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摘要】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习惯,并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表达,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口语教学英语口语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具有很强的交际性和实用性。

新课标下的PEP Primary English 教材很重视口语教学部分,它打破了传统英语教学造成的“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等不良局面,谱写了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新乐章。

而小学英语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的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

可是,真正能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学生却为数不多。

因此,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人结合几年来的教学积累对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作如下探讨。

1创设良好的语言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融入课堂
开始学生不习惯教师用英语讲课,这时,教师要坚持用英语来组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说的速度可慢些,要多次重复,让学生反复听,反复感受。

渐渐地,学生熟悉了教师的语言,就能融入英语的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氛围,激发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例如,在对话表演(Read and act)这一环节中,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带动作、带表情表演场景对话,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使用英语。

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使所学语言技能与实际相联系,不但能掌握了语言,而且体会到了英语的交际功能,从而使学生在遇到实际情景时可用英语直接交流,达到实际运用的目的。

2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说英语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起着很大的作用,语言学习尤其如此。

要想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愿望,只有当他们想说英语,愿说英语的时候,他们才会真正用心去学,努力去学。

而一旦学生有了想说、愿说的欲望,学习对他们来说将是一种乐趣而非是一种负担。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兴趣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兴奋状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3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善于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录音、投影等农村小学能够运用的各种教学媒体以及自己的各种表情等, 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情境, 让学生在轻松的情境中激发说话的欲望, 情不自禁地、积极地参与到口语训练中。

如在教单词、句子、诗歌的时候,给它们配以动作、声音、节奏,让说话与动作、声音、节奏相结合,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并记得牢。

在课堂上,我们要尽量运用实物进行教学,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

特别是中低年级,尽量用表演、游戏的方式提高表达能力。

例如,三年级学生在学习水果时,我在一个大袋子中放入各种水果,然后让学生来摸一摸、闻一闻,或者用猜谜的方式。

比如告诉他们这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等
等,让他们猜一猜。

老师作出示范,让学生之间用“What is it ?” “Is this a/an…?”进行简单操练。

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往往会学得争先恐后,兴趣不减。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表演,把学生带入仿真的生活环境之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把课文里的英语真正地和生活结合起来。

4宽容的对待学生的错误,给学生营造心理上的愉快氛围
在学生参与的课堂交际活动中,教师应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语言能力。

老师需要有一定的容错度,即学会容忍含糊语言现象的存在。

当学生试着用英语进行交际表达时,动不动就给予纠正会造成学生开口焦虑感,而不同程度或形式的焦虑对学习效果也产生影响。

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表达想法的宽松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我们老师要把学习的快乐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品尝到快乐、甘甜,让我们的孩子快快乐乐地学英语。

5加强听的训练,让学生不断积累
从语言习得的角度看,一个人想掌握一门语言都是先从听开始,然后才有说。

因此,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也要加强听的训练,从而形成一定的英语语感。

课文录音、英美国家人士录制的英语学习磁带等都可以作为听力材料加以模仿。

但更重要的还是我们教师的教学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素质。

别让学生停留在“中国式英语”上。

当然让学生说还是最重要的。

在注重听的同时,要让学生大声朗读英语,指导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速。

教师在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要加强语音教学,注意区分和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

英语中有很多单词的读音是很相似的,但是它们的意义完全不同,两者之间根本没有联系,因此需要教师在进行语音教学时严格把关。

英语中还有一些单词的读音是完全相同的,但是意义也截然不同,这就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单词的意义,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加以区分,辨别听力材料中涉及到的究竟是哪一个单词,才能获得准确的信息。

教师要想办法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听、多说、多交流,让他们一天天发现自己的进步。

6扩充教材,满足学生交流英语的需要
学生有了交际的欲望后,常常会感到有些东西不知怎么说,因为要交流,还需要有相对足够的语言基础。

我们知道,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输出能力,满足交流的需要。

因为如果教师给学生的输入量有限,学生就不会有大的输出。

这样,学生在交谈时,由于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很容易产生语言障碍,从而失去交流的兴趣与信心。

这个问题在低年级学生身上尤为突出。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学生的交谈需要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扩充与改革。

把与学生学习、生活交往密切相关的单词、句子、对话、歌曲等内容有计划地渗透到每节课的英语学习中,由简到繁反复重现,这就是“input”,从而使学生的语言储备滚动上升,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又掌握了大量积极而有效的语言信息,这就是“output”。

这样,在交流时,他们就会“厚积薄发”,真正体会到应用英语交流的乐趣,不会再因为知识储备不足而张口结舌了。

英语口语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使教学真正做到为用而教、为学而教,从培养学生的能力、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重视小学英语口语教学,让40分钟的课堂成为学习的乐园,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感于其中,不断体会说英语的成功和喜悦,逐步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