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平安校园”的建设就是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落实到大学的一项系统工程。
结合目前中学校园的安全形势,着重讨论了创建“平安校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一些对策和行之有效的创建措施,为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校园是社会的缩影,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青少年学生学知识,受教育和成才的地方。
国家的兴衰系于教育,校园的平安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能否拥有一个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已经成为中学校园发展稳定的一个基本前提。
随着学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学校园与社会的互相渗透与融合,校园的安全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近年来,发生在校园内外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及一些不安全因素提醒我们:抓好校园的政治稳定和安全管理已刻不容缓。
一、创建“平安校园”的重要意义
创建“平安校园”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凝聚学校以及社会上的各种力量,推动学校治安管理、犯罪预防、事故防范和安全保护等工作的开展,提高学校预防犯罪和损失的能力,让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得到保障,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案(事)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发案少,秩序好,学校稳定,师生满意”的校园安全管理目标。
1.创建“平安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
高校是社会大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
因此,农村中学校园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息息相关。
它的和谐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社会的和谐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对于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创建“平安校园”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中学
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稳定是发展的基础,加强“平安校园”建设,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环境,不仅关系到校园的安全稳定、学校公共财产和师生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而且是农村中学校园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3.创建“平安校园”是当前农村中学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现实需要。
一方面,农村中学校园不稳定的政治思想因素依然突出。
随着我国社会物质文化服务水平逐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等因素直接冲击校园,这必然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创建“平安校园”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村中学校园充满着朝气和活力,但静谧和欢乐的园中也存在着许多师生们必须时刻关注的安全问题。
随着校园周边治安状况日趋复杂,各类刑事、治安案件时有发生,校园及周边不安定事端也逐渐增多,涉及到广大师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归纳起来,“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随着互联网的完善,网络已经成为师生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网络在满足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首先,部分学生沉迷于上网聊天、玩游戏,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其次,色情、暴力网站的泛滥,容易使学生形成暴力、淫秽的思想倾向,成为校园的不安定因素;第三,网络的虚拟性,逐渐淡化了学生的责任感和道德意识。
2.校园治安环境日渐复杂。
一方面,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学校及周边地区物质环境,很容易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具体表现在:(1)校园周边的饮食摊点,成为威胁学生健康的隐形杀手。
(2)校园周边网吧、影吧、洗头屋等休闲娱乐场所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3)校园周边的出租屋,增强了学生安全管理的难度。
可见,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在当前形势下面临着全新的困难
与挑战,因此,制定落实创建“平安校园”的对策与措施迫在眉睫。
三、创建“平安校园”的对策与措施
“平安校园”创建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学校领导层必须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着眼于长效管理,真正形成“单位齐抓共管,师生员工主动参与”的良好局面。
为进一步推动“平安校园”的建设,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具体措施。
1.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
“平安校园”建设既要把工作融入师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中,充分发挥师生参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在“平安校园”建设中,只有形成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氛围,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
2.建立健全创建工作机制。
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必须建立健全创建工作机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把创建活动作为学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教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3.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着重做好校园消防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卫生安全管理、危险品管理等工作;积极开展安全检查,排除各类不安全隐患;积极争取管辖区公安、工商、交通、卫生等部门支持,加大对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及网吧、商业网点经营秩序、环境卫生的治理力度,发现校园及周边存在不安全因素,及时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寻求解决办法,发生滋扰校园的治安、刑事案件,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配合公安机关予以打击。
4.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学校要不断提高应急处警能力,建立各类突发事件处置工作预案,加强应急工作队伍的培训和演练,努力构建以校园110为中心,学校共同参加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师生利益重于一切,校园安全重于一切”和“全心全意为师生提供一流安全服务”的思想,严格履行“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的工作宗旨,为保护师生安全和维护学校稳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真正成为师生信
赖的“安全保护神”。
5.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充分利用网络、板报、广播、电视等宣传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平安校园”创建宣传活动,号召师生员工关注学校安全,发动他们积极参加创建活动。
总之,创建“平安校园”,高校既要从全社会构筑“和谐社会”的高度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又要从学校固有的特殊性出发,赋予其独特内涵和新鲜内容。
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到上下一心、齐心协力、相互协作,认认真真、切切实实地把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确保“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真正取得实效。
四、小结
创建“平安校园”是学校和社会治安、安全形势发展需要,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和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战略方针和重要举措。
通过开展“平安学校”建设活动,既能不断优化校园安全环境,推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建设,促进学校安全管理事业的发展,为广大师生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也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早日建成,保障学校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总之,“平安校园”建设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