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升初数学试卷(苏教版)

小升初数学试卷(苏教版)

必备小升初数学试卷(苏教版) 考试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

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

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小升初数学试卷细心读题、认真填空。

(25分)
1、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总面积是十亿九千二百万平方米,写作( )平方米,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平方米。

2.( ):16=9:( )=0.75= =( )%=( )折
3. 6 时=( )时( )分0.54公顷=( )平方米
7.5千克=( )千克( )克45毫升=( )升
4、在3.142、3.142、3.142和π中,从小到大排在第三个的数是( )。

5、王老师月工资1400元,超过800元部分需缴5%的个人所得税,王老师缴税( )元
6、去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是528万,今年达到613万,比去年增加( )%。

今年录取率为70%,将有( )万考生进入高校学习。

7、六(4)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

8、李刚家要栽种一批树苗,这种树苗的成活率一般为
75%-80%,如果要栽活1200棵树苗,那么至少应栽( )棵。

9、4X=Y,X和Y成( )比例。

4÷X=Y ,X和Y成( )比例。

10、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相差50立方分米,它们的体积和是( )立方分米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11. 把一个底面半径4厘米、高10厘米的圆柱体,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 )平方厘米。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12.把一根6米长的绳子剪成同样长的5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的长是米。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为大家准备了小升初数学试卷,希望大家抓紧时间复习,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