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工作情况报告
为切实掌握全镇党员组织关系的基本情况,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严格党员的日常管理监督,按照县委组织的要求,楚村镇认真组织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工作,为开展“两学一做”做好思想动员和组织准备。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召开专题会议对全镇党员组织关系梳理排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会上学习了省委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开展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的通知》精神,对全镇排查工作进行了部署,明确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工作的责任人、认定范围、开展步骤和时间节点。
要求各支部高度重视此次工作,立即开展行动,确保高质量完成此次党员组织关系集中排查工作。
二、多措并举,真抓实干。
召开专题会议,向全镇各党支部发放了《党员集中摸排情况登记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情况汇总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管理及处置情况汇总表》等五类表格和填表说明,强调此次党员组织关系排查摸底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党支部特别是村党支部要高度重视,真正核查党员身份信息,摸清流动党员底数,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健全完善党员档案,认真做好信息统计,对个别暂时联系不上的党员进行了入户,想尽一切办法确保联系到每位党员,真正实现活动主体全覆盖。
三、认真摸排,集中归档。
各党支部根据党员花名册、入党材料、组织关系介绍信存根、支部组织生活等记录对本地党员组织关系进行
“拉网式排查”,查找有价值线索,分门别类进行梳理。
同时,每个党支部明确专人负责党员排查工作,通过电话联系、入户走访、询问亲友等方式,对失去联系的党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摸底排查。
对已经联系上的“失联”党员,按照其工作单位、居住地等情况理顺组织关系,并对其加强教育,明确告知其党员义务,要求其认真履诺。
对再次“失联”超过6个月的党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工作情况报告
根据省、市、县文件精神,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路线实践活动有关加强基层建设党组织建设的要求,神泉乡在全乡范围内积极开展组织关系梳理排查工作。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自查
我乡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把自查要求通知到本乡20个党支部,并按照“不漏一个党支部,不漏一名共产党员”的工作要求,开展党员组织关系梳理排查工作,认真核实各党支部所属全体党员身份信息;查清各支部的流动党员去向;并建立健全党员管理台帐,确保信息核实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倒底、不留死角。
针对各党支部流动党员工作地不固定、联系方式更换频繁等复杂情况,乡党委要求各党支部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耐住性子,千方百计取得联系方式,主动对接,积极做好《流动党员信息表》填报工作。
二、存在的困难
在开展党员组织关系梳理排查工作中,由于少数党员外出务工,流动党员工作地不固定、联系方式更换频繁等复杂情况,导致梳理排查工作不能全面覆盖,少部分党员的信息一时还难以登记造册。
三、下步打算
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活动为契机,乡党委将积极进一步做好梳理排查工作,重点建立健全党员管理台帐,同时做好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切实按规范开具党组织关系介绍信,规范保管党员介绍信存根,及时帮助接收的预备党员转正,做好建立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台账等工作。
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工作情况报告
根据市委组织部阆委组通〔20pc〕120号文件要求,为切实做好我乡10个支部党员组织关系梳理排查工作,我乡高度重视,及时认真地组织学习了阆委组通〔20pc〕120号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按照有关工作要求抓好了全乡271名党员组织关系梳理排查工作,确保了工作不走过场,落到实处,彻底摸清情况,认真开展了梳理排查,现就我乡对党员组织关系梳理排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制定方案
我乡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题会议,会上成立了乡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工作领导小组,敬长兵任组长,罗艳林同志任副组长,6各支部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党建办,罗艳林同志具体负责该项工作日常事务。
会上安排将全乡所有党员档案分发到各
支部,严格按照市组织部文件要求认真进行筛选清理,如实填好党员基本信息卡、日常管理纪实表、档案清理对照表和组织关系排查汇总表,并写好综合汇报材料。
二、认真自查,建立台账
一是通过查阅党员人事档案,核实了全乡所有党员身份信息,重点核实了入党时间、转正时间及党员档案存放情况;二是对我乡所有党员进行了清查,知晓其现状;三是我乡及时建立健全了各支部的党员管理台帐,并进行了审核备案;四是对近年来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的情况进行了排查;五是对没能取得联系的党员做好跟进联系,经多方努力确实无法取得联系的,了解掌握好基本信息及与组织失联时间、情形和原因,并做好相关记录。
三、党员队伍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乡党委下设机关党支部、6个村党支部、学校党支部、企业党支部、退干党支部,共10个支部。
所有支部共有党员271名,其中女党员33名,少数民族党员3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党员41名;35岁及以下的党员32名,61岁以上党员141名;20pc年发展35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少数民族党员1名。
经排查我乡流动党员68名。
无法取得联系党员8名,其中女性2名;年龄35岁及以下1人,46岁至60岁2名,61岁及以上5人;学历初中及以下8名;失去联系时间1年至5年8名;失去联系原因外出务工经商3名,居住地改变5名。
流动党员68名。
我乡党员年龄偏大,党员文化偏低,女性党员少,由于年龄和文化原因致富能力低。
党员发展不够,思想觉悟不高,部分年轻人思想觉悟不高,存在不想入党、不愿入党的现象,使农村党员队伍的新鲜血液得不到及时补充。
我乡地处偏远,经济落后,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流动党员数量增多,占总数25%。
失去联系党员8人,占总数3%,表面上看是一个小数字,但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失去联系党员主要原因是:(1)党性不强,理想信念缺失,没能积极与组织取得联系。
(2)年龄偏大,身体状况差,只能与定居在外生活的子女一起居住生活。
(3)为了更好地生活发展,在外务工,忙于工作。
(4)文化水平低,失去联系党员均为初中及一下学历,知识水平有限,联系渠道受阻。
五、做好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一是抓好发展党员进出口工作。
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坚持新时期党员标准,严格程序,认真落实“四项制度”,切实把好党员队伍“入口关”。
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保持一定数量的入党积极分子常数,确保发展党员工作“长流水不断线”。
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以《党章》为指导,从实际出发,科学界定不合格党员标准,改进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建立健全党员出口机制,畅通不合格党员出口,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是建立党员联通机制。
现在已经是信息化时代了,利用网络社交平台保持联系。
充分利用各村建立的QQ、微信平台,广泛宣传,吸纳广大党员,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互通平台。
党员可以通过该平
台向组织学习、交流、汇报、请示,组织也可以通过平台定期组织党员学习。
三是树立基层党员干部良好形象。
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进一步完善培训教育工作统一规划和分级负责制度,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切实改进领导方式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带领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树立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四是建立健全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丰富党内活动,构建党员干部管理新机制。
进一步明确党内组织生活、发展党员、党员教育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内容、程序。
在坚持“三会一课”的前提下,基层党组织还根据实际积极开展“党员义工”、“强化四种意识”等丰富多彩的党内活动主题教育活动,改善组织生活简单枯燥的状况,做到形式求新,内容求实,努力提高组织生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