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说课稿全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说课稿全集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说课稿(全集)《新学校,新同学》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新学校,新同学》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的内容.初中作为学生发展中的新阶段,学习的环境、学习的任务都有了新的变化,因此,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新的环境,以愉快的心情接纳新的集体,新的老师和同学,并对新集体开始产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更好地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

同时,为下一课时融入新集体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面对新环境产生的困惑,是正常的,也是能够摆脱的。

○2使学生认识建立新友谊,结交新伙伴的意义,并初步知道怎样与新同学友好相处,建立友谊。

(2)、能力目标能根据所学知识,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从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情况带来的各种不适,并能尽快调整,尽早融入新环境。

3、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初中生活新体验;珍视新友谊(2)、教学难点:与新朋友结伴成长二、教法分析1.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以活动为依托,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游戏竞赛法、探究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师生组成“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则以组织者、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努力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2.教学工具: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使用PowerPoint软件三、学情分析由于七年级学生好动性强,注意力容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创建新集体》说课稿★教学重点:思想品德课的最终目的在于“导行”,本课的学习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学习实践,成为建设班集体的积极参与者。

因此将“加强合作,共同建设美丽的班集体”确定为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凝聚力”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名词,七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成为本课必须突破的一个难点。

学生分析目前深圳中学生的生源状况有如下特点:(1)大部分是独生子女;(2)单亲、父母离异家庭的子女增加;(3)下岗职工家庭的子女增加;(4)部分学生家庭条件十分优越。

由于家庭构成、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学生个性自以为是、敏感、孤独,较难融入人际关系环境,集体合作意识较弱。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来说,同学之间相互关系比较松散,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有待于培养和提高。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增加班级的文化内涵,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共同营造目标明确,成员归属感强的优良班风、班貌,这对于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合作意识能力的增强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增强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

★能力目标:通过参与活动,锻炼学生面对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设计能力、手工制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对新集体的归属感,尽快融入到新的班集体中。

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努力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共同担负起建设新集体的责任。

教学理念:摈弃简单的说教,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践,在合作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

教学方法:开放式、活动式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借助歌曲、直观形象的画面,设计丰富有趣的活动,创设宽松活泼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表现、创新的空间,使学生在这种情境教学中深刻体会增强集体凝聚力、加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设想:设计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自主体会觉悟环环相扣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思路:营造氛围(以名言、歌曲导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进入主题(做游戏体会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 ______深化主题(集体成员必须自觉为集体出力,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_____升华主题(张扬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建设班集体出力)______内化主题,即明理践行,自觉发挥特长,加强协作,为班级环境的美化出一份力)______尾声(使学生在故事和歌声中再次得到情感的体验)教学过程:1、引子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箴言:“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把它放到大海里去!”2、序曲欣赏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通过引子和序曲引导学生体会一个人,只有融进集体,才能充分展现才华和生命的价值。

3、轻松时刻紧扣《众人划桨开大船》歌曲内容指导学生参与游戏“同舟共济”。

游戏规则:四个人同时踩在一张报纸上,报纸越折越小,但人数却不变。

就像是一群人同时搭乘一条小船,船越来越小,但是不能让任何人从船上掉下去,分为男生队和女生队进行竞赛。

游戏结束后教师对获胜组队员和失利组队员分别进行采访。

————通过游戏学生可自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的内涵,教师深入指导学生理解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通过采访学生会自发谈到为了成功每一个成员都应为集体出力,必要时甚至要做出牺牲,从而达到自觉维护班集体荣誉的教学目的。

4、快速创意小品教师介绍小品内容,校运会即将召开,同学们满怀期待,议论纷纷,几个运动好手表示要积极训练,为班级争光,但是有几个体育不行的同学因为不能参与比赛而在旁边冷嘲热讽,怎样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积极参与到运动会中来呢?学生讨论几分钟后自告奋勇表演。

表演后学生发言补充更好的办法。

————通过小品展示和发言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参与比赛的同学固然能发挥自己的运动特长,而那些没有参与比赛的同学可通过制作比赛标语、绘画;练好广播操;组织啦啦队;清洁看台;摄影等活动参与运动会。

发挥自己的特长,张扬自己的个性,去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这样集体会因为我们个人才能的发挥而变得更加优秀。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早上好!七年级思想品德课《学习新天地》说课稿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学习新天地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习新天地》是人教版教材政治必修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个框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创建新集体》,认识了新起点、新集体的意义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第二课第二框课题是《享受学习》,这框题的任务是体会学习带来的快乐,可见本框题在本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所以这个框题在本单元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初中学习的新特点和新任务,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好地适应老师的教学和初中的学习生活·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的适应能力,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语言表达和收集、整理、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以积极的心态适应初中新学习,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2)帮助学生形成热爱科学、乐观向上、勇于竞争的价值取向,使学生乐于和善于学习。

二、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初中学习新特点,让学生做学习的管理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技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我们都知道政治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初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引入课题,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力来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六、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吹气球比赛),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让他们把游戏和学习相结合,拓展思维,使他们自主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自然引出课题“学习新天地”。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这是政治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讲授新课:(35分钟)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确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5分钟)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