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读书笔记导读:本文是关于《古代汉语》读书笔记,希望能帮助到您!《古代汉语》读书笔记苏武传一、字:竝==并,毉==医,蹈—搯,畔——叛,县→悬,见→现,旃—氈,去—弆,伏—服,舩==船,驩—欢,- 霑==沾,衿==襟,决→诀,欧→呕,鄉→向,宿—夙,昔—夕,壹—一,以—已,物—歾,(MO)彊→强,须→鬚.二、虚词:1 、少以父任:因(介)。
2 、稍迁:逐渐。
3 、数通使相窥观:屡次。
(副)。
4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如果。
5 、明日复然:如此(代词)。
6 、君因我降:依靠,凭借。
7 、即时诛灭:立刻。
8 、羝乳乃得归:才。
9 、信义安所见:哪里(疑代)。
`10 、壹听陵言:一定、务必要。
(副)11、具自陈道:全部。
12、令汉且贳陵罪:令,假设。
且,姑且。
12、庶几乎曹柯之盟:庶几,差不多。
乎,句中语气词。
13、已矣:算了吧。
14、凡随武还者九人:总共。
三、实词:1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丈人”,对年长者的尊称。
“行”,辈份。
3 、因厚赂单于:送厚礼。
4 、置币遗单于:泛指用作礼品的玉、马、皮、帛等物。
5 、会武等至匈奴:正遇上。
6 、数通使相窥观:窥探观察。
7 、欲发使送武等:派遣。
8 、以状语武:“状”情况。
“语”,告诉。
(动)9 、单于使使晓武:前“使”,动词,派。
后“使”,名词,使者。
10、会论虞常:判决罪犯。
11、副有罪,当相坐:相连坐,一个人犯罪,他的亲属也要连带一同受罚,称为“连坐”。
12、马畜弥山:满。
13、即时诛灭:杀。
14、白单于:报告。
15、羝乳乃得归:“羝”公羊,“乳”,生育。
16、杖汉节牧羊:“杖”拄。
(动)“节”,使节。
17、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屮”,草。
“食”吃。
(去,收藏。
)18、扶辇下除:台阶。
19、宦骑亡:逃走。
20、加以老母系保宫:囚禁。
21、法令亡常:无。
22、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泣”,泪。
“决”,诀别。
23、旦夕临数月:哭吊死者。
24、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
25、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驽,才能低下。
贳,赦免,宽大。
四、词类活用:1 、宜皆降之:使动。
使…投降。
2 、舆归营:名→状,用车。
3 、单于壮其节:形→意动,认为…壮勇。
4 、欲因此时降武:使动,使…投降。
5 、剑斩虞常已:名→状,用剑。
6 、空以身膏草野:名→动,肥美、滋润。
7 、反欲斗两主:使动,使…斗。
8 、单于愈益降之:使动,使…降。
9 、绝不饮食:使动,使…饮食。
10、别其官属常惠等:使动,使…分开。
11、王必欲降武:使动,使…降。
五、句:1 、何以复加?(疑代)2 、何谓相坐?(同上)3 、何以女为见(同上)。
4 、子卿尚复谁为乎?(同上)5 、皆为陛下所成就:“为所”被动句式。
6 、虽欲报恩将安归:(疑代)六、常用字:1 、赂:(1 )常用义:(赠送的)财物。
(2 )引申义:用财物赠送给别人。
如“因厚赂单于。
”—贿赂(带贬义)。
上古时“贿赂”用“赇”字来表示。
2 、阙:(1 )本义:皇宫门前两边的楼,中间有通道。
如本课“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北阙”就是皇宫北门两边的楼。
(2 )引申义:A 一般的城楼—朝廷—宫殿。
B 豁口、空隙读que ,——缺点、缺漏,此义现多写为“缺”。
(3 )又读jue.通“掘”。
3 、乳:(1 )本义:人或鸟的生育(动),(2 )引申义:A 其他动物的生育。
如本课“羝乳乃得归”—乳房或乳汁—初生的、年幼的(形)B 哺乳期间的动物。
4 、再:用法:作数词,两次或第二次。
不同于现在用来指行为的重复。
如本课“愿勿复再言”。
古代表示行为重复的是“复”。
5 、赐:从贝从易,易亦声,会意兼形声字。
(1 )本义:赏赐、赐给,本课“幸蒙大恩,赐号称王”。
(2 )引申义:赐予的财物或恩惠。
6 、朝:(1 )本义:早晨。
如本课“人生如朝露”。
读zhao(2 )引申义:早晨向父母或君王省视、拜见、问安—拜见—使动,使朝见—朝廷—朝代。
以上音读chao第二十一课班超传一字:研→砚,直→值,覩==睹,裁—才,然→燃,鈆==铅,禽→擒,→势,卹==恤,——邀,张→帐,萌—氓,县→悬,蠲——捐,覩,匈→胸。
二虚词:1 、而当封侯万里之外:你。
2 、后忽更疏懈:改变。
3 、具服其状:全部。
4 、愿将本所从三十余人足矣:原本、原先(副)。
5 、互抱超马脚不得行:交错、交替,这里有纷纷的意思(副)。
6 、超因此叵平诸国:完全(副)7 、庶几张骞弃身旷野:希望。
(副)8 、宜因其力:依靠、凭借。
9 、盛毁超拥其爱妻:大力、深(程度副词)。
10、莫不宾从:没有(副)。
11、其封超为定远侯:语气副词,表祈使或命令。
三实词:1 、祭酒,布衣诸生耳:“祭酒”,古礼,后因以为官名,这里等于说先生。
“布衣”,平民的代称。
2 、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封官。
3 、后坐事免官:因犯罪。
4 、具服其状:承认。
5 、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前“使”,名词,使者,兼语;后“使”,动词,出使。
6 、固欲益其兵:增加。
7 、因辞让之:责备。
8 、逆遣吏田虑先往降之:预先。
9 、下诏征超:招回。
10、效命绝域:献出。
11、尚能和辑诸戎:怀柔、团结。
12、将弛弄及义从千人就超:投向。
13、盛毁超拥其爱妻:诽谤。
14、啖以重利:利诱引诱。
15、阴缓所得生口:“阴”,暗中。
“生口”,俘虏。
16、遂去其妻:离开。
17、若邑任在外者:胜任。
18、便留与从事:办事。
19、可须夜鼓声而发:等待。
20、及臣生在:趁时。
四、活用:1 、不耻劳辱:用于意动,以…为耻。
2 、超手格杀三人:名→状,用手。
3 、帝壮超节:意动,以…为壮,赞许。
4 、超既西:方名→动,向西走。
5 、因辞让之:名→状,用言辞。
6 、逆遣吏田虑先往降之:使动,使……投降。
7 、终不听其东:名→动,向东行。
8 、寇盗河西:名→动,侵犯。
9 、复没都护:使动,使…复没。
即推翻。
10、不动中国,不烦戎士:形→使动:使…苦。
11、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名→动,头朝向。
五、句:1 、卿弟安在?(疑代)2 、恐见疑于当时矣:被动句。
3 、是何言之陋也!(感叹句)这说的话是多么的浅薄。
六、常用字:1 、除:(1 )本义:宫殿的台阶。
如“扶辇下除”(2 )引申义:一般的台阶—去旧生新,除去—每年的最后一天—官吏的任命,本课“帝乃除超兰台令史。
”2 、更(1 )本义:改变、更换。
如本课“后忽更疏懈”。
(2 )引申义:A 旧时夜间报时的单位,如三更、五更。
B 另外(副)读去声,如本课“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再、又。
如“更上一层楼”。
(3 )假借为“经”,经历。
(4 )假借为“庚”,继续。
3 、须:(1 )本义:胡须。
(2 )引申义:兽的须。
(3 )假借义:等待如本课“可须夜鼓声而发”—需要—必要、应当(助动词)4 、质:(1 )本义:抵押。
如“遂纳子为质”(2 )引申义:朴实—本质、体质—质地、底子—斩杀犯人时垫底的砧板。
此义后造“櫍”“鑕”以区别。
——质问—对质。
5 、就:(1 )本义:接近、趋向,如“陈力就列”,如本课“广德乃遣使就超请马。
”(2 )引申义:采纳、择取。
——成就、成功,如“三窟已就”6 、格:(1 )本义:树木的长枝条。
如“枝格相交”(2 )引申义:栅栏—阻止、阻拦—抵挡、抵御—搏击,如“超手格杀三人”—方格—格式、规格、标准。
(3 )假借义:常被借为“佫”,表示到达、来到,——通达、感通—穷究、探底。
第二十二课华佗传一字:→…旉→敷,藏→臟,兒→倪,支→肢,管—脘,欬==咳,煖==暖,利→痢,酢→醋,鬲→膈,反→返,县→悬,去—弆,已—以,彊→强,颈—经,猨==猿。
二、虚词:1 、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且”,将近(副)。
“而”,然而。
(连词表转折)。
2 、病亦行差:将(副)。
3 、适至:刚(副)。
4 、卒头眩堕车:突然,同“猝”。
(副)5 、卒可得寐:终于。
6 、病是也:这,指示代词。
7 、其人盛怒则差:非常,程度深,(副)。
8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大都(副)。
9 、以医见业:用在动词前,指代自己。
10、适值佗见收:“适”,正好。
“见”,被。
三、实词:1 、太尉黄琬辟,皆不就:“辟”,征如任用。
“就”,就任。
2 、语其节度:服药的禁忌及注意事项。
3 、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壮”,量词,一灸叫一壮。
“应”,应手。
4 、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针”,扎针,中医和一种治病方法。
“引”,延长。
“许”,处。
“语”,读去声,告诉。
5 、病亦行差:病愈。
以下同。
6 、人亦不自寤:醒,感觉到。
7 、藏气已绝于内,当涕泣而绝:前一“绝”,断绝。
后一“绝”,死。
7 、故令不时愈:应时。
8 、彭城夫人夜之厕:到(动)。
9 、呻呼无赖:办法。
10、止亲人宿:留宿。
11、五日卒:死。
12、欲造佗:到去。
13、逆见:迎面。
14、士大夫不耐痛痒:疼痛难受。
(偏义复词)。
15、此脉故事有胎:(按照)先例。
16、必燥箸母脊:附着。
17、长可尺所:表示大约的数量。
18、佗恃能厌食事:侍奉,侍侯人。
19、考验首服:拷问审究。
20、普依准佗治:依据按照。
21、人体欲得劳动:运动。
22、动摇则谷气得消:运动。
23、熊颈鸱顾:通“经”,挂。
24、漆叶处所而有:处处。
25、朝歌云:句末语气词,有“据说如此”的意思。
四、活用:1 、缝腹膏摩:名→状,用药膏。
2 、不汗,后三日死:名→动,出汗。
3 、佗脉之:名→动,切脉。
4 、以医见业:名→动,作为职业。
5 、佗久远家思归:形→动,远离。
6 、此可以活人:使动用法,使…活。
7 、太祖累书呼:名→状,用书信。
8 、熊颈鸱顾:名→状,像一样。
9 、动诸关节:使动用法,使…动。
10、轻体:形→使动,使…轻。
11、于是传付许狱:名→状,用传车。
五句:1 、车边病是也:(判断句)2 、耳目聪明:分承修辞方法,即耳聪目明。
六、常用字:1 、传:(1 )本义:古代送信或供使臣往来的一种快车。
如本课“于是传付许狱”(2 )引申义:驿舍或传舍—一般的传递、传送—流传—传记—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经”以外的“贤人”著作也称为传。
2 、许:(1 )本义:应允、许可,(动)如“公弗许”。
(2 )引申义:同意、赞许。
(3 )处所(名)如本课“当引某许”(4 )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不能确定的零数,如本课“吐出三升许虫”。
(5 )如此、这样(代),如“许多”。
3 、辟:(1 )本义:刑,刑法。
(2 )引申义:法度、法律—制定与执行法的君主,音读为。
——上对下的征召,如“太尉黄琬辟”。
(3 )假借义:A 避免;B 开辟—消除、排除;C 偏僻—邪僻。
4 、案:(1 )本义:木制的托盘。
(2 )引申义:矮长桌、几案—案卷、文书—查办—查讯、审问。
(3 )通“按”,用手摁或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