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最佳可行技术及新政解析研讨会城市生活垃圾气化熔融技术报告人:王树众教授内容概要背景 垃圾气化熔融技术总结与展望 1 2 31、背景1.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总量1.2 垃圾处理面临的问题1.3 政策压力1.4 法律保障1.5 生活垃圾常规处理方式及其问题2020年2.5亿吨 我国每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约为1.6亿吨万吨1.1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总量 我国人均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达257kg/(人·年)北京《垃圾围城》首都北京黄色标记点为北京市周围垃圾填埋场每年新增500亩填埋场4年后彻底饱和,无处可埋1.2 垃圾处理面临的问题——占用土地◊目前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堆放占用土地80多万亩◊全国已有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全国四分之一的城市已没有合适的场所堆放垃圾◊新的垃圾场选址和建设都面临困难1.2垃圾处理面临的问题——环境污染污染农田①含大量汞、铅、铬等重金属的垃圾渗滤液对周围土壤的污染②垃圾堆放场陈垃圾不经处理施放于农田,污染农田土壤检测结果:铅含量超标2-3倍,铬含量超标2-6倍②垃圾渗滤液危害严重 垃圾渗滤液中细菌总数和传染病菌超过一般水源几十到几千倍;垃圾渗滤液中COD 可达90 000mg/L ,BOD 5达38 000mg/L水体污染 1.2垃圾处理面临的问题——环境污染 2005年北京永定河河西水源地就因附近垃圾渗滤液处理不当、渗入地下而被污染,该区10万人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报告--城镇部分(2006年)》----环境保护部①垃圾渗滤液产量巨大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新鲜渗滤液年产量约2900万吨,可控点源排放的渗滤液约1515万吨,陈垃圾产生的渗滤液估计为新鲜渗滤液的数倍1.2垃圾处理面临的问题——环境污染污染大气①填埋场产生大量温室气体CH 4(全球排放量高达4×107t/a)易发生爆炸等安全事故②填埋场产生H2S、NH3、CS2等微量气体,造成恶臭③产生微粒尘土和病原体,飘散至人群,传播疾病安全事故频发2004年,江苏无锡一废弃垃圾场爆炸,7人死亡;2005年,辽宁柳塘垃圾场发生爆炸,3人死亡;2008年,广东顺德垃圾场火灾,4名工人严重烧伤;2009年,云南楚雄市垃圾场发生火灾。
1.2垃圾处理面临的问题——资源浪费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达70亿吨,年产量1.6亿吨◆中国垃圾热值约4000kJ/kg ,6吨垃圾约等于1吨煤; ◆累积垃圾堆积量相当于11.7亿吨煤,每年垃圾产量相当于2500万吨煤;若全部用来发电,可获利250亿元。
利用途径1:热利用 利用途径2:分类回收* 1t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约0.44吨有机物 约0.13t 有机肥料 约0.12t 塑料,可制作塑木 约0.1t 可燃物(垃圾衍生燃料) 约0.05t 惰性物料送回填埋场 约0.02t 废金属可回收利用*各地垃圾组分比例不尽相同,此处以西安市固废管理中心提供的西安垃圾组分数据为例1.3 政策压力2010 年,国家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到2015年年底①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目前为63%),其中36个大城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达到95%。
②全国所有县城建成1座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要求: ①到2015年,每个省(区)建成一个以上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 ②到2015年,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达到30%(目前为13.7%) ③到2015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达到50% ④到2030年 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理1.3 政策压力2011 年,国家发展改革等16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颁布 2004年修订 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安排建设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设施 ②提高生活垃圾的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置率 ③促进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的产业化发展 ④逐步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社会服务体系要求:1.4 法律保障截止2010年12月,我国共发布生活垃圾处理相关法规35部2007年《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颁布并施行 产生城市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城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缴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要求:1.4法律保障1.5生活垃圾常规处理方式及其问题2011年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概况1.5生活垃圾常规处理方式及其问题-焚烧法垃圾焚烧技术面临的问题①设备投资较高2008年新建垃圾焚烧电厂项目投资费用②二噁英迄今为止化合物中毒性最大且含有多种毒性的物质之一 ①无色无味的脂溶性物质,非常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③无二噁英在线实时监测手段且处理技术昂贵(总投资1/3)二噁英处理装置:急冷装置、除酸装置、活性炭喷射吸附装置及袋式除尘器 ②二噁英的排放问题垃圾焚烧技术面临的问题1.5生活垃圾常规处理方式及其问题-焚烧法1.5生活垃圾常规处理方式及其问题-焚烧法垃圾焚烧技术面临的问题③重金属污染问题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飞灰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性重金属污染物,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已被各国列为危险废弃物,必须进行处理;由于我国垃圾分类不彻底,大量有毒物质进入垃圾焚烧炉,使得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难以避免;目前垃圾焚烧时飞灰中的重金属通常采用降温捕集、物理吸附、催化转变、湿式洗涤等方式处理,成本较高;时间 地点 事 件 描 述 2009-11广州 番禺垃圾焚烧发电厂小区居民和厂址所在村村民一行数百人集体前往广州市政府上访 2009-10吴江 反对垃圾焚烧厂投产,万人街头抗议 2009-8北京 发生群体性抗争活动,群众自发组织车队或发贴反对建设阿苏卫垃圾焚烧发电厂 2009-5深圳 数百居民聚集工地反对建设白鸽湖垃圾焚烧项目 2009-4上海 江桥垃圾焚烧厂周边敏感地区居民在垃圾厂门口抗议并悬挂标语,称“团结起来,为生存环境不被恶化而抗争” 2009-4郑州 垃圾厂周围居民拦路堵截垃圾车,迫使处理厂运转失灵,垃圾堆堆在路上 2009-2 南京 五千多居民联名反对建设南京天井洼垃圾焚烧项目。
几名市民将江苏省环保厅告上法庭 近年来国内因为兴建垃圾焚烧项目引发的群体事件 ④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 垃圾焚烧技术面临的问题1.5生活垃圾常规处理方式及其问题-焚烧法填埋焚烧 堆肥 现有技术均存在缺陷,需要探寻其他方法节能环保低碳效益共赢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环保效益1.5 小结2、生活垃圾气化熔融技术2.1 垃圾气化熔融技术原理及优势2.2垃圾气化熔融技术现状2.3西安交通大学垃圾气化熔融技术简介2.1垃圾气化熔融技术原理及优势垃圾气化熔融技术是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提出的垃圾处理新技术。
垃圾气化熔融技原理:原生垃圾热解气化可燃气体固体灰渣供热/发电燃烧熔融玻璃体熔渣气化熔融技术两大优势——①控制二恶英相比垃圾焚烧法在减排二恶英上的优势:1.垃圾气化产生的产物是气体,气体燃烧比固体燃烧更加充分,可以有效地阻隔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恶英;2.垃圾气化熔融过程中,重金属元素被熔融的液态熔渣所捕捉包覆,进入尾部烟道的重金属含量大大降低,从而可以杜绝二恶英在尾部烟道二次生成;3.飞灰经过熔融处理,将其中吸附的二恶英彻底分解,使其实现无害化。
气化熔融技术两大优势——②控制重金属相比垃圾焚烧法在重金属污染物控制上的优势:1.垃圾热解产气量小,熔融炉飞灰去除率高,通过除尘器的飞灰总量大幅度减小;2.垃圾焚烧飞灰水泥封固填埋法处理占用土地,而熔融法减容率高;3. 熔融处理后的飞灰熔渣强度高、呈玻璃态,即使破碎也不会污染环境;4.经过熔融处理后的熔渣,可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
2.2垃圾气化熔融技术现状荏原垃圾气化熔融工艺:•已经建成多套装置,其中最大规模的项目是2006年在西班牙建立的Madorito垃圾RDF发电站,其日处理量达900吨(300t/d×3),日发电量21MW,大约燃烧每吨RDF发电560kwh;•气化温度500~600℃,熔融1350℃;流化床气化熔融技术总结 •环保设备投资运行费用低; •排渣热损失小;•排烟温度低,排烟热损失小;•受热面受到磨损、腐蚀较小,设备可靠性好 经济性优势 •二恶英、重金属排放量极低; •流化床炉内脱硫脱氯技术成熟,成本低;•烟气中飞灰份额低,烟尘排放量小; •飞灰熔融处理后,对环境无污染,可回收利用;环保性优势 技术成熟 工艺先进2.2垃圾气化熔融技术现状名称布置形式结构形式加热方式气化介质纯氧高温热分解一段式立式移动床内热纯氧高炉法一段式立式移动床内热富氧流化床+旋风炉式两段式流化床内热空气或富氧等离子体式一段式立式移动床外热无热选式两段式横向移动床外热纯氧较为适合我国现状气化熔融反应装置对比:2.2垃圾气化熔融技术现状2.3 西安交通大学垃圾气化熔融技术简介2.3.1 西安交大气化熔融技术工艺路线2.3.2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2.3.3 环保性能分析2.3.4 经济性分析2.3.1技术工艺路线工艺研发基本思路1-针对我国垃圾特点:高含水率、成分复杂、热值较低;2-有机结合垃圾前处理技术:挤压脱水、筛分、分选;3-充分利用气化熔融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气、余渣,保证处理过程的经济性;4-通过系统工艺优化及多种环保技术相结合,保证处理过程的环境友好;2.3.1技术工艺路线生活垃圾料仓垃圾前处理系统原生垃圾垃圾料仓燃料垃圾流化床气化炉高热值垃圾旋风熔融炉可燃合成气余热锅炉高温烟气渗滤液浓缩系统垃圾渗滤液浓缩渗滤液助燃空气及富氧助燃空气及富氧供风及富氧系统烟气净化设备低温烟气烟气排放蒸汽炉内脱硫脱氯剂灰土填埋西安交通大学城市生活垃圾气化熔融技术工艺路线2.3.2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1-总体工艺参数选择及优化;•结合挤压脱水与筛分等前处理工艺提高入炉垃圾热值; •充分利用排烟和灰渣中的余热;前处理与气化熔融工艺参数结合•采用富氧作为反应介质,提高反应活性和反应温度,提高能量转化率;优化反应介质•优化气化反应参数,使得气化效率高,并且可以实现最佳的炉内脱硫脱氯效果;结合SNCR 技术,防止NOx 产生; •优化熔融反应过程,使得重金属得到充分固化;优化反应参数2.3.2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2-垃圾气化熔融核心装置开发;•采用内循环流化床式炉型,有效避免炉内结渣,并保证足够的炉内停留时间,使得垃圾得到充分气化; •采用优化的定向风帽,使得排渣顺畅,流化良好; •利用不同的流化风速使得炉内同时存在燃烧区和气化区,通过物料反混和烟气传输热量,使得气化反应得以进行; 气化炉开发 •采用多级燃烧式旋风炉,将垃圾热解气体高温燃烧,并使得其中的飞灰成为液态熔渣,从而实现重金属的固化; •通过分级燃烧有效避免NOx 的产生;•通过带有内衬的水冷壁回收一部分热解产生的热量,并避免壁温过高;熔融炉开发2.3.2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3-垃圾气化熔融装置环保技术集成及优化;•利用炉内脱氯脱除氯源•高温燃烧阻断燃烧不充分产生二恶英•飞灰熔融脱除飞灰固化重金属,避免尾部烟道二次生成二恶英控制•利用气化炉内液态熔渣捕获飞灰固化重金属 •利用添加剂提高熔渣对多种重金属的溶固率 重金属控制 •利用流化床炉内脱硫脱氯技术低成本的脱硫脱氯 •在余热回收阶段采用SNCR 技术控制NOx脱硫脱氯脱硝技术2.3.2 关键技术及创新点4-垃圾前处理技术及副产品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脱水、破碎、筛分等前处理技术相结合•烟气余热预热垃圾前处理技术•气化炉、熔融炉灰渣余热回收•利用液态熔渣制造建材(微晶玻璃等) •垃圾热解气净化回收副产品资源化利用技术2.3.3 环保性能分析1-可有效的控制二噁英污染(1)垃圾气化产生的产物是气体,气体燃烧比固体燃烧更加充分,可以有效地阻隔通过不完全燃烧产生二噁英的途径;(2)垃圾气化熔融过程中,重金属元素被熔融的液态熔渣所捕捉包覆,进入尾部烟道的重金属含量大大降低,从而使得二恶英难以在尾部烟道二次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