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检修安全措施
H
9
使用移动式线轴开关,插座插头破损,夜间施工照明不足
使用前检查漏电保护器插座插头发现使用进行处罚;行灯在5盏以上
W
10
使用氧气、乙炔不按照规定使用
两种气瓶保持5m以上安全距离,用合格的减压表具、气管;氧气、乙炔瓶应有固定支架
S
11
钢丝绳在机械运动中与其他物体发生摩擦
严禁出现,施工人员及时检查
S
12
S
4
砂轮机无防护罩,砂轮片有缺损,裂纹,使用时无防燥措施
用前检查,转动部分加防护罩,使用合格的砂轮片,施工人员戴防燥耳塞
H
5
电动工具漏电
加漏电保护器、带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W
6
电焊机地线连接不牢固,电焊线有裸露接头
使用安全可靠的地线,并连接牢固,接头处用绝缘胶布包好
8
使用变形破损有故障的手持电动工具
修复后检查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S
3
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时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施工现场严禁明火
S
4
垂直交叉作业层未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离措施
垂直交叉作业层间用脚手板隔离
S
5
施工现场照明不充足
专业电工布置照明,针对施工环境加装足够照明
R
7
施工区域沟道、孔洞盖板不齐
沟道上搭设脚手板,孔洞上设置盖板
R
二
作业人员
1
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或不正确使用安全带
安全控制表格
监督管理措施
实施负责人
4
吊装重物时偏拉斜拽
对起重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起重指挥人员持证上岗
监督管理
H
5
非专业人员操作
起重机的操作人员须经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S
6
起吊大件不规则的物件时,没有在吊件上拴以牢固的溜绳
对起重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班组长现场监督,确认牢固方可起吊
R
7
操作人员工作前或接班时不进行检查
应对制动器吊钩钢丝绳及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发现异常应在操作前排除,工作前检查起重机的回转,行走的工作范围,清除障碍物
过程监督
H
8
起吊重物时,吊臂或吊物上有人或有浮置物
严禁有人或悬浮物,并对起吊物上进行检查,确认后方可起吊
施工前检查
S
9
起重工指挥错误或吊车、汽机司机操作不当
汽轮机检修安全措施
编制
审核
批准
版次:第版
施工危险因素和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对策表
页码:
设备名称
汽轮机
设备代码
序号
危险点和环境因素描述
拟采用的风险控制技术措施
安全控制表格
监督管理措施
实施负责人
一、
场地与环境
2
高处作业区域内的孔洞沟道未装设盖板或防护栏杆安全网
施工作业区的孔洞必须在施工前用孔洞盖板盖好,临边布设防护栏杆
设备在就位找正过程中发生设备、人身事故
施工人员动作要一致,听从统一指挥
版次:第版
三环境因素控制
页码:
序号
活动产品或服务
环境因素
排放状况
环境影响
现有控制措施及其有效性
1
检修后废弃物处理
未及时清扫
造成环境污染
废物分类放置,检修完毕及时清理现场
2
废油
随便倒放
造成环境污染
倒在专用污油箱内
起重工及司机应持证上岗,由专人统一指挥
R
11
作业时临时焊接件脱落
焊工持证上岗
R
12
高处作业人员衣着不灵便
施工人员穿着灵便的工作服
R
三、
机械和工具
1
钢丝绳安全系数小
必须达到要求标准,在指导书中明确
S
2
钢丝绳与物体的棱角直接接触
在棱角处垫以半圆管,木板或其他柔软物
S
3
钢丝绳断丝数达到报废值仍使用
报废,更换新绳,并定期对钢丝绳进行检查
高处作业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由班组长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督
S
2
攀登脚手架
禁止在脚手架上攀走,架设上下爬梯
S
3
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佩带不齐或不正确佩带
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
S
4
吊装重物时偏拉斜拽
对起重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起重指挥人员持证上岗
监督管理
H
序号
危险点和环境因素描述
拟采用的风险控制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