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3年选拔优秀高职高专毕业生进入本科学习统一考试大 学 语 文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疼爱.B.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曾:竟然.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跟随。
D.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度:估计,揣测。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其妻子.. 妻子:妻子和子女。
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非常:意外事故。
C.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必:不一定。
D.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初一: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B.两溪渚崖之间,不辩牛马C.距关,毋内诸侯 D.三岁贯女,莫我肯顾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 )。
A.可烧而走.也 B.将军身披.坚执锐C.吾妻之美.我者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5.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修养生息 B.滥竽充数 C.走头无路 D.鬼计多端6.下列关于调查报告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调查报告就是调查、研究、分析、结论书面化的文字B.调查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来说,分为标题、正文、署名、日期等部分。
C.主体部分要交代调查的对象、方法及经过,调查内容不必详细写出。
D.撰写调查报告,应广泛收集材料,善于分析材料。
7.下列《种树郭橐驼传》的语句中,属于郭橐驼自我介绍种树经验的一项是( )。
A.驼……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B.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C.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D.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8.《秋水》中感叹“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一项是( )。
A.河伯B.北海若C.庄子D.孔子9.下列关于《谏逐客书》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谏逐客书》是李斯上给秦王的一篇奏议,劝诫秦王不要驱逐客卿。
B.作者在文中写得理足辞胜,雄辩滔滔,打动了秦王,使他收回了逐客的成命。
C.“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一句直接指责了秦王的过错。
D.本文结构曲折多变,严谨有序,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
10.下列《氓》中句子表现“氓”狡猾多变性格的一项是( )。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B.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C.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1.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蜀相》写出了诸葛亮知人善任,始终不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形象特点。
B.《山居秋暝》于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千古名句。
D.《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主要反映了李白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无可奈何。
12.《季氏将伐颛臾》选自( )。
A.《左传》 B.《论语》 C.《庄子》 D.《诗经》13.下列不符合...求职信语言艺术要求的一项是( )。
A.平实明晰,一目了然 B.简练精约,言尽意止C.洋洋洒洒,过分谦虚 D.谦恭诚恳,以情动人14.下列不属于...艾青创作作品的一项是( )。
A.《我爱这土地》 B.《大堰河—我的保姆》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D.《凤凰涅槃》15.郭沫若在《炉中煤》中把“爱国赤心”比喻成( )。
A.年青的女郎 B.炉火 C.炉中煤 D.黑奴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亲睐 B.摄相机 C.沧海一粟 D.情有独衷17.下列人物中全属于到家的一项是( )。
A.老子和庄子B.孔子和庄子C.孔子和韩非子D.荀子和老子18.下列属于曹操作品的一项是( )。
A.《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B.《短歌行》(对酒当歌)C.《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D.《饮酒》(结庐在人境)19.下列对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通篇采用问答,以问起,以答结,以高亢快速的调子,刻绘词人悲恨相续的心理活动。
B.“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中的“只是”二字以悲愤口气,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愤恨之感。
C,全词精心结构,通篇一气盘旋,波涛起伏,又围绕一个中心思想,结合成谐和协调的艺术整体。
D.词的最后两句,以问答出之,加倍突出一个“愁”字,从而使全词在语气上达到前后呼应,流走自如的地步。
2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主要作品收录在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中,《离骚》是他的代表作。
B.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作家,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C.《氓》是一首叙事诗,她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她自己的爱情悲剧,多用比兴手法,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D.《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因循守旧、害怕新事物、抗拒新思想的“套中人”形象。
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一分,各空出现一个错别字不得分,共20分) (一)文学知识(14分)21.周任有言曰:“ , 。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22.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
(《庄子•秋水》)23.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24.笛里谁知壮士心, 。
(陆游《关山月》)25. ,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26.三顾频烦天下计, 。
(杜甫《蜀相》)27.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 。
(苏轼《水调歌头》28.我自从重见天光, 。
(郭沫若《炉中煤》)29.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爱这土地》)30.方苞、姚鼐是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的代表。
31.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天净沙•秋思》是 的一首著名的散曲。
32.中国现代文学发轫于 时期 。
33.我国现代小说中,祥林嫂、翠翠、方鸿渐依次是《 》《边城》《围城》中的主人公。
34.“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传》和《托尔斯泰传》均是法国作家 的代表作品。
(二)根据提示,在横线内填入相关内容。
(6分)下面是一则招领启事,有三处错误,请改正。
招领启事昨天下午,本人在学校操场捡到钱包一个,里面有五张崭新的百元面值的人民币,还有食堂饭卡一张。
哪个人丢失了,请到学生宿舍区认领。
XX中学 王斌2012年5月10日35.失物情况不能太具体,“五张崭新的百元面值的人民币”应改为 。
36.认领地址要具体明确,“学生宿舍区”应改为 。
37.启事语言风格要统一,“哪个人丢失了”是口语,应改为 。
下面是某校准备张贴在大门口的一份通知,有三处不当,请指出。
各位来宾、各位校友:①今天是我校建校100周年的大喜日子,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中莅临参加。
②为了校庆活动的顺利进行,各位务必先到接待处签名,然后领取纪念册。
③10点钟到礼堂参加庆祝大会,会后欢迎您到母校参观。
38.第①句中, 与 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39.第②句中用 一词,对来宾、校友来讲,显得生硬不得体。
40.第③句中,请求“到母校参观”的与会者,除了“校友”之外,还有“来宾”,因此这里的 一词与“来宾”照应适当。
三、阅读分析题(本题共有12小题,共4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41-42题。
(6分)野 望①杜 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②,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
②三城戍:当时因受吐蕃侵扰,曾在松、维、堡三城设戍。
41.“海内风尘诸弟隔”一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说明。
(2分)42.这首诗以“野望”为题,请具体说明全诗如何扣住“望”来写的?(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3-45题。
(6分)李謩(唐)卢肇謩,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近代无比。
有故,自教坊请假至越州。
公私更宴,以观其妙。
时州客举进士者十人,皆有资业,乃醵二千文,同会镜湖,欲邀李生湖上吹之,想其风韵,尤警人神。
以费多人少,遂相约各召一客。
会中有一人,以日晚方记得,不遑他请。
其邻居独孤生者,年老,久处田野,人事不知,茅屋数间,尝呼为“独孤丈”。
至是遂以应命。
到会所,澄波万顷,景物皆奇。
李生拂笛,渐移舟于湖心。
时轻云蒙笼,微风拂浪,波澜陡起。
李生捧笛,其声始发之后,昏曀齐开,水木森然,仿佛如有鬼神之来。
坐客皆更赞咏之,以为钧天之乐不如也。
独孤生乃无一言,会者皆怒。
李生以为轻己,意甚忿之。
良久,又静思作一曲,更加妙绝,无不赏骇。
独孤生又无言。
邻居召至者甚惭悔,白于众曰:“独孤村落幽,城郭稀至,音乐之类,率所不通。
”会客同诮责之,独孤生不答,但微笑而已。
李生曰:“公如是,是轻薄,为复是好手?”独孤生乃徐曰:“公安知仆不会也?”独孤曰:“公试吹《凉州》。
”至曲终,独孤生曰:“公亦甚能妙,然声调杂夷乐,得无有龟兹之侣乎?”李生大骇,起拜曰:“丈人神绝!某亦不自知,本师实龟兹人也。
”又曰:“第十三叠误入《水调》,足下知之乎?”李生曰:“某顽蒙,实不觉。
”独孤生乃取吹之。
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进。
独孤视之曰:“此都不堪取,执者粗通耳。
”乃换之,曰:“此至入破①,必裂,得无吝惜否?”李生曰:“不敢。
”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栗。
李生蹙踖不敢动,至第十三叠,揭示谬误之处,敬伏将拜。
及“入破”,笛遂败裂,不复终曲。
李生再拜,众皆帖息,乃散。
明旦,李生并会客皆往候之。
至则唯茅舍尚存,独孤生不见矣。
越人知者皆访之,竟不知其所去。
【注】①入破:唐朝大曲一般有十多遍,可以分为三段,及散序、中序、破。
前两段音乐舒缓,只歌不舞,“破”的第一遍为“入破”,入破后丝鼓合鸣,节奏急促,舞者开始入场。
4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公私更.宴,以观其妙②公如是,是轻薄..4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独孤村落幽,城郭稀至,音乐之类,率所不通。
45.本文是怎样突出描写独孤生高超技艺的。
(2分)(三)阅读以下的文字,完成46-48题。
(11分)带着村庄上路卢年初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会做一件事儿:离开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