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建【通信】27、通信传输管道、管线工程建设指导图册

一建【通信】27、通信传输管道、管线工程建设指导图册

传输管道/管线工程建设图文介绍第一章通信管道工程管道按照报建手续和挖掘养护管理部门的不同,分为市政管道、公路管道和小区管道三类。

①、市政管道:在市政道路规划红线范围内建设,必须向规划部门办理规划报建手续,并由市政管理部门批准挖掘的管道;②、公路管道:在公路路产范围内或公路建筑控制区内建设,需向公路管理部门办理行政许可手续、并由公路管理部门批准挖掘的管道;③、小区管道:以上两种管道之外的管道,无需向行政主管部门报建。

1.1施工前的环境检查1、检验质量证明文件检验进场材料(PVC管、井盖、钢筋、水泥、砖、石、砂)的各种质量证明文件,如合格证、技术说明书、生产厂家、出厂日期等。

2、管材检查:PVC管身及管口不得变形,接续配件齐全有效,承接管的承接口内径与插口外径吻合;管身应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负偏差应不大于1㎜。

钢管材质、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不得有锈片剥落或严重锈蚀;管的外径、壁厚偏差在允许范围内,管孔内壁应光滑、无节疤、无裂缝;各种钢管的管身及管口不得变形,接续配件齐全有效,套管的承接口内径应与插口外径吻合。

3、建筑材料检查对于方砖的检查,要求砖块无蜂窝状、缺角、断裂、易碎等现象,其规格尺寸须符合规范要求。

各种标号的水泥应符合设计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工程施工中严禁使用假冒、过期或受潮硬化的水泥。

通信管道工程用的石料,应采用天然砾石或人工碎石,不得使用风化石;石料的粒径应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石料中含泥量,按重量计不得超过2%;针状、片状颗粒含量,按重量计不得超过20%;硫化物和硫酸盐类含量,按重量计不得超过1%;石料中不得含有树叶、草根、木屑等杂物。

4、井圈、井盖对于手孔所用的井圈井盖,首先需对其出厂合格证明及检测报告进行核实确认,其品牌、型号、尺寸、承载力必须符合合同和设计要求,要求现场使用时无缺角、蜂窝、泡眼、裂纹、断层等缺陷;同时,也需对井圈井盖进行随机抽样送检,通过专业质检机构对其各项质量指标加以核准。

1.2管道敷设施工规范 1、管沟开挖施工当管道施工现场的环境、材料、器具检查工作完成,符合管道破土施工条件后,要求先进行沟坑的定位放线工作,确保管道沟坑的位置准确。

监理人员应检查现场是否按设计文件及城市规划部门批准的位置、坐标和高程要求进行施工。

一般情况下,按测量线及定位桩开挖,管道、手孔与中心线的偏差不得大于10mm 。

通信管道沟槽的开挖,其沟深应以设计高程为基准参照条件,正常情况下,人行道要求管道埋深0.8米以上,车行道要求1米以上,相应埋深是指管顶与路面的高差。

若原地面高于公路面,以公路面为标准;原地面低于公路面的情况,以原地面为标准。

遇到特殊路段,则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管沟的宽度应根据布放管数的不同而相应调整,但应保证铺设PVC 管后,管群左右两侧距沟边的距离:在管道基础深度小于63厘米时,应分别大于等于15厘米;在管道基础深度超过63厘米时,应分别大于等于30厘米。

各种材质构成的通信管道,其最小埋深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通信管道现场堆土:开凿的路面及挖出的石块等应与泥土分 别堆放;堆土不应紧靠碎砖或土坯墙,并应留有行人通道;城镇内的堆土高度不宜超过1.5米;堆置土不应压埋消火栓、闸门、电缆、光缆线路标石及势力、煤气、雨(污)水等管线检查井,雨水口及测量标志待设施;土堆的坡脚边应符合市政、市容、公安等部门的要求。

管沟开挖完成后,应在PVC 管敷设前对沟底进行抄平整理,保证沟底平整,无碎石、断砖、垃圾等杂物。

根据设计文件的具体要求,一般情况下需在沟底铺垫细沙或细土,厚度为10厘米左右。

在整个开挖过程中,要求监理人员进行巡视检查,对已完成开挖段的沟深、沟宽按比例进行抽测记录。

如遇到特殊施工路段,管道路由只能采取弯曲线路的情况,应确保管沟弯曲半径大于36米,在弯曲处尽量平缓过渡。

2. PVC 管铺设施工工程中所用的管材的材质、规格、程式和断面的组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塑料管排列要求:管群排列组合应符合设计要求。

布放塑料管的根数为2时,应呈“一”字型排放;3根时,应呈“品”字型排放;当根数大于3时,应采用分层叠放方式。

塑料管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同沟布放多根塑料管时,应每隔10m左右捆绑一次;使用金属定位架时,应每隔2m 设一定位架。

塑料管防护:塑料管在布放前,应先将两端管口严密封堵,防止水、土及其他杂物进入管内;塑料管在沟内应平整、顺直;在石质沟底铺设塑料管时,应在其上、下各铺10cm 后的碎土或沙土。

塑料管接续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塑料管道的接口断面应平直、无毛刺,并应采用配套的密封接头件接续。

无论是套箍式或插口式,2孔以上管道需用素混凝土进行包封。

3、管道沟槽回填土施工管道铺设完成后,进行管沟回填土施工。

对于该工序的要求,回填前应先清除沟内的遗留杂物,如有积水或淤泥,必须排除后方可进行回填。

首先在管群顶部和两侧分别回填10~15cm 的细沙,同时,要求施工操作人员检查回填土的土质情况,在PVC 管管群顶部30厘米以内以及靠近管道两侧的回填土内,不得含有直径大于5厘米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设计文件有特殊要求的应做换土或过筛处理,垃圾土、腐蚀性土严禁当作回填土使用,以保证管道的长期稳定使用。

管道两侧应同时进行回填土施工,每回填15厘米厚,应用木夯排夯两遍。

回填高度超过管道顶部30厘米以上,每回填土30厘米,应用木夯排夯三遍或蛙式打夯机夯实两遍,直至回填完成。

1.2人手孔建筑规范要求手孔的砌筑施工是通信管道工程的一个重要施工工序,其施工质量对于日后井内光缆的敷设、固定、安全防护影响较大。

1、人(手)孔定位:人(手)孔一般设在管道的中心线上,人(手)孔间的距离应按地形(地物)或设计确定,一般不能超过120米,当遇到特殊地段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的,需让相关单位视现场实际情况再作出相应的调整。

同时直角拐弯的地方要用大弧度的弯管或多加井。

2、人(手)孔开挖:在人(手)定位处根据该人(手)孔类型划线开挖,要放坡挖坑,坑壁与人(手)孔外壁应预留40厘米,以利于墙壁内外批荡。

3、人(手)孔基础:手孔基础要求为10厘米厚(人孔15厘米)、150#的混凝土基础,浇基础前应清理孔内杂物,挖好积水坑,基础表面应向中间积水坑泛水。

有特殊情况要加厚(如:底面渗水、地质不稳定等)。

4、人(手)孔砖砌体待垫层养护完成后,进行手孔墙体砌筑施工,要求砖墙面应平整、美观,不得出现竖向通缝。

砖砌体砂浆饱满程度应不低于80%;砖缝宽度应为8-12毫米,同层砖缝的厚度应保持一致。

砌体横缝应为15-20毫米,竖缝应10-15毫米;横缝砂浆饱满程度也应不低于80%,竖缝灌浆必须饱满严实,不得出现跑漏现象。

砌体必须垂直,砌体顶部四角应水平一致;砌体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5、人(手)孔墙体的粉刷:墙体的垂直度(全部净高)允许偏差应不大于10mm ,墙体顶部高程允许偏差应不大于20mm ;墙体与基础应结合严密、不漏水,结合部的内外侧应使用1:2.5水泥砂浆抹八字角;抹墙体基础的内、外八字角时,应严密、贴实、不空鼓、表面光滑、无飞刺、无断裂等现象。

砌筑墙体的水泥砂浆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

内、外墙砂浆厚度为12-15mm6、井圈/井盖安装:井盖类型根据使用部位进行选用,如:城市道路应采用承载力为36KN 的A 级重型井盖、小区道路采用承载力为21KN 的B 级普通型井盖、其它情况则采用承载力为17KN 的C 级轻型井盖。

井圈与井盖的压边宽度不得小于50mm ,手孔井圈顶部高程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正偏差不大于20毫米。

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安装。

7、挖土回填:手孔砌筑抹灰完成后,待外批自然风干稳固后,方进行手孔外侧回填土施工。

靠近手孔壁四周的回填土中,不应有直径大于10厘米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

手孔坑每回填土30厘米,用木夯排夯两遍。

手孔坑的回填土不能高于手孔井圈的高度。

1.4管道工程施工后续处理在管道铺设及手孔砌筑完成后,将针对管道工程的施工进行后续处理。

1、封堵管孔将所有手孔内的管孔用堵头封堵严密,以防止杂物进入管孔而影响光缆子管敷设。

2、标桩的制作及种植一般情况下,标桩的制作采用白色PVC管加灌混凝土的方式,要求PVC管规格统一,外径为110毫米,内径为98毫米,高度为1.5米;在制做的过程中要求用C25的混凝土灌注填充,严禁空心或充沙。

标桩固定的位置应在离井外侧约15~20厘米远离行人车辆处垂直种植,埋深要在70厘米以上,同时要在埋坑内灌充同强度混凝土,确保标桩种植牢固;3、管道试通及管道段长计量管道工程验收之前,施工单位应对所有新建管道进行试通检验,整个过程监理人员须全程旁站监督,并做好现场的试通记录。

对于直线管道,其试通棒规格为F95 ×900mm;对于曲率半径大于36米的弯曲管道,其试通棒规格可为F95×600mm。

管道段长计量签证是日后结算的原始凭证和重要计算依据。

因此,要求在管道施工完成后,由现场监理人员组织施工单位针对管道段长进行逐段计量。

计量过程中,测量工具应选用皮尺,不得使用测距轮,单段长计量起始端位应为前后手孔的中心点位置,其误差不得超过所测段落长度的0.5%,采取全检全测方式,监理人员在现场做好起始井位和对应段长的记录工作,并签证确认。

1.5特殊路段处理1、特殊地段管沟挖掘规范:a、通信管道施工中,遇到不稳定土壤或有腐蚀性的土壤时,施工单位应及时提出,待有关单位提出处理意见后方可施工。

b、通信管道施工开挖时,遇到地下已有其他管线平行或垂直距离小于通信管道设计规范要求或危及其他设施安全时,应向建设单位反映,在未取得建设单位和产权单位同意时,不得继续进行施工。

c、挖掘沟(坑)如发现埋葬物,特别是文物、古墓等必须立即停止施工,并负责保护现场,与有关部门联系,在未得到妥善解决之前,施工单位等严禁在该地段内继续工作。

2、在传输管道的工程施工中,常会遇到管道过桥、过路、低洼、斜坡路段等多种特殊的情况,对于这些区域的施工,需采取一些特殊的施工工艺,如:架装铁箱、敷设钢管、混凝土包封、水泥路面开挖、顶管等。

a、对土质疏松、不稳定或积水较多地段,需在管道接口处采取混凝土包封处理,包封所用混凝土标号不小于C20;其规格为:边长大于管壁外沿10~15厘米的混凝土方块;同时,在地下开挖条件受限或低洼路段,其管道埋深不能达到设计规范要求时,也应采用混凝土包封,包封长度应超出该路段首尾各15厘米;所有管道途经水渠、桥梁等易焚烧垃圾的区域或公路两侧易发生塌方情况的路段,必须采取混凝土包封处理。

3、在进行管道施工过程中,若遇到过桥、跨越水沟的地段,需套用钢管保护;钢管接续宜采用管箍法:两根钢管应分别旋入管箍长度的1/3以上,两端管口应锉成坡边;使用有缝管时,应将管缝置于上方,钢管在接续前,应将管口磨圆或锉成坡边,保证光滑无棱,严禁不等径的钢管接续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