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对照研究
6
第一节 知识回顾
观 察 法
实 验 法
描述流行病学
横断面调查 监测 生态学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临床试验 现场试验 社区干预项目
产生假设
检验假设
研 究 方 法
分析流行病学
实验流行病学
验证假设
数 理 法
2013-512
理论流行病学
病例对照研究
7
第二节 概述
基本概念:
病例对照研究
选择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
2013-512
病例对照研究
19
研究对象的选择
对照的来源
从一地的全人口中选择 从医院的其他病人中选对照 利用病例的配偶,同胞,亲戚,同事或邻居作对照
注意事项
要注意研究遗传因素为主的疾病时不宜选同胞 亲戚作对照,研究环境因素为主的疾病时,不宜选同事(工作 环境)或邻居(居住环境)作对照。
2013-512
病例对照研究
12
第三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
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又称成组比较法,按与病例组可比的原则,根据样本的大
小,选择一定数量的对照,数量不需成严格的比例关系, 但对照的数量等于或多于病例
病例与对照匹配
匹配或称配比(matching),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 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 素的干扰 分类
2013-512
病例对照研究
24
对工作岗位:
问卷调查是一项枯燥的工作,每位调查员一定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 提高自己的责任心,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认真仔细的询问调查 表中每个问题,正确填写答案,不能根据主观判断认为某个问题不重 要而敷衍了事; 绝对不允许不经问卷就想当然地代填答案,亦不可照抄他人的问卷; 对调查中的疑难问题,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汇报; 服从部门负责人的安排。
病例对照研究
Case Control Study
毛广运
安医大安徽省生物医学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中心 安医大安徽省生物医学研究所生物统计信息中心
2013-512
病例对照研究
1
教学要求
了解
样本含量的计算; 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熟悉
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定义,特点,种类与用途; 研究对象选择的方式与特点; 匹配的目的,实施方法与应注意的问题; 影响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 主要偏倚及其控制;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调查他们发病前 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
和暴露水平的差异,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
的关系
2013-512
病例对照研究
8
第二节 概述
暴露:
研究对象曾经接触过某些因素,或具备某
些特征,或处于某种状态,这些因素或状
态即为暴露因素。
可以是有害的,也可以是有益的,也叫研
频数匹配:匹配因素所占的比例在对照组与病例组一致 个体匹配:给每一个病例选择一个或几个对照,配成对(pair) 或配成伍,使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如年龄、性别等)方面与 其相配的病例相同或基本相同
2013-512
病例对照研究
13
匹配法注意事项
慎重选择匹配因素 可疑病因决不能作为匹配因素 比例一般为1:1,也可以 1:2,甚至1:3或 1:4,最多不超过1:4
2013-512
病例对照研究
22
调查表的内容
调查表的名称、编号 一般项目:姓名、性别、民族、地址、联系电话等 研究项目:
疾病史 职业及生活情况 吸烟和饮酒情况 饮食情况 饮茶情况 女性月经及生育史研究变量,疾病史、吸烟史等
结尾部分:调查员签名、调查日期等
常规的统计报表,如法定的传染病报表、死亡报告单等;
经常性的工作记录,如医生书写的病历、化验结果登记薄等;
专题现场调查或实验。
整理资料:核查资料并按分析的要求,对资料进行分组汇总。 统计分祈,携写论文。 特点:
这四个阶段的工作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只有在良好的科研设计的指导 下,才能做好后面几个阶段的工作;只有在获得了完整、可靠的资料的 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合理的整理与深入分析。 设计是关键,它是整个研究过程的总体规划与行动纲领,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了研究工作的水平高低乃至成败。 对于较大型的研究课题的设计,还要请同行专家与统计学家进行论证。
病例对照研究
16
研究对象的选择
基本原则
病例足以代表总体人群中该病的病人 对照足以代表产生病例的人群总体
病例的选择
病例内外部特征的限定:
所选择的病例必须是患同一种疾病的病人。而且患病部 位,病理学类型,诊断标准都要有明确的规定(诊断要 明确,最好使用金标准),否则,病例中可能混入非病 人或不同型别的病人,从而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病例类型: 新发病例(最佳病例) 现患病例 死亡病例
11
病例对照研究特点
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 研究者不给研究对象以任何干预,而只是客观地收集对象的暴 露情况。这是分析流行病学方法的共有特征。 设立对照 有专门设立的对照组,由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组成,供与病例 组比较之用。 观察方向由“果”及“因” 研究之始,是先有结果,即已知对象患某病或不患某病,再追 溯其可能与疾病有关的原因。 调查方向是纵向的,回顾性的。 不能证实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本方法受到回顾性观察方法的限制,不能观察到由"因"到"果 "的发展过程并证实其因果关系,故只能推测判断暴露与疾病 是否有关联。
2013-512
病例对照研究
23
调查员的要求
调查员的素质:
调查员的询问方式、态度、责任心等对问卷的真实性、 可靠性起关键作用,因而在问卷时,调查员要求做到以 下几个方面:
所有的调查员均须统一的培训活动,并经考核合格 后才可上岗; 调查员的态度:
对调查对象:应同等对待所有调查对象;要用耐心、和 善、平等的态度,用相同的语调和问法询问每位被调查 者,不能用暗含批评、惊讶、赞同或反对的意味,同时 要尊重别人的隐私;使被调查者在一种安全、信任的环 境中接受询问。
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的研究类型之一,是 验证病因假说的重要工具。
2013-512
病例对照研究
10
调查方向:收集回顾性资料(由果及因)
比较 人数 暴露 疾病
a
a(a c)
+
病例 - + 对照
c b
b b d) (
d
-
图1 病例对照研究原理示意图
2013-512
病例对照研究
2013-512
病例对照研究
4
第一节 知识回顾
流行病学:
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地位和作用:
预防医学的主干课程 现代医学的基础方法 执业医师的必考内容
医学科研的主要工具
2013-512
病例对照研究
5
匹配的因素不宜过多 ,避免发生“匹配过度 (overmatching)” 增加工作的难度
2013-512
病例对照研究
14
第四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
主要内容和步骤
明确研究目的(研究什么?为什么要研究?) 根据研究目的作好调查研究的设计 选择对象和样本含量估计(研究什么人?多少人合适?) 确定调查的内容和方法(怎么去研究?) 设计好调查表(使用什么工具来研究?) 制订并完善项目实施规范(SOP) 制订并完善质量控制方案 调查员(谁来调查?如何调查?) 访问对象,填写调查表(实施调查、控制偏倚) 统计分析 结果讨论 写出报告
掌握必备的知识:
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了解常见疾病的症状、体征; 掌握一定的流行病学知识,对问卷中一些不规范的问卷方法可能导致 最终分机结果的偏倚要做到心中有数。
2013-512
病例对照研究
25
调查应遵循的规范
调查前要仔细检查表格,如有破损立即更换; 调查前作简单的自我介绍并说明本次问卷的目的、意义,以 取得研究对象的合作; 调查时应保持客观态度,避免有明显引导性的提问,不要向 被调查者谈论自己的看法,对提出的问题要完全让被调查者 回答,不要对被调查者的回答主观臆测,要尽可能的避免影 响被调查者的回答结果。 要按照调查表的项目顺序逐项询问,被调查者因文化水平或 语言障碍而不能理解问题的原意,调查员应给予适当的解释。 要严格按照项目SOP的有关要求提问,不得询问无关的问 题或随意跳问,以防止漏项。
选择方法 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阶段抽样
匹配
2013-512
病例对照研究
20
样本含量估计
有关参数
病例组的暴露率(P1 )和对照组暴露(P0 )
估计的该因素暴露的比值比(0R) α值
把握度1-β
公式法 查表法 软件法 注意
所估计的样本含量并非绝对精确的数值 样本量并非越大越好(样本量过大,影响质量,增加负担、费用) 病例组和对照组样本含量相等时效率最高。
2013-512病例对Fra bibliotek研究17
研究对象的选择
病例的来源:
来源于某一或若干所医院及门诊部在一定时期内诊断 的全部病例或随机样本。 某一特定时间和地区,通过普查,疾病统计或医院汇 总得到病例,然后选择所有的病例或其中的一个随机 样本。
对照的选择 (难点)
对照选择的原则
保证对照的代表性,即必须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 对照与病例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即除研究因素外,可 能影响发病的其他因素在病例组与对照组要尽量保持 均衡; 对照应经过与病例相同的诊断确定不患所研究的疾病