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至长春高速公路龙井至大蒲柴河段工程项目LPTJ03合同段隧道工程冬季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目的、使用范围为了加强隧道冬季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各类安全质量事故发生,全面确保生产目标的实现,针对冬季施工安全质量工作重点,结合项目部冬季施工的具体情况和工作重点,特编制冬季施工方案。
第二章冬季施工期限划分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 5d 稳定低于 5℃或最低气温降低于-3℃时,混凝土施工进入冬季施工。
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 5d 稳定高于 5℃时,解除冬期施工。
进入十月份后,要随时注意收集当地的气象资料,每天测温,并做好气温突然下降的防冻准备工作。
(日平均气温指一天24小时的平均气温,也可在当地时间 02:00、08:00、14:00及20:00测量室外温度平均取值,这是在地面以上1.5m 处,并远离热源的地方测得的)。
第三章工程简介第一节工程概况延吉至长春高速公路龙井至大蒲柴河段工程项目LPTJ03合同段,起点K75+000,终点 ZK84+000(YK84+000),全长 9.075Km。
其中左幅:ZK79+979~ZK84+000 右幅:YK79+979~YK84+000为隧道工程。
第二节水文气象条件本标段项目所在地位于吉林省延边地区龙井市境内。
属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明显,春季干燥多风,冬季漫长寒冷,10末开始结冻,5月末解冻,6月上旬化透。
年平均气温5℃,极端最高气温33.2℃,极端最低气温-33.2℃。
第三节、工程地质情况本工程隧道沿线区域位于长白山系北侧支脉,在大地构造上位于中朝准地台(I)之中的IV级构造单元和龙地块(I11-5)之中。
基北侧为古洞河北西向深大断裂带(槽台边界断裂),受区域构造影响,区内北西向、北东向、南北向断裂构造较发育,控制了区域构造轮廓。
主要地层为晚太古界表壳岩和各类花岗岩质片麻岩,表层广泛分布有第三系船底山组玄武岩。
第四章、冬季施工总体部署第一节、施工组织机构为确保冬季施工正常进行,我项目部成立冬季施工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包括:项目经理至班组长。
以项目班子领导牵头,各相关职能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参与组织工作,具体组织系统如下:组长:廖奇副组长:吴铁振熊冬才成员:赵勇王军马恩国王杰李伟朱明启王春明第二节、管理组织职能项目部成立冬季施工领导小组,统筹管理冬季施工管理工作,并结合各部位施工生产需求开展冬季施工领导协调工作。
冬季施工领导小组成员按照各自专业管理工作性质,按照本部门要求,制订有指导性的管理文件。
领导职能:项目冬季施工领导工作小组对冬季施工起领导作用,结合各项目的具体情况开展落实项目冬季施工工作。
协调职能:项目冬季施工领导小组对项目冬季施工工作起协调管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根据各部位特点对冬季人、机、材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
检查职能:项目冬季施工领导工作小组对所属各部位冬季施工工作情况不定期进行检查,监督各施工队对冬季施工工作措施的落实情况。
供应职能:项目冬季施工领导工作小组负责对所属冬季施工计划物资进行保障供应。
项目经理是本工程项目的质量负责人,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负责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确立本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稳步提高,满足业主的质量要求,争创国家优质工程。
项目经理是本工程项目的安全负责人,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开展各项安全生产活动,规划落实标准化工地建设,确保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项目经理是本工程项目的工期责任人,负责组织制定施工进度计划,落实资源配置,确保本工程项目工期目标的实现。
负责本工程项目的文明施工管理,成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组织制定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积极推行文明标准工地建设。
项目副经理负责施工现场的生产管理,协助项目经理抓好施工中的质量、安全和现场管理工作,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项目总工程师负责本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工程质量、计量测试以及地质预测预报的领导工作,指导全体技术人员有效开展技术管理工作。
负责解决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难题,组织制定质量通病的预防和纠正措施,负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先进技术成果在本工程项目上的应用。
工程技术部负责本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控制,负责技术交底,并解决施工遇到的技术难题。
实施超前地质预报、测量、试验、检验。
根据工程特点,组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四新技术成果。
安全质量部负责根据集团公司的质量方针和本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制定质量管理办法和质量规划,负责质量管理工作,行使质量监督职能。
负责工程质量的检查、监督、评定和验收。
针对隧道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质量措施,建立质量监控保证体系,并负责监督、检查。
负责本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规划,制定安全管理办法,负责制定安全工作目标、安全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制定安全保证措施,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制定安全检查制度,负责定期和日常的监督、检查,组织安全的检查评审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活动和安全标准工地建设,负责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物资设备部负责物资设备的采购供应及管理办法,制定物资设备管理办法,检查物资设备的采购、验收和评定,负责工程设备的安装、检验、标识和记录,检查各施工队的材料消耗和设备使用情况。
财务部负责本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
根据施工计划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开展成本预算、控制和考核工作。
计划合同部负责本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验工计价和计划统计。
综合办公室负责项目经理部的人力资源及环境保护工作,制定环保体系并落实环保措施。
负责宣传、接待以及协调等工作。
试验室负责本工程项目原材料及施工过程的试验检验控制。
第三节、作业队伍及施工机具一、作业队伍:(一)隧道主洞1、隧道掘进施工队:负责本合同段隧道开挖钻孔及爆破工作;2、隧道衬砌施工队:负责隧道开挖初期支护的锚杆施工、挂网施工、钢拱架施工及喷射混凝土施工等工作;3、二衬施工队:负责防排水、钢筋加工及安装、浇筑二衬混凝土。
4、车队:负责隧道爆破出碴外弃及材料运输工作;(二)隧道斜井1、隧道掘进施工队:负责斜蟛开挖钻孔及爆破工作;2、隧道初支施工队:负责隧道开挖初期支护的锚杆施工、挂网施工、钢拱架施工及喷射混凝土施工等工作;3、车队:负责斜井爆破出碴外弃及材料运输工作;二、计划投入施工机械设备为了满足工程冬季施工需要,提高施工进度,确保工期和质量,本工程将根据不同部位的施工工艺,结合我公司既有机械及仪器设备情况,合理配置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见后附表《投入本项目主要施工机械表》。
三、工程测量与工程试验本项目经理部设测量队,建立各级测量组织,配备具有相当经验的技术人员,有实际操作能力、有上岗证的测量工人,配备相当等级并经检验合格的测量仪器和工具,以保证测量工作的有效进行。
根据工程实际及施工合同要求,建立符合标准的工地实验室,设专职试验员,配备工地现场试验所需要的试验仪器。
工地实验室不能完成的试验如防排水材料试验等均委拖给吉林省正达交通建设检测有限公司进行。
第五章冬季施工保证措施按照公路工程施工的相关规定,当出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三天低于 5℃时,必须采取相应的冬季施工措施。
第一节施工前准备一、技术准备:1、认真学习贯彻国家有关冬期施工的规范、规程及公司的有关文件,组织所有参加冬施的人员进行冬施培训。
2、冬期施工培训:要对冬施方案进行交底和培训,明确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方法、质量要求、施工试验要求。
现场填写详细技术交底,交到所有操作人员手中,明确职责,方准上岗。
3、根据规范要求和冬天的气温情况,做好冬季施工混凝土、砂浆及掺外加剂的试配试验工作,提出施工配合比。
4、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并按测温要求进行测温。
二、材料准备:1、液体材料、易被冻坏材料,冬施前合理储备,足量存放,综合安排,尽可能避开低温进货。
2、根据现场实地情况现场设砼拌合站,料仓及主机采用彩钢房全部封闭,内设暖气片采用锅炉取暖;砂、石输送带采用保温材料包裹。
保证混凝土出机温度不低于10℃~15℃,以满足施工要求。
3、拌和用水采用锅炉蒸气加热,加热温度通过热工计算控制。
详见后附《拌和用水加热温度选用表》4、准备好对施工现场暖棚进行封堵的材料,如聚氨酯、热鼓风机、电炉、无纺布、密封条、电热毯、火炉等;检查施工现场,对于需封闭之处做好封堵工作,防止室外寒气侵袭。
5、对于易燃易爆的材料设专库存放,并配备足量灭火器。
三、机械准备1、冬季施工使用的各种机械应全面检查,更换冬季用润滑系统用油及燃料,对有问题的机械设备及时修理,不得带故障运转。
机械在使用前应首先检查传动系统,无冻结情况后方可启动,每日工作前对所用机械进行预热,并做详细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正式作业。
非专职机电人员严禁动用机械设备。
定期检查电力设施,防止电线硬化破损后因雨雪导致漏电现象。
施工机械、车辆采用低标号柴油,每日施工完毕后排空水箱余水,防止冻结,对有特别要求的机械开进车库保温。
在冰雪天气作业的车辆安装防滑链。
机械加强保养,勤检查,多观察,防止设备冻裂。
水源及消火栓提前做好保温工作,防止受冻。
2、混凝土运输采用搅拌车运输,为减少拌制好的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在搅拌车的筒体外侧应增加保温的棉罩或其它保温罩,使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减少,进场下料时逐车检测混凝土温度。
3、二衬混凝土由拌和站出料,混凝土运输车运至洞内。
初喷混凝土拌和机设置在洞内,并与洞口保持不小于200米的距离,同时在拌和机几拌和混凝土用碎石、沙子等附近设置1~2 台煤炉,使拌合材料表面温度不低于零度,同时保持拌合地点附近温度控制在不低于5℃。
浇筑混凝土地泵及湿喷机放置于洞内,并设置 1~2 台煤炉加温,以防搅拌车下料时混凝土热量损失太大及中间停顿时进料口结冻。
混凝土输送管道沿全长采用双层保温材料包裹,里层为草(麻)袋,外层为彩条布并用铁丝扎紧,控制混凝土泵送过程中温度的损失,从而控制混凝土浇筑完成温度不低于10℃。
四、洞口保温暖棚准备进入冬季施工前,在隧道暗挖洞口,利用型钢和毯布搭设保温大棚,四周密闭,留门挂棉门帘。
在棚内及洞内设置煤炉采取加温措施。
在洞口段设置两座煤炉,以满足洞口段与棚外低温过度阶段的提温需要,进洞后每 30 米设置一座煤炉,所有煤炉外接排风管,保证洞内无一氧化碳的安全隐患,隧道爆破后定期排风,隧道从洞口段开始每 20 米设置温度计,每日两小时检查一次洞内温度情况,保证棚内及洞内温度达到 5℃~10℃以上。
暖棚保温及洞内取暖安排6人至8人二十四小时轮班作业,保证棚内及洞内温度,尤其在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施工结束后,保证混凝土施工面温度达到 10℃以上,促使混凝土强度尽快上涨,以保证初期支护的有效性,保证开挖面稳定,保证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