗黑色调为主.水区(肾区)设置了山石、瀑布、深潭、跌水、小溪,营造出宁静惬意的养生环境.瀑布之下,深潭之处,有 水中丹炉 矗立其中,取水中有火、阴阳并济之意. 火非水不藏,水非火不生 ,二者是分不开的,与肾寓元阴元阳相符合.药王制药的雕塑位于瀑布一侧(图6),描绘了唐代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读书制药的场景.孙思邈一生著作数十部,场景取最有代表性的 千金药方 和 千金翼方 放于前,同时手拿 大医精诚 长卷,体现其仁爱之心.旁边宣传牌展示了孙氏 养生十三法 ,即:发常梳、目常运、齿常叩、漱玉津、耳常181第1期 吴晓舟,等:养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以北京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环境景观设计为例鼓、面常洗、头常摇、腰常摆、腹常揉、摄谷道、膝常扭、常散步、脚常搓.为对应黑色(深色),水区(肾区)周围以常绿植物为主,如油松、雪松、青扦(P icea w ilsonii )、华山松(P inus ar mandii )、沙地柏(Sabina vulg ar is )等,山石周围也围绕着似自然生长的植物,有紫丁香(Sy r inga oblata)、金银花(L onicer a j ap oni ca)、金银木(L onicer a m aackii)、迎春(J asminum nudif lor um )、棣棠(K er ria j ap onica)等,形成 虽由人作,宛如天成 的景观效果.3 4 土区(脾区)按照中医理论,脾区位于整个园区的中心[6].脾和运动相关,所以这里设置了一个运动养生广场,作为群众运动健身的场所.时间养生 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土区广场周围摆放了 二十四节气 的主题地雕,并设立4个主要节气,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石墩,展示不同节气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养生知识[8].养生广场的中心渐渐升高,在3个抬高的斜面上雕刻了黄色的 水、云、火 纹,分别代表着 精、气、神 ,欲表现 和合 的精髓(图7).土区周围以春天黄花的连翘、棣棠、黄刺玫(Rosa x anthina )和秋天黄叶的元宝枫为主,搭配海棠花、雪松,主要是在保留现状的基础上进行植物景观改造.图6 药王制药 雕塑图7 水、云、火纹地雕图8 调息广场3 5 金区(肺区)由土区向西南进入金区,即肺区.按中医理论,肺区位于园区的西面,以白色调为主[6].肺是人的呼吸器官,金区(肺区)以林木为主,通过高大的侧柏林、银杏林及点缀的七叶树,营造安静的 呼吸吐纳的养生环境[9].林下开辟了动、静两个小广场.一是调息广场,适于练习静功,位于金区的茂林之中,是一个相对闭合的养生活动空间.按照五行理论,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所以肺阴与肾阴相互滋生,称为金水相生,广场上以 金水相生 景石为中心,设置有6个调息打坐台,滴滴答答流水不断的景石给练习呼吸吐纳的人们提供了视觉焦点(图8).二是导引广场,适宜导引运动.导引是指由意念引导动作,并配合呼吸对形体进行锻炼的运动.草地中的金石雕塑是肺区的标志,肺在五行属金,金石以河北曲阳黄石料制成,石上镌刻金区的简要说明.健身步道位于导引广场的边上,是按照中医足底按摩原理设置而成的.步道上铺有突起的卵圆形小石头,游客可赤脚行走其上,以按摩足底穴位和反射区,从而调节脏腑,强身健体.由金区向东就回到了南入口广场,结束了一个短暂的人体养生之旅.在此过程中,还可以看到各个区域内的宣传栏、养生箴言及穴位的铺装,听到悠扬的五行音乐,处处精致,处处用心,让游客在游玩、娱乐、休息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了解和学习中医药养生文化知识.182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http://x bbjb sw u cn 第36卷4 结 语北京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的建成,凝聚了北京创新景观园林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农林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市东城区园林局等多个单位的思想智慧.为了2010年中医药文化节的举办,从设计到竣工仅历时5个月,并且在景观改造的过程中未动一棵大树,尽量利用原有道路设施,尽可能做到节约、生态、快速.开园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游憩,社会评价很好.中医药养生学博大精深,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了大量中医哲学,但作为普通的游客并不能完全体会,所以在园中运用了宣传栏、铺装、说明牌等,重在渲染浓厚的养生氛围.北京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作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示范工程,是一次勇敢的创新和开拓,为北京乃至全国、全世界中医药养生文化的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 健康花园 这一刚起步的专类公园建设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崭新的思路.参考文献:[1](美)克莱尔 库珀 马科斯.康复花园[J].罗 华,金荷仙译.中国园林,2009(7):1 6;2009(8):1 6.[2] 杨 欢,刘滨谊,(美)帕特里克 A 米勒.传统中医理论在康健花园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9(7):13 18.[3] 许敬生.中原古代文明与中医药文化[J].中医学报,2009,24(5):1 6.[4] 许 慧,彭重华.养生文化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应用[J].广东园林,2009(1):28 31.[5] 熊 瑶,杨云峰.地域性风景园林设计探讨 以湖南株洲天池公园总体规划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4(5):171 176.[6] 曹洪欣.中医基础理论[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7] 任全进,于金平,任建灵.江苏药用保健地被植物及其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9(7):24 27.[8] 李抱朴.图解中国养生术[M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8.[9] 李伟强,包志毅,刘佳妮.保健植物的类型及其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J].北方园艺,2007(4):146 148.Application of Health Preservation Culture to Landscape DesignA Case Study of L andscape Desig n of Beijing DitanChinese T radit ional M edicine and H ealth Preservation Cultural ParkWU Xiao zhou 1, T A N Yong 2, SH A O Feng 3, BA O Zhi yi31 Bei jing Top s ens e Lands cape Des ign Limited Co ,Bei jing 100120,Chi na ;2 Ins titute of Bas ic R es earch in Clini cal M 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 e M edical S ci ences ,Bei jing 100700,China ;3 College of Land scape Archi tecture ,Zhejiang Agri culture and Forestry U nivers ity ,L in an ,Zhejiang 311300,China Abstract:Respecting the guiding ideolog y of for the general people,w ith bo th spirit and fo rm,easy to understand,integration of theory w ith pr actic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culture park emphasizes the theme o f harm onio us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the creatio n of a them e park w hich includes spreading health know ledg e,health g ym nastics,interactive exper ience and entertainm ent.H ow to use the know ledg e con cerning health preservation in par k design is the unique character o f this case:Beijing Ditan Chinese T radi tional M edicine and H ealth Preserv ation Cultural Park.Key words: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health pr eser vation;cultur al park;landscape desig n责任编辑 欧 宾 183第1期 吴晓舟,等:养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以北京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环境景观设计为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