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自考《古代汉语》复习笔记二十自考考试网更新:2010-4-1 编辑:画心thea六常用字:1 、行:甲骨文象十字交叉的道路之形。
(1 )本义:道路。
如“遵彼微行”(2 )引申:行列,成行的事物-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泛指军队,如“外之又不能备行伍”-辈份,如“我丈人行也”。
以上读hang二声。
-动词,走路,如“此虽免乎行,”-实施、施行。
以上读xing二声——。
名词,品行读xing四声。
-副词,即将。
如“行略定秦地”。
2 、向(嚮):向是象形字,甲骨文中象屋墙有窗户之形。
(1 )本义也许只是窗户。
“鄉”甲骨文以两人相对就食之形会意,是“饗”的本字。
如:副词,即将。
“沛公北嚮坐”。
(2 )引申:对着,面对。
“望洋向若而叹”。
(3 )与嚮通假-趋向、亲近—。
(4 )与“曏”通假,表示过去、往昔-表示时间过去不久。
3 、采:会意字,从爪从木。
(1 )本义:摘取,如“采薇采薇”(2 )引申义:采纳、择取(此义后来写作採)(3 )表示多色的丝织品(后来写作綵)-彩色,后来写作彩。
4 、宇:(1 )本义:屋檐。
如“七月在野,八月在宇”(2 )引申:屋宇、房屋(3 )常用义:一定的空间、地域;上下四方、天下。
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
(4 )常用义:风度、仪容。
——神情、风度。
第三十七课湘夫人一字:张→帐,→播,罔→網,屋→幄二、虚词:1 、帝子降兮北渚:译为“啊”,语气词,用在句中或句尾。
2 、鸟何萃兮苹中:为什么,(疑代作状语)3 、麋何食兮庭中:同上。
4 、朝驰余马兮江皋:我的(人称代词作定语)5 、闻佳人兮如予:(代词作宾语)6 、时不可骤得:屡次、多次(副)7 、聊逍遥兮容与:姑且。
三、实词:1 、与佳期兮夕张:约会。
2 、荒忽兮远望:双声联绵词,心神不定。
3 、观流水兮潺缓:叠韵联绵词,水缓缓流动的样子。
4 、罔薜荔兮为帷:编结。
5 、聊逍遥兮容与:“逍遥”,叠韵联绵词,安闲自得的样子。
“容与”,双声联绵词,迟回不进的样子。
6 、将腾驾兮偕逝:前往。
7 、建芳馨兮庑门:陈设。
8 、捐余袂兮江中:“捐”,抛弃。
“袂”,衣袖。
9 、遗余褋兮澧浦:丢弃。
10、将以遗兮远者:赠送。
四、活用:1 、目眇眇兮愁予:使动,使…发愁。
2 、洞庭波兮木叶下:名→动,翻起波浪。
3 、合百草兮实庭:形→使动,使充实。
五、句:1 、罾何为兮木上:(疑代作介词的宾语前置)2 、蛟何为兮水裔:同上。
六常用字:1 、降:会意字,甲骨文象两脚从山上走下,(1 )本义:自高处下来。
如“帝子降兮北诸”。
(2 )引申义:表示时间的由远及近-落下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降低,降级-诞生。
以上读jiang 四声-投降,如“李陵既生降,”-使动,使……投降,如“欲因此时降武”读xiang二声。
2 、闻:从耳,门声。
(1 )本义:听到。
如“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听说如“闻君行仁政”——名词,传闻如“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被人听到,被上级闻知-知名、著称-名词,名誉、声望,读四声如“令闻令望”。
(令,美好)-见闻、学识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嗅到。
3 、风:(1 )本义:是一种自然现象。
如本课:“嫋嫋兮秋风”(2 )引申义:能流动传播的事物,风俗、风气。
如“今将移风易俗”-风范、节操,如“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民间歌谣。
如《诗经》中的“国风”-中医疾病。
如“太祖苦头风”-用含蓄委婉的话进行暗示或劝告。
同讽。
读第三声。
第三十八课唐诗十首一词:1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霑巾:“无为”,不要。
“霑”,浸湿。
2 、随意春芳歇:任其。
3 、云生结海楼:构造、建造。
4 、仍怜故乡水:爱。
5 、边庭飘殽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飘殽”,形容路途曲折遥远。
“苍茫”,叠韵联绵词,旷远迷茫的样子。
6 、死节从来岂顾勋:为名节而死。
7 、若为看去乱乡愁:哪堪、怎堪。
8 、江边一树垂垂发:渐渐。
9 、无边落木萧萧下:树叶飘落声。
10、艰难苦恨繁霜宾:甚恨。
11、雪拥蓝关马不前:阻塞。
12、到乡翻似烂柯人:反而、反倒(副)13、男儿本自重横行:驰骋疆场,无所阻挡。
14、胡骑凭陵杂风雨:侵凌、逼进。
15、身当恩遇恒轻敌:不畏强敌,不顾性命。
16、玉箸应啼别离后:指下垂的泪。
17、少妇城南欲断肠:“欲”,几乎。
“断肠”,指伤心到了极至。
18、食饱心自若:安然自得。
二、活用:男儿本自重横行:形→意动,以…为重。
三句:1 、月中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意思是“月下如飞天镜,云生如结海楼”)2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是律诗中习用的句式,者是名词性词组。
)(注意这是与散文不同的表达方式。
)四、常用字:1 、知:(1 )本义:对事实或道理有认,知道。
(2 )引申义:了解,熟悉。
-知觉、感觉。
如“草木有生而无知”-知识,见解如“无知也”-知识丰富,经验丰富。
形容词,读zhi,四声,如“知者见于未萌”-名词,才智。
后写作智,如“故夫效知一官”-交好,相亲,人与人相互了解如“绝宾客之知”-知已。
如“海内存知已”-参与如“国子知之”-主持。
如“吾与之其知越国之政”2 、兴:起也。
(1 )古义:兴起。
如“风萧瑟而并兴兮”。
(2 )引申义:兴盛如“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衰落而复兴-征发。
以上读xing如“今者兴发不小”-名词,兴致,读xing四声。
如“东阁官梅动诗兴”。
3 、置:(1 )本义:赦罪(2 )引申义:放弃、抛弃,如“沛公则置车骑”-放置如“置之坐上”-安置如“因置以为上将军”-摆设如“或置酒而招之”-设置、建立-驿站车马。
如“速置邮而傅命”4 、赋:从贝武声。
(1 )本义:田赋,赋税。
如“薄赋敛,广畜积”。
(2 )引申义:按田赋征派的兵员,兵力-缴纳赋税(动)-献出,授与。
如:“以口赋贫民”-吟诵诗歌如“公入而赋”——做诗-一种文体,如“怀旧空吟闻笛赋”。
5 、辞:(1 )常用义:言辞、言论。
如“塞睚眦之辞”。
(2 )引申义:文辞,如“故赏其酒肉而重之以辞”。
-托词,借口。
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口供-审讯,如“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辞让,辞谢。
如“卮酒安足辞?”-辞职,辞去如“轻辞古之天子”-拒绝,如“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辞别如“此臣所以辞而去也”-一种文体如“楚辞”,“归去来辞”。
三十九课宋词五首一字:华—花,镫==灯二词:1 、羽扇纶巾谈笑间:是儒将的装束。
2 、烟里丝丝弄碧:“弄”,舞弄、飘拂。
“碧”,指嫩绿色的柳枝。
3 、梨花榆火催寒食:“寒食”,清明前二日是寒食节。
朝庭于清明以榆柳之火赐百官。
这句是说送别之时,正是梨花盛开寒食将至的时候。
4 、津堠岑寂:双声联绵词,寂寞。
5 、应是绿肥红瘦:“绿”指叶,“红”指花。
这句指经春末夏初的风雨,庭园中当是花残叶茂的景象了。
6 、胡未灭,宾先秋:衰落。
7 、身老沧州:作者晚年居住在绍兴镜湖边。
8 、梦回吹角连营:醒。
9 、八百里分麾下炙:烤肉。
10、五十弦翻塞外声:演奏。
11、马作的卢飞快:如,像。
12、赢得生前死后名:生时的功名和死后的名声。
三、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词的一种特殊写法。
散文写法应是“应笑我多情”。
四常用字:1 、作:(1 )本义:指人起身。
如“舍瑟而作”(2 )引申义:指起来,开始工作。
如“蚤作而夜思”-泛指兴起。
“且王者之不作”-生出、长出来,如“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创制,发明如“作结绳而为罔罟”-写作如“仲尼厄而作《春秋》”-做,作为,如“然本作士人”——担任-行为、活动如“,起作五禽之戏”-唐宋时期,有像、似的意义。
如本课“马作的庐飞快”。
2 、却:本作卻,(1 )本义:退却。
如“秦兵少却”-不受如“却之为不恭”。
-结束,如“了却君王天下事”-副词,表转折-副词,还。
如“却道海棠依旧。
”3 、快:(1 )本义:高兴、痛快。
如“快意留之”(2 )引申义:身体舒服,舒适如“体中不快,起作五禽之戏”-善于,好如“快自养,一月可小起”-行动疾速。
如“愁一箭风快”。
疾、速、快的区别:上古行动迅速只称“速”“疾”。
快只用于心理上的感受或反应。
与悦(说)是同义词。
但“说”往往用于经人劝说开导以后产生的喜悦,“快”则只表高兴这一心情或表情。
4 、睡:从目,垂兼声。
会意兼形声字。
(1 )本义:坐着打瞌睡。
如“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2 )引申义:睡觉,入睡。
如“浓睡不消残酒。
”(3 )睡着了用“寐”(4 )古义“睡觉”,指睡而醒,觉,读jue.是词组。
现代汉语中睡觉是复合词。
5 、如:从口女声,(1 )本义:从随,即随从。
如“有律以如已也”。
(2 )引申义:顺从。
A 照…办理,如“怀王曰:如约”。
B 像…一样,如“状貌如妇人女子”。
-像这样-跟原来一样,相当如“广军功自如,无赏”C 比得上,如“臣之壮也,犹不如人”(3 )往…去(动)如“如华泉取饮”。
(4 )表假设,如果。
其作用与“若”相同。
作连词。
(5 )选择连词,“或者”,此用法的“如”可改用“若”。
第四十课登楼赋一虚词:1 聊暇日以销忧:姑且。
2 、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信”,确实。
“曾”,则,那么。
(表轻微转折)3 、孰忧思之可任:哪个。
二实词:1 、实显敞而寡仇:匹配。
2 、曾何足以少留:短暂的居留。
3 、背坟衍之广陆兮:“坟衍”,偏义复词。
泛指高地,坟,地势隆起。
衍,地势平坦。
这里意义偏重于“坟”。
4 、临皋隰之沃流:偏义复词。
泛指低洼地势。
“皋”,水边高地。
“隰”,低洼之地。
这里意义偏于“隰”。
5 、遭纷浊而迁逝兮:流亡。
6 、漫逾纪以迄今:二十年。
7 、路逶迤而修迥兮:叠韵联绵词,蜿蜒迂远的样子。
8 、川既漾而济深:水流悠长的样子。
9 、锺仪幽而楚奏:囚禁。
10、岂穷达而异心:“穷”,困窘不得志。
“达”,处境顺以利通达。
11、假高衢而骋力:“假”,凭借。
“骋”,施展。
12、步棲迟以徙倚兮:“棲迟”叠韵联绵词,欲行而止的样子。
“徙倚”,叠韵联绵词,留连徘徊的样子。
13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萧瑟”,双声联绵词,萧条寒冷的样子。
“惨惨”,暗淡的样子。
14、意忉怛而憯恻:“忉怛”,双声联绵词,悲痛的样子。
“憯恻”,双声联绵词,忧伤的样子。
15、循阶除而下降兮:阶。
16、怅盘桓以反侧:叠韵联绵词,本指徘徊不前的样子,这里指思虑起伏不止。
三、活用:1 、聊暇日以销忧:名→状,在暇日。
2 、锺仪幽而楚奏:名→状,用楚调。
四常用字:1 、仇:(1 )本义:相匹,相配。
qiu.如“实显敝而寡仇”……(2 )引申义:同类、同伴。
如“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对象、配偶如“君子好仇”。
-仇敌、敌对。
Chou,,为韩报仇。
仇恨。
(3 )。
仇与雠同义,本义不同,引申义相同。
常两字连用。
2 、坟:(1 )本义:土堆、土堤。
如“登大坟以远望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