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章 楼板层和底层地面

第4章 楼板层和底层地面


4.3.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
现浇整体式钢筋 混凝土楼板是在 施工现场按支模、 扎筋、浇灌混凝 土等施工程序而 成型的楼板结构。
4.3.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
种类:
板式楼板 梁板式板 无梁楼板 压型钢板
4.3.1.1 板式楼板
横墙间距在三米左右时,楼板直接支承在 墙体上,称为板式楼板。
• ② 坐浆。板安装前,先在墙(梁)上铺设水泥砂浆,厚度 不小于l0 mm。使板与墙(梁)有可靠的连接。
空心板的搁置构造要求
3) 板缝的构造
• ① 板缝的形式和宽度。板的侧缝有V形缝、U形缝、 凹槽缝三种形式。一般板缝宽10 mm左右。
(a)V形缝
(b)U形缝
(c)凹槽缝
板的侧缝形式及处理
② 板缝的调整。 • 当缝差在60 mm以内时,调整板缝宽度(扩大到20~30 mm); • 当缝差在60~120 mm时,可沿墙边挑两皮砖解决; • 当缝差超过120 mm且在200 mm以内,或因竖向管道沿墙
• 搁置方式有正置(指肋向下)与倒置(指肋向上)两种,正
置板由于板底不平,有碍观瞻,多做吊顶。倒置板可 保证板底平整,但需另做面板,有时为考虑楼板的隔 声或保温,亦可在槽内填充轻质多孔材料。
3.空心平板
纵断面
横断面
*空心板板面上下平整、隔音隔热性能较好,缺点是板面 不能任意打洞。跨度为2.4~7.2 m,其中2.4~4.2 m较 为经济,宽度为400~l400 mm,厚度尺寸视板的跨度 而定,一般多为120 mm(孔径83 mm)或180 mm(孔径 140 mm)。
4.3.3.1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
实心平板 空心板 槽形板 T形板
1.实心平板
40-80厚,2.4M跨内(预应力板可达2.7m,宽约为400~ 900mm。
*实心平板板面上下平整,制作简单,但自重较大,隔声 效果差。常用作走道板、卫生间楼板等小跨度楼板。
2.槽形板
正放 倒放(优:平整,放保温隔热材料)
• 整体性要求较高时,可在板缝内配筋,或用短钢筋与预制板的
吊钩焊接在一起。
(a) 板缝配筋 (b) 用短钢筋与预制板吊钩焊接 整体性要求较高时的板缝处理
4) 设置隔墙时的构造措施
• 房间设置隔墙,首先应考虑采用轻质隔墙,其次,隔墙的位 置应进行调整,尽量避免隔墙的重量完全由一块板负担。
4.3.4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 ② 次梁:主梁间距即为次梁的跨度。次梁的跨度比主梁跨度 要小,一般为4 m~6 m,次梁高为跨度的1/18~1/12,梁 宽为梁高的1/3~1/2,常采用240 mm;
• ③ 板支承在次梁上,并把荷载传递给次梁(如为双向板不宜超 过4 m×4 m)。其短边跨度即为次梁的间距,一般1.4 m~2.7 m,主、次梁的高与宽以及板的厚度均应符合有关模数的规 定。
A.原则要求
• 1)尽量减少板的规格、类型。 • 2)应优先选用宽板,窄板可作为调剂使用。 • 3)遇有上下水管线、烟道、通风道穿过楼板时,尽量做成现
浇钢筋混凝土板或局部现浇。 • 4)空心板应避免三边简支,即板的长边不得搁置在墙体或梁
上,否则会引起板的开裂。
预制板靠柱时板的布置
三边支承时板的受力情况和后果
B.板的搁置方式
• 1)板支承在墙上时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100㎜(外墙120mm); 板支承在梁上时的搁置长度不应小于80㎜。
• 2)板在搁置前应在墙或梁上铺厚度为20㎜的M4水泥砂浆, 即坐浆,其作用是保证板的平稳和受力均匀。
2)搁置构造要求
• ① 空心板安装前的构造处理: 板端凸出的受力钢筋向上压弯,不得剪断; 圆孔端头用预制混凝土块或砖块砂浆堵严(安装后要穿导 线的孔以及上部无墙体的板除外),以提高板端抗压能 力及避免传声、传热和灌缝材料的流入。
*槽形板具有省 材料、便于在 板上开洞等优 点,但隔声效 果差。槽形板 常用作厨房、 卫生间、库房 等楼板
正槽形板的布置
倒置槽形板的构造层次
槽形板
• 为便于搁置和提高板的刚度,常将板的两端以端肋封 闭,当板跨达6.0 m时,在板的中部每隔400~700 mm处增设横肋。
• 槽形板的板跨为3~7.2 m,板宽为600~1400 mm, 板厚为24~30 mm,肋高为140~300 mm。
叠合楼板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
装配整体式综合了现浇式楼板整体性好和装配式 楼板施工简单、工期较短的优点,又避免了现浇 式楼板湿作业量大、施工复杂和装配式楼板整体 性较差的弱点.
4.4 楼地层的构造
4.4.1 楼地层的构造层次 4.4.2 隔声构造 4.4.3 防水构造


图8-8
平面图上弯向下方 或右方表示钢筋位 于顶层
单向板
双向板
平面图上弯向上 方或左方表示钢 筋位于底层
1)单向板
长边短边之比>2时。受力筋沿短边方向布置; 平面受力和传力; 屋面板板厚60mm-80mm;民用建筑楼板厚70mm-100mm;工
业建筑楼板厚80mm-180mm。 单向板的代号如 ,其中B 代表板,80代表板厚为80 mm。
• ⒈整体地面 • 2.块料地面
图8-27 图8-28
图8-29
4.6 顶棚构造
4.4.1 楼地层的构造层次
楼板层的组成 地坪层的组成
(1)刚性垫层
整体面层 找平层 刚性垫层 柔性垫层 地基
(2)非刚性垫层
地面构造
(3)复式垫层
块料面层 结合层
图8-24
4.4.2 隔声构造
(a)弹性面层 (b)浮筑式楼板 (c)吊顶棚
4.3.3 楼板防水构造
4.4 楼地层面层(楼面装修)构造
影响板厚度的因素
承载情况、支座情况、刚度要求等 • 简支板:主跨的1/34--1/30 • 多跨连续板:主跨的1/40--1/34 • 悬臂板:1/12--1/10(固定支座处)
板端>60mm
跨度
4.3.1.2 梁板式楼板:
1)单向梁粱板式 2)主次梁梁板式
4.3.1.2梁板式楼板:
1)单向梁粱楼板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由于现场浇筑,湿作业,工 序繁多,需要养护,且施工工期较长,故在我国尽 可能用预制来代替。
4.3.2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
压型钢板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示意图
单层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构造 双层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构造
4.3.3 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 非预应力和预应力 • 4.3.3.1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 • 4.3.3.2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细部构造
第四章 楼地层
4.2 楼地层的功能与设计要求
• 承载要求 • 围护要求 • 设备支撑与技术经济性
1.足够的刚度、强度; 2.防火、防水; 3.隔声; 4.防水; 4.保温、隔热; 6.经济性,……
4.3 楼板的类型
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 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板
4.3.1.3.井字梁梁板式
图8-20
4.3.1.3.井字梁梁板式
• 跨度≥10 m的情况;常用于建筑物大厅。 • 通常只有10m~20m(也就是梁的跨度),一般在30m之内,梁
高180 mm~240 mm,梁宽120 mm~200 mm;板的跨度 即梁的间距2.4m~4m,厚度参考板式结构的双向板 • 布置形式
正井式
斜井式
4.3.1.4 无梁楼板
图8-21
柱网一般布置为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柱距以6.0 m较为 经济。板厚一般大于120 mm,一般为160~200 mm。
密肋楼板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优点:
由于楼板系现场整体浇筑成型,结构的整体性 能良4好.2.,1 因现而浇特钢别筋适混合凝于土整楼体板性要求较高的建筑物、 或有管道穿过楼板的房间以及形状不规则或房间及 尺度不符合模数要求的房间中。 •缺点:
边通过时,则用局部现浇板带的办法解决; • 当缝差超过200 mm,则需重新选择板的规格。
板缝的调整措施Biblioteka ③ 板缝的处理。板与板、板边与墙、板端之间的缝隙用细石混 凝土或水泥砂浆灌实。
图8-16
4) 增加整体刚度的构造措施
• 板与墙、板与板之间用钢筋进行拉接。拉接钢筋的配置视建筑 物对整体刚度的要求及抗震情况而定。
2)双向板
长边与短边之比≤2时; 空间受力和传力; 受力筋沿双向方向布置。板厚为80mm-160mm。 • 双向板的代号如 ,其中B代表板,100代表板厚为100 mm。
3) 悬挑板
• 一边支承,因而其主要受力钢筋布置在板 的上方,分布钢筋放在主要受力筋的下表 面,板厚应按1/12挑出尺寸取值,且根部 厚度不小于70 mm。如雨篷、遮阳板等构 件。
——楼板的跨度超过3m,在4-6 m时,板中增设 小粱(次粱)。

建筑构造
板 次梁 墙
• 适用于教学楼、办公楼等建筑
2)主次梁梁板式
开间或进深>6m时,应在两个方向设梁,有时还应设柱子。
图8-19
建筑构造
板 次梁 主梁 墙(柱)
构造要点:
• ① 主梁:沿短跨方向布置,一般跨度4~9 m,经济跨度4~ 8 m,最大可达12 m,梁高为跨度的1/14~1/8,梁宽为梁 高的1/3~1/2。
4. T形板
• T形板也是一种梁板结合的构件,分单T板和双T板 两种。T形板跨度可达7.2 m。
2.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细部构造
• 1)结构布置方案 • 2)搁置构造要求 • 3)板缝的构造 • 4)增加整体刚度的构造措施 • 4)设置隔墙时的构造措施
1.结构布置方案
• A.原则要求 • B.板的搁置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