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模板生产技术条件

钢模板生产技术条件

钢模板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说明了钢模板的组成、结构形式;规定了钢模板的设计要求、加工制作要求、检验方法及标志、保管和运输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JGJ 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74-2003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GB 50113-2005 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 50017 钢结构设计规范GB/T 700 碳素结构钢GB/T 1591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 5117 碳钢焊条GB/T 5118 低合金钢焊条GB/T 5780 六角头螺栓C级GB/T 5782 六角头螺栓GB/T 1229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GB/T 1230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 1228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 8110-1995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3 钢模板组成基本规定3.1 钢模板应由面板系统、支撑系统、操作平台系统及连接件等组成。

3.2 组成钢模板各系统之间的连接必须安全可靠。

3.3 钢模板的支撑系统应能保持钢模板竖向放置的安全可靠和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自身稳定性。

3.4 钢模板应能满足现浇混凝土体成型和表面质量效果的要求。

3.5 钢模板结构构造应简单、重量轻、坚固耐用、便于加工制作。

3.6 钢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整装整拆,组装便利,在正常维护下应能重复周转使用。

4 钢模板的设计要求4.1 一般规定4.1.1 钢模板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质量要求及施工设备和材料等结合施工工艺进行设计。

4.1.2 钢模板中的钢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

大模板、滑升模板等的设计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113《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的相应规定。

4.1.3 钢模板设计时板块规格尺寸宜标准化。

4.1.4 钢模板各组成部分应根据功能要求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进行设计计算。

4.1.5 钢模板设计时应考虑运输、堆放和装拆过程中对模板变形的影响。

4.1.6 钢模板设计时应考虑组装方便变捷,连接处采用定位销孔,每条接缝处不少于3个定位销孔,定位销及孔结构见示意图。

定位销及孔示意图4.1.7 钢模板设计最终应达到的要求有:签字齐全的设计图纸(总图、零件图、细部拆分图)、工装图、排料图、工艺图、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必要时,应有刚度、强度、稳定性的核算。

4.2 材料选用4.2.1 为保证模板结构的承载能力,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模板体系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等不同情况,选用适合的钢材型号和材性,且宜采用Q235钢和Q345钢。

4.2.2 模板的钢材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4.2.2.1 钢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700《碳素结构钢》和G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规定。

4.2.2.2 手工电弧焊接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5117《碳钢焊条》或GB/T5118《低合金钢焊条》中的规定。

4.2.2.3气体保护焊接用的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8110-1995《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中的规定。

4.2.2.4连接用的普通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5780《六角头螺栓C级》和GB/T5782《六角头螺栓》的规定。

4.2.2.5连接用的高强度螺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GB/T1229《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和GB/T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的规定。

4.3 设计计算4.3.1 钢模板结构的设计计算应根据其形式综合分析模板结构特点,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并应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计算其变形值。

4.3.2 当计算模板的变形时,应以满足混凝土表面要求的平整度为依据。

4.3.3 设计时应根据模板结构形式及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计算其承载能力。

当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应考虑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参与模板荷载效应组合的各项荷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参与大模板荷载效应组合的各项荷载4.3.4 计算钢模板的结构和构件的强度、稳定性及连接强度应采用荷载的设计值。

荷载设计值,应采用荷载标准值乘以相应的荷载分项系数求得,荷载分项系数按表2取值。

表2 模板荷载分项系数4.3.5 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4.3.5.1倾倒混凝土时对竖向结构模板产生的水平载荷标准值按表3取值。

表3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KN/m2)4.3.5.2 振捣混凝土时对竖向结构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按4.0KN/m 2计算(作用范围在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的有效压头高度之内)。

4.3.5.3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标准值当采用内部振捣器时,新浇筑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可按下列两式计算,并取较小值。

F=0.222/1210υββγt cF=Hc γ式中 F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 2);c 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kN/m 3);t 0 ——新浇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h ),可按实测确定。

当缺乏实验资料时,可采用t 0=200/(T+15)计算(T 为混凝土的温度,℃);υ——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混凝土顶面的总高度(m );1β——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参外加剂时录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混凝土侧压力的分布示意 2β——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100mm 时,取1.10;不小于100mm 时,取1.15。

其中,有效压头高度Hy=F/c γ4.3.6 钢模板及配件使用钢材的强度设计值、焊缝强度设计值和螺栓连接强度设计值按表4、表5、表6选用。

表4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m 2)表5 焊缝的强度设计值(N/mm 2)表6 螺栓连接的强度设计值(N/mm 2)4.3.7 钢模板操作平台应根据形式对其连接件、焊缝等进行计算。

钢模板操作平台应按能承受1kN/m 2的施工活荷域设计计算,平台宽度宜小于900mm ,护栏高度不低于1100mm 。

4.3.8 风荷载作用下钢模板自稳角的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则:4.3.8.1 钢模板的自稳角以模板面板与铅垂直线的夹角“а”表示,如图:a ≥arc sin[-P+(P 2+4K2ω2k)1/2]/2K ωk式中 a ——大模板自稳角(°);P ——大模板单位面积自重(KN/m 2);ωk——风荷载标准值(KN/ m 2); ωk =1600/2f Z S υμμ 钢模板自稳角示意图式中Sμ——风荷载体型系数,取Sμ=1.3;Z 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大模板地面堆放时Z μ=1;fυ——风速(m/s ),根据本地区风力级数确定,换算关系参照表7规定。

表7 风力、风速、基本风压换算关系4.3.8.2 当验算结果小于10°,取a ≥10°;当验算结果大于20°时,取≤20°,同时采取辅助安全措施。

4.3.9 钢模板钢吊环截面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4.3.9.1 每个钢吊环按2个截面计算,吊环拉应力不应大于50N/mm 2,大模板钢吊环净截面面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502⨯≥xd d F K S 式中 S d ——吊环净截面面积(mm 2);F x ——大模板吊装时每个吊环所承受荷载的设计值(N ); K d ——截面调整系数,通常K d =2.6。

4.3.9.2 当吊环与模板采用螺栓连接时,应验算螺纹强度;当吊环与模板采用焊接时,应验算焊缝强度。

4.3.10 对拉螺栓应根据其结构形式及分布状况,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进行强度计算。

4.4 具体要求4.4.1 钢模板的面板应选用厚度不小于5mm 的钢板制作,材质不低于Q235A 的性能要求。

4.4.2 钢模板的法兰采用钢板或角钢,横筋、竖筋采用型钢或钢板制作,材质宜与钢面板材质同一牌号,以保证焊接性能和结构性能。

4.4.3 钢模板的背杠及桁架采用型钢制作,材质不低于Q235A 的性能要求。

4.4.4 钢模板的吊环应采用Q235A 材料制作并应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

4.4.5 钢模板对拉螺栓材质应采用不低于Q235A 的钢材制作,应有足够的强度承受施工荷载。

4.4.6 钢模板的面板、法兰、横筋、竖筋、背杠、桁架及吊耳等的设计按表8进行归类标准化设计。

表8 模板设计标准化参数尺寸(mm)5 钢模板的加工制作要求5.1 原材料要求5.1.1 钢板的厚度、型钢的规格尺寸、材料外观质量要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对尺寸超差和严重锈蚀者不得使用。

5.1.2 焊接材料要符合设计要求,并且与母材相配匹,不应使用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和受潮的焊剂。

焊接材料质量要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

5.2 下料要求5.2.1 所有材料下料后必须清理毛边。

5.2.2 下料方法有手工或半自动切割机划线下料、样板划线下料、数控切割机下料、剪板机定位下料。

采用手工或半自动切割机划线下料,所划切割线必检,每件零件进行检验;采用样板划线下料,先对样板进行检验,后对首件进行检验,再在下料过程中进行抽检。

采用数控切割机或剪板机下料,先对号料及定位进行检验,后对首件进行检验,再在下料过程中进行抽检。

5.2.3 面板下料采用数控切割机或半自动切割机或剪板机下料,保证几何尺寸精度。

下料尺寸长、宽误差为(0、±1毫米),板边不直度误差≤±0.5毫米,对角线差≤±1.5毫米,同规格的板料尺寸大小要一致。

如果出现超差的面板,要进行修整打磨。

5.2.4 如果面板需拼接,必须是拼接完后取方下料。

5.2.5 模板面板不允许有划痕、擦伤、锤击、严重锈蚀等缺陷,表面光滑平整(平面度≤2 mm)。

5.2.6 型材下料采用样板划线机械切割下料或火焰切割下料,打磨切割面,有角度的必须用专用样板量具检验合格方可使用,保证几何尺寸精度。

所有型钢筋板下料尺寸为L(+0、-1)。

5.3 钻孔要求5.3.1 法兰连接螺栓孔加工有钻孔和冲孔两种方式。

对于批量小或尺寸大的零件,采取钻床钻孔方式,对于批量大的法兰常采用冲床或液压联合冲剪机冲孔方式。

5.3.2 法兰叠加钻孔,叠加高度不大于70mm,找正基准面对齐后点固,并做好相邻处标识。

5.3.3 法兰连接孔采用专用模具钻孔,连接孔距面板偏差≤0.5mm;任意孔距误差≤0.5mm,孔距累计误差≤1mm,不允许因连接孔对不上而任意割孔。

5.3.4 严禁手工气割成孔(含拉杆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