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

中国建筑史——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

• 清式每一组斗栱称 “一攒”cuan
第三节 建筑群体布局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如宫殿、庙宇、住宅等,一般 都是由单个建筑物组成的群体。
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每个建筑 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并在这一面设置门窗。
四合院住宅,建筑面向院子布置,正房在中轴线上, 两侧厢房相对而立。
单体建筑围合成合院式建筑,而合院式建筑通过进 一步的相互组合,形成更大的群体。 故宫的这种布局特点,是中国传统建筑营造理念的 典型及扩大化。
3、混合式
4 井干式:
用圆木式、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叠置,转角 处交叉咬合,再左右两侧立柱承脊檩。
用木多,尺度和门窗有限制,用于少数森林地区。
三、木构架的结构组成:
• 木构架的主要结构部分被称为“大木作”。
• 大木作由柱、梁、枋、檩、椽、斗拱等组 成。
在大型木构架建筑的屋顶与屋身的过渡部分,有一 种我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构件,称为斗拱。它是由 若干方木与横木垒叠而成,用以支挑深远的屋檐, 并把其集中到柱子上。具有结构及装饰作用。
门钉:本出自构造需要,在本板和穿带部位钉上铁钉是为 防止门板松散。但钉帽外露,有碍美观,古人将钉帽打成 泡头状,这样,门钉兼有装饰功能。
梁架装饰
隔扇装饰
入口装饰
斗拱装饰
瓦当、滴水、仙人走兽
2、色彩特征:我国古代建筑色彩丰富,“雕梁画 栋”正是形容这种特色。
宋《营造法式》 彩画作式样
第七讲 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式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外形特征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建筑结构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布局 四、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及色彩
第一节 建筑外形上
中国古代建筑具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个 部分,尤其对屋顶极为重视。
1、各种形式的屋顶
硬山屋顶:双坡屋顶中两端屋面不伸出山墙外的一 种屋顶形式。
早期的斗拱比较大,主要作为结构构件。至明清时 期,结构功能逐渐减少,变成很纤细的装饰构件。
斗拱由方形的斗、升,矩形的栱,斜的昂组成
斗栱
• 在宋《营造法式》中, 每一组斗拱称“一 朵”。
• 柱头斗拱(宋称“柱 头铺作”,清称“柱 头科”)
• 柱间斗拱(宋称“步 间铺作”,清称“平 身科”)
• 转角斗拱(宋称“转 角铺作”,清称“转 角科”)
悬山屋顶:两坡屋顶中两端屋面伸出山墙外 的一种屋顶形式。
• 庑殿屋顶:一条正脊与四条垂脊组成的四 面坡式屋顶,又名四阿顶。
歇山屋顶:庑殿与悬山相交的屋顶,又名九 脊殿。
山花:歇山式的屋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叫做 山花。
卷棚屋顶:屋顶前后两坡交界处不用正脊, 而做成弧形曲面的屋顶。
四角攒尖屋顶:屋顶向上呈尖锥状,无正脊,数 条垂脊交合于楼
天花:亦称顶棚,是建筑物内用以遮蔽梁以上部分 的构件。
藻井:我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处理。 一般做成圆形、方形或多边形的凹面,上有各种花 纹、雕刻和彩画。
普通台基:形体及装饰较为简单的台基。
三层须弥座台基
台基可发展为独立的建筑物
第二节 建筑结构
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 宋代精致化,明清达到高潮。
1、墙倒屋不塌 2、易安装拆卸 3、适应性强,隔热防寒减震
一、以间作为基本构成单位
• 开间(又叫“面阔”):
• 木构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
第四节 建筑装饰及色彩的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上常运用大量的装饰与色彩。 1、装饰特征 2、色彩特征
1、装饰特征:装饰细节大部分都是梁枋、斗拱、 檩椽等结构构件经过艺术加工而发挥其装饰作用的。
正吻:安放在正脊两端张口向内的龙形装饰物。
隔扇:安装于建筑物金柱或檐柱间分隔室内外的带 格心的门。
墀头(chítóu):山墙伸出至檐柱之外的部分,突 出在两边山墙边檐,用以支撑前后出檐。
• 通面阔:
• 各开间宽度的总和。
• 民间建筑 宫殿、庙宇 十分隆重
• 3、5间
5、7间
9间
• 11间的建筑:
• 北京清故宫太和殿
• 步(清代称呼):
• 屋架上的檩lin(宋 称槫cuan)与檩中心 线间的水平距离。
• 通进深:
• 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 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 即前后檐柱之间水平 距离。即“进深”
重檐攒尖屋顶:具有双层檐的攒尖屋顶。
2、屋身的各种变化
屋身全部敞开,常运用于园林中。
屋身前后廊,左右实墙。
带前廊的建筑
屋身采用周围廊,中为实墙。
屋身四面为隔扇。
3、台基的两种类型
1.普通台基 早期-----夯土-------后期包砌砖石 2.须弥座 由佛座演化而来,形体及装饰比较复杂,雕刻丰富,常配以栏 杆、台阶。须弥座台基常用于高级建筑中。
二、中国古代常见的木构架 形式: 1. 抬梁式 2. 穿斗式 3. 混合式 4. 井干式
1、抬梁式(叠梁式): 春秋时期出现,唐代成熟。 多用于宫殿、庙宇大型建筑。 重量通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 室内空间大、少柱。 用材多,(柱梁处)施工复杂。3~5根梁
2、穿斗式: 用穿枋串柱,檩条放柱头上,沿檩条再用穿枋串柱。 用料小,整体性高。 柱子太密,室内柱子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