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章 有理数知识点一: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的另一种分类想一想:零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整数吗?自然数一定是正整数吗?整数一定是自然数吗?零是整数;自然数一定是整数;自然数不一定是正整数,因为零也是自然数;整数不一定是自然数,因为负整数不是自然数。
判断正误:① 不带“-”号的数都是正数 ( )② 如果a 是正数,那么-a 一定是负数 ( )③ 不存在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 ( )④ 0℃表示没有温度 ( )知识点二:数轴1、填空有理数 整数分数正整数 负整数 0 负分数正分数 自然数 正有理数 零负有理数 正整数 正分数 负整数负分数有理数 含正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含负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①规定了唯一的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三要素)的直线叫做数轴。
②比-3大的负整数是_______;已知m是整数且-4<m<3,则m为___________。
③有理数中,最大的负整数是____,最小的正整数是____。
最大的非正数是____。
④与原点的距离为三个单位的点有____个,他们分别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__。
2、请画一个数轴,并检查它是否具备数轴三要素?3、选择题①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左边所表示的数是()A整数B负数C非负数D非正数②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A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整数B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分数C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有理数D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知识点三:相反数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在数轴上位于原点两侧且离原点距离相等。
1、填空①-2的相反数是;它的倒数是;它的绝对值是。
②|-3|的相反数是;它的倒数是;它的绝对值是。
③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0 ;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1和-1 ;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非负数。
2、选择①若a和b是互为相反数,则a + b=()A、–2aB、2bC、0D、任意有理数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的相反数是0.25B、4的相反数是-0.25C、0.25的倒数是-0.25D、0.25的相反数的倒数是-0.25③用-a表示的数一定是()A、负数B、正数C、正数或负数D、都不对④一个数的相反数是最小的正整数,那么这个数是()A 、–1B 、1C 、±1D 、03、判断① 互为相反的两个数在数轴上位于原点两旁( )② 在一个数前面添上“-”号,它就成了一个负数( )③ 只要符号不同,这两个数就是相反数( )4、计算:已知 和 的值互为相反数,求x 的值。
知识点四:绝对值1、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所对应的点离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2、绝对值的代数定义:(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一个负数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3)0的绝对值是0;(4)|a|大于或者等于0。
3、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数学中规定: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它们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大到小的顺序,即左边的数小于右边的数。
由此可知:(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 化简(1)-|-2/3|=_____;(2)|-3.3|-|+4.3|=___;(3)1-|-1/2|=___;(4)-1-|1-1/2|=______。
3、填空题。
① 若|a|=3,则a =____; |a+1|=0,则a =____。
② 若|a-5|+|b+3|=0,则a =___,b =___。
③ 若|x+2|+|y-2|=0,则x =___,y =___。
④ 绝对值小于2的整数有________。
432-x 31-x⑤ 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有___________。
⑥ 绝对值不大于3的负整数有__________。
⑦ 数a 和b 的绝对值分别为2和5,且在数轴上表示a 的点在表示b 的点左侧,则b 的值为 。
⑧ 将2.5, 0, -1, 1/2, -3, -1/3, 2, 1/3, 1这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用“>”号连接 。
知识点五:有理数加减法1、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①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②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③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④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计算)25.0(5)41(8)5()10(18)25()12()4(----+-+-----知识点六:乘除法法则① 两数相乘,同号得 正 ,异号得 负 ,并把绝对值 相乘 。
0乘以任何数,都得 0 。
2131(1)3344(2)4028(19)(24)(32)2411(3)0.53523⎛⎫⎛⎫⎛⎫--+---- ⎪ ⎪ ⎪⎝⎭⎝⎭⎝⎭----+---⎛⎫⎛⎫⎛⎫-+------+ ⎪ ⎪ ⎪⎝⎭⎝⎭⎝⎭② 几个不为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负因数的个数为 偶数时,积为正;负因数的个数为 奇数 时,积为负。
③ 两数相除,同号得 正 ,异号得 负 ,并把绝对值 相除 。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 0 。
④ 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 倒数 。
⑤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 倒数 。
知识点七:乘方乘方定义: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中,底数是a ,指数是n ,幂是乘方的结果;读作:a 的n 次方 或 a 的n 次幂。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1、填空① 23中,底数是 ;指数是 ;结果是 ;读作: 。
② (-2)2中,底数是 ;结果是 。
③ 5中,底数是 ;指数是 。
④ 232⎪⎭⎫ ⎝⎛中,底数是 ;指数是 ; 幂是 。
⑤ 18表示 个 相乘,结果是 。
2、计算:32= ; -23= ; -14= ;(-3)2= ; 05= ; 0.13= .知识点八:运算律及混合运算1、基本知识❖ 加法交换律: ❖ 乘法交换律: ❖ 加法结合律: ❖ 乘法结合律: ❖ 乘法分配律: ❖ 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 乘方 ;再 乘除 ;最后算 加减 。
ab b a +=+ab b a ⋅=⋅()()cb ac b a ++=++()()cb ac b a ⋅⋅=⋅⋅()acab c b a +=+⋅n a有括号,先算 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
同级运算, 从左到右进行 。
2、计算知识点九:科学记数法近似数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n a 10⨯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1≤|a|<10,n 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
如:7107.557000000⨯=。
知识点十:近似数 1、近似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考察量的大小,能说明实际问题的意义,与准确数非常地接近,像这样的数我们称它为近似数。
2、近似数的分类:(1)具体近似数(如30.2、58.0 …)(2)带单位近似数(如2.4万…)(3)科学记数法(如5102.3⨯…)3、精确度:用位数较少的近似数替代位数较多或位数无限的数,有一个近似程度的问题,这个近似程度就是精确度。
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精确到哪一位(看精确度得到原数中去看在哪一位上,如:2.4万精确到千位,而非十分位,因为2.4万就是24000,4在千位上)。
4、有效数字:对于一个不为0的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起,到末尾数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求近似数要求保留n 个有效数字时,第n+1个有效数字作四舍五入处理。
例:0.0109有三个有效数字1、0、9,要求保留2个有效数字时,0.0109的第三个有效数字9四舍五入,变为0.0110,保留两个有效数字1、1后求出近似数0.0109≈0.011。
5、计算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3()12(6.1-÷--())15(90)5()7.(2-÷--⨯-())6()25(8)48.(3-⨯--÷-())25.0()43()32(42.4-÷-+-⨯(1)0.1296(精确到0.1/0.01/0.001)(2)220.45(精确到个位/0.1)(3)0.0099999(保留3个有效数字)3、整式: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4、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1)数与字母相乘,或字母与字母相乘通常使用“· ” 乘,或省略不写;(2)数与数相乘,仍应使用“×”乘,不用“· ”乘,也不能省略乘号;(3)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 ×5应写成5a ;(4)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要把带分数改成假分数形式,如a ×211应写成23a ; (5)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用分数线将被除式和除式联系,如3÷a 写成a3的形式; (6)a 与b 的差写作a-b ,要注意字母顺序;若只说两数的差,当分别设两数为a 、b 时,则应分类,写做a-b 和b-a .知识点二:整式的加减运算1.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排列的顺序也无关)。
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不能合并的项单独作为一项,不可遗漏3.整式加减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注: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4、几个重要的代数式:(m 、n 表示整数)(1)a 与b 的平方差是: a 2-b 2 ; a 与b 差的平方是:(a-b )2;(2)若a 、b 、c 是正整数,则两位整数是: 10a+b ,则三位整数是:100a+10b+c ; (3)若m 、n 是整数,则被5除商m 余n 的数是: 5m+n ;偶数是:2n ,奇数是:2n+1;三个连续整数是: n-1、n 、n+1 ;(4)若b >0,则正数是:a 2+b ,负数是: -a 2-b ,非负数是: a 2 ,非正数是:-a 2 .补充例题如下: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一:方程的相关概念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解方程:求出使方程左右两边都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